-
1、铜及其化合物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1)、将氨水逐滴加入到CuSO4溶液中,先产生蓝色沉淀,后沉淀溶解,溶液变为深蓝色。
①写出生成蓝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
②1mol[Cu(NH3)4]2+离子中含有σ键mol。
③向上述溶液中加入(填试剂)并用玻璃棒摩擦试管内壁,则析出深蓝色晶体深蓝色晶体[Cu(NH3)4]SO4·H2O。
(2)、含铜配合物A结构如图所示。①配合物A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CuCl2和。
②若在配合物A中与Cu相连的4个配位原子处在一个平面内,则下列Cu的杂化方式中正确的是(填标号)。
A.sp2 B.sp3 C.dsp2
(3)、离子型配合物[Cu(CH3CN)4]BF4中,BF的空间构型为 , 配体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是。(4)、某FexNy的晶胞如图1所示,Cu可以完全替代该晶体中a位置Fe或者b位置Fe,形成Cu替代型产物Fex-nCunNy。FexNy转化为两种Cu替代型产物的能量变化如图2所示,其中更稳定的Cu替代型产物的化学式为。(5)、溴化亚铜(CuBr)常用作有机合成原料和反应催化剂,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已知①、②号铜原子坐标依次为(0,0,0)、( , 0,),则③号溴原子的坐标为;设CuBr的密度为dg·cm-3 , M(CuBr)=ag·mol-1 ,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Cu原子与Br原子的核间距离为cm(用含a、d、NA的代数式表示) -
2、2-萘乙醚使香皂和化妆品等的香料添加剂。实验室用化学纯的2-萘酚、乙醇,分析纯的无水三氯化铁等反应制取。实验装置如图(夹持和加热装置略去),反应原理和有关数据如下:
物质
相对分子质量
密度/(g·cm-3)
熔点/℃
沸点/℃
溶解性
2-萘酚
144
122
121.6
285.5
不溶于冷水,溶于热水、乙醇等,能在NaOH溶液中溶解
乙醇
46
0.79
-114.1
78.5
与水任意比互溶
2-萘乙醚
172
1.06
35
282
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
实验步骤:
①在50mL烧瓶A中,加入3.6g2-萘酚,1.2g氯化铁,6mL乙醇和沸石,微沸3h,稍微冷却,取下分水器和冷凝管,蒸出剩余的大部分乙醇。
②用冰水冷却烧瓶A析出固体,减压抽滤分离,冰水洗涤固体。再将漏斗上的固体转移至研钵中,加5mL冰水研磨后,减压抽滤,冰水洗涤固体。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制备2-萘乙醚的反应类型与下列反应相同的是_______(填标号)。A、甲烷燃烧 B、乙烯水化法制乙醇 C、制备乙酸乙酯 D、乙醇制备乙醛(2)、仪器B的名称是。(3)、步骤①应先在分水器中加入适量苯,反应过程中会观察到分水器中收集到液体物质,且分为上下两层,随着反应的进行,分水器中液体逐渐增多至充满时,上层液体会从左侧支管自动流回A,使用分水器不断分离出水的目的是;当时(填实验现象),表明反应完成,即可停止实验。(4)、步骤②中,进行两次“冰水洗涤”的作用是。抽滤时采用如下装置,抽滤时先打开水龙头,抽气管,用倾析法将混合物转移至布氏漏斗中。抽滤完毕后,为了防止倒吸,接下来的操作是(填标号)。A.先关闭水龙头,后打开活塞G恢复常压
B.先打开活塞G恢复常压,后关闭水龙头
(5)、结合题给信息,猜测2-萘酚具有(填酸、碱或中性),依据是。(6)、实验结束后测得从分水器中流出的水为0.36mL,则2-萘乙醚的产率为(忽略步骤②中洗涤的损失)。 -
3、CO2/C2H4耦合反应制备丙烯酸甲酯的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步骤①属于加成反应 B、反应过程中存在C-H键的断裂 C、该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D、若将步骤②中CH3I换为CH3CH2I,则产品将变为丙烯酸乙酯
-
4、2024年上半年,甲型流感来势汹汹,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咳嗽、喉痛、头痛等症状,布洛芬是人们常用于退烧镇痛的一种药物,一种合成路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合成时中A到B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B、物质B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布洛芬分子含有1个手性碳原子 D、布洛芬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
5、下列实验操作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验证乙烯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将乙醇与浓硫酸加热到170℃,反应生成的气体直接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观察溶液是否褪色
B
除去苯中少量的苯酚
向苯和苯酚的混合液中加入浓溴水,充分反应后过滤
C
检验蔗糖的水解产物
