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陈述Ⅰ、Ⅱ均正确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陈述I

    陈述Ⅱ

    A

    用KSCN溶液检验FeSO4溶液是否变质

    Fe3+与SCN生成红色沉淀

    B

    H2与F2在暗处剧烈反应,与Br2加热才能反应

    非金属性:F>Br

    C

    用FeCl3溶液刻蚀电路板

    氧化性:Cu2+>Fe3+

    D

    久置空气中的漂白粉遇盐酸产生CO2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O3

    A、A B、B C、C D、D
  • 2、锌、铜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池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若用乙醇代替稀硫酸,也能构成原电池 C、锌片作负极,发生还原反应:Zn-2e=Zn2+ D、溶 液 中H+向铜电极移动,在铜电极上得电子生成H2
  • 3、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制备纯净的一氯甲烷

    B.测氯水的pH

    C.实验室制备NH3

    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

    A、A B、B C、C D、D
  • 4、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宝藏,海水的综合利用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海水中元素的种类很多,总储量很大 B、通过蒸馏、反渗透等方法可以将海水淡化 C、从海水中制取钾、镁、溴均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D、电解食盐水可以得到钠单质和氯气
  • 5、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糯米中的淀粉一经水解就酿成了酒 B、油脂在体内水解,产物为氨基酸 C、棉花和合成纤维的主要成分均为纤维素 D、通过高温蒸煮进行消毒,蛋白质受热变性
  • 6、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劳动项目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正确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用干燥的模具盛装熔融钢水

    铁与H2O高温下会反应

    B

    通过煤的干馏获得煤焦油、焦炭等物质

    煤的干馏属于物理变化

    C

    制作水果罐头时加入少量维生素C

    维生素C是抗氧化剂

    D

    用铁罐车运输浓硫酸

    常温下浓硫酸遇铁钝化

    A、A B、B C、C D、D
  • 7、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下列做法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A、汽车尾气系统中安装催化转化器减少尾气排放 B、通过浓硫酸与铜加热反应制备硫酸铜 C、深挖填埋废弃塑料制品 D、大量施用农药和化肥,提高粮食产量
  • 8、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919大型客机机身采用的铝锂合金比纯金属铝的硬度更大 B、“华龙一号”核电反应堆所用轴棒中含有的U92235U92238互为同位素 C、核心舱太阳能电池采用砷化镓(GaAs) 材 料 ,GaAs 属于金属材料 D、“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使用塑料航天面窗,塑料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 9、馆藏文物记载着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下列文物主要由硅酸盐制成的是

    A.铁熨斗

    B.人面鱼纹彩陶盆

    C.《编年纪》竹筒

    D.人形铜灯

    A、A B、B C、C D、D
  • 10、淀粉是化工生产的重要原料,对淀粉进行综合利用的流程如图所示。已知B分子中含有一个甲基(-CH3)。

    回答下列问题:

    (1)、淀粉和糊精均为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二者聚合度的大小关系为:nm(填“>”“<”或“=”=。
    (2)、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的操作为
    (3)、某物质H是A的同系物,分子式为C4H10O,H有种同分异构体。
    (4)、B中含有的官能团为 , 写出B→D的化学方程式
    (5)、B与D反应生成E的反应类型是 , 请写出E的结构简式
    (6)、写出丙烯酸在一定条件下生成高聚物F的化学方程式
  • 11、煤炭通过液化可将硫等有害元素以及灰分脱除,得到洁净的二次能源,对优化终端能源结构、解决石油短缺、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以下是一种煤间接液化过程发生反应的方程式:

    Cs+H2Og__COg+H2g       ②COg+2H2g__CH3OHg

    (1)、下列措施能够增大上述反应①速率的是______(填字母)。
    A、升高温度 B、增加煤炭的用量 C、及时分离产物 D、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2)、在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和3 mol H2、一定条件下发生上述反应②,测得CO和CH3OH(g)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1所示,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2所示:

    ①下列描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②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CO、H2和CH3OH三种物质的浓度相等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

    D.单位时间内消耗2 mol H2的同时消耗1 mol CH3OH

    ②根据图示可知,表示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的点是(填“a”“b”“c”或“d”);用同一物质表示反应速率时,a、c两点的正反应速率:vavc(填“>”、“<”或“=”)。

    ③反应经过3 min后达到平衡,该过程中H2的化学反应速率是多少?(列三段式求解)

    (3)、已知断开1 mol CO(g)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为1072 kJ,断开1 mol H2(g)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为426 kJ,则根据图2的数据计算:断开1 mol CH3OH(g)中所有的化学键共需要吸收kJ的能量。
    (4)、CH3OH可作为燃料使用,以多孔铂为电极,如下图装置中分别通入CH3OH和O2构成甲醇燃料电池,则d电极是(填“正极”或“负极”),该电池的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12、溴单质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工业上从海水中提取溴的流程如下:

    (已知:海水中溴元素主要以Br形式存在)

    (1)、将吹出后的含Br2的空气按一定速率通入吸收塔,用SO2和水进行吸收,写出吸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吸收后的空气进行循环利用。吹出时,Br2吹出率与吸收塔中SO2流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吸收过程SO2流量过大,Br2吹出率反而下降的原因是:

    (3)、含Br2溶液通过蒸馏法获得液溴,某同学在进行蒸馏操作时,采用如下图所示装置:

    ①实验时试管A中除加入Br2溶液外,还需加入少量 , 其作用是

    ②长导管除了导气之外,另一个作用是

    ③含Br2溶液中溶有一定量的氯气,因此可以在将蒸馏产生的气体通过(填试剂名称)溶液,以除去氯气。

    (4)、“吸收”及后续步骤的工艺也可采用如下流程:

    ①写出上述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生成一种气体的离子方程式:

    ②当有3molBr2参加反应,发生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 13、明矾(KAl(SO4)2·12H2O)在工业上用作印染媒染剂和净水剂,医药上用作收敛剂。实验小组采用废弃的铝制易拉罐按如下流程制备明矾并测定其组成,探究明矾净水的影响因素。

    (1)、废铝制易拉罐溶于KOH溶液发生的主要反应为。(用离子反应方程式表示)
    (2)、溶液Ⅰ加硫酸溶液的过程中观察到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的化学式为
    (3)、在下列各图中,上述流程中“系列操作”不需要用到的实验操作是______。(填编号)
    A、 B、 C、 D、
    (4)、为测定该明矾晶体样品中SO42的含量,该实验小组称取a g明矾晶体样品,加入足量BaCl2溶液,使SO42完全沉淀。用质量为b g的漏斗进行过滤,洗净滤渣后,将漏斗和滤渣一并干燥至恒重,测得质量为c g。(已知硫酸钡的摩尔质量为233 g/mol)

    该明矾晶体样品中SO42的含量为mol/g。(即每克明矾晶体中SO42的物质的量)

    (5)、明矾中的Al3+在水溶液中能够水解产生Al(OH)3胶体从而具有净水作用。为探究pH和添加助凝剂对明矾净水效果的影响,实验小组选取一种悬浊液进行探究实验,请将下列表格内容补充完整。已知:净水效果可用相同时间内悬浊液的浊度变化来衡量。浊度越高,代表悬浊液越浑浊。

    已知:净水效果可用相同时间内悬浊液的浊度变化来衡量。浊度越高,代表悬浊液越浑浊。

    组别

    悬浊液体积

    pH

    饱和明矾溶液用量

    添加的助凝剂

    净水前浊度

    净水t min后浊度

    1

    15 mL

    4

    2滴

    Al

    B1

    2

    15 mL

    7

    2滴

    A2

    B2

    3

    15 mL