取少量蔗糖溶液,与稀硫酸共热后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观察是否出现砖红色沉淀
D
检验1-溴丁烷中的溴元素
向试管中滴入几滴1-溴丁烷,再加入2mL5%NaOH溶液,振荡后加热,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静置。取数滴水层溶液于试管中,先加入稀硝酸酸化,再加入几滴2%AgNO3溶液,观察现象
A、A B、B C、C D、D -
6、广东名酒“玉冰烧”始载于宋代赵珣的《熙宁酒课》,其独特的风味在于从醪液中得到浓度更高的初酒后,浸入猪膘肉“陈肉酝浸”而成。下图为“玉冰烧”的简要酿造流程,其中说法错误的是A、糖化过程中,淀粉是分步水解为单糖的 B、酒化过程的反应原理为: C、操作1为过滤 D、猪膘肉中溶出的酯类化合物可使酒的香气、口感更丰富
-
7、物质结构决定性质。下列性质差异与结构因素匹配正确的是
选项
性质差异
结构因素
A
熔点:AlF3>AlCl3
均存在离子键,且强度:AlF3>AlCl3
B
酸性:HCOOH>CH3COOH
O-H的极性:HCOOH强于CH3COOH
C
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CO
CO2为非极性分子,CO为极性分子
D
热稳定性:HF大于HCl
HF分子间存在氢键,HCl分子间不存在氢键
A、A B、B C、C D、D -
8、超分子通常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分子依靠分子间相互作用结合在一起,组成复杂的、有组织的聚集体,并保持一定的完整性使其具有明确的微观结构和宏观特性。比如,将和的混合物,加入一种空腔大小适配的“杯酚”中进行分离,其流程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和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分子间作用力 B、氯仿的化学式为 C、“杯酚”与、均可形成超分子 D、“杯酚”分子既存在键,又存在大键
-
9、莽草酸易溶于水,可用于合成药物达菲,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莽草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7H6O5 B、分子中含有2种官能团 C、可发生加成、取代和氧化反应 D、相同物质的量的该有机物消耗Na、NaOH、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4:4:1
-
10、现代物理分析方法在研究物质结构和性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下列分析方法、仪器分析现象和结论均正确且相互对应的是
选项
分析方法
仪器分析现象
结论
A
红外光谱
分子式为的有机物吸收峰面积比为
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B
核磁共振氢谱
太阳光中有H的特征谱线
太阳中含H元素
C
X射线衍射实验
水晶有明锐的衍射峰
水晶是晶体
D
质谱法
测得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8.5
属于分子晶体
A、A B、B C、C D、D -
11、X、Y、Z、Q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且分别位于不同周期;Y元素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是nsnnp2n;X、Z、Q元素原子的最外层均只有1个电子,Z元素原子中只有两种形状的电子云,Q元素基态原子的s、p、d能级均排满电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负性:Y>Z>X B、ZX属于共价化合物 C、Z2Y2的阴阳离子数之比为1:1 D、Q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ds区
-
12、一水合甘氨酸锌是一种矿物类饲料添加剂,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O>N>C>H B、从分子结构的角度分析可知甘氨酸易溶于水 C、该物质中存在的化学键有配位键、共价键、氢键 D、NH3中H-N-H的键角大于该配合物中H-N-H的键角
-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和
互为同系物 B、等物质的量的苯和苯甲酸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量不相等 C、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
的名称是2,3,4-三甲基-2-乙基戊烷 D、
的一溴代物和
的一溴代物都有4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
14、为除去下列有机物中混有的杂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及分离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有机物(杂质)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A
丙酸(丙醇)
O2、Cu
分液
B
丙烷(乙烯)
酸性KMnO4溶液
洗气
C
丙酸丙酯(丙酸)
饱和Na2CO3溶液
分液
D
苯酚(苯甲酸)
NaOH溶液
过滤
A、A B、B C、C D、D -
15、观察下列模型,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金刚石
碳化硅
二氧化硅
石墨烯
C60
A、物质的量相同的金刚石和碳化硅,共价键个数之比为1∶1 B、SiO2晶体中Si和Si-O键个数比为1∶4 C、石墨烯中碳原子和六元环个数比为2∶1 D、C60晶体堆积属于分子密堆积 -
16、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为人类进步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下列中国发明或生产的产品对推动人类文明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其中主要成分属于有机高分子的是
A.桑蚕丝绸
B.越王勾践剑
C.指南针
D.北斗卫星使用的硅太阳能电池板
A、A B、B C、C D、D -
17、甲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燃料。利用和生成甲醇的反应如下:
反应Ⅰ:
反应Ⅱ:
已知:几种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表所示。
化学键
键能/
436
803
1071
463
(1)、结合上表数据,。反应Ⅱ能自发进行的条件是(填“低温”“高温”或“任意温度”)。(2)、在120℃,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Ⅰ和Ⅱ。①若达到平衡后,增大体系的压强,则CO的物质的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原因是。
②若通入1mol 和2.5mol 混合气体,起始压强为0.35MPa,发生反应Ⅰ和Ⅱ.平衡时,总压为0.25MPa,的转化率为60%,则反应Ⅱ的压强平衡常数(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列出计算式即可)。
(3)、某研究小组自制熔融碳酸盐甲醇燃料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①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②该电池以恒定电流I A工作t min,测得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转化率为 , 则消耗甲醇kg(已知:一个电子的电量为 ,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
-
18、为探究铜的化合物有关性质,现进行如下实验。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Ⅰ
将绿豆大的钠放入装有100mL 0.2溶液的烧杯中
|固体溶解,有气泡冒出,有蓝色絮状沉淀
Ⅱ
取实验I等量的钠放入装有100mL 0.002溶液的烧杯中
固体溶解,有气泡冒出,无蓝色絮状沉淀,测得溶液pH=9
Ⅲ
取实验Ⅱ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0.1HCl溶液
先出现蓝色絮状沉淀,后沉淀溶解
Ⅳ
取实验Ⅰ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振荡,加入0.5mL乙醛溶液,加热
试管底部出现砖红色沉淀,上层悬浊液呈现亮黄色
Ⅴ
取实验I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振荡,加入0.5mL甲醛溶液,加热
回答下列问题:
(1)、由配制实验I中的溶液,下列仪器中不需要的是(填仪器名称),定容后还需要进行的操作为。(2)、实验Ⅰ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实验Ⅱ未观察到蓝色絮状沉淀,猜想原因是实验Ⅱ取用的溶液浓度太低。查阅资料得: , 通过计算否定该猜想。(4)、实验Ⅲ生成蓝色絮状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5)、查阅资料:烯醛类物质易形成亮黄色树脂状化合物,微溶于水。实验Ⅳ中产生烯醛类物质的结构简式为。(6)、实验Ⅴ的现象为。 -
19、回收利用废旧电池正极材料(含有铝箔等杂质)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Li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 Li的焰色试验的颜色为(填标号)。A.黄色 B.紫色 C.绿色 D.紫红色
(2)、“粉碎”的目的是。(3)、“浸出”时可能产生的气体是(填化学式)。(4)、“浸出”后的溶液酸性较强,导致浸出液中铁、磷元素含量较高。从平衡移动角度解释其原因。(5)、已知25℃时,pc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 , c为、或的物质的量浓度。则“调pH”的范围为。(6)、碳酸锂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沉锂”后获得碳酸锂的操作为、、洗涤、干燥。 -
20、可充电电池工作时可产生氢气,装置如图所示,其中雷尼镍仅起催化和导电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放电时,Zn极反应: B、充电时,KOH溶液浓度不变 C、充放电时,产生的气体不同 D、充放电过程锌充当储能介质,调控能源储存和制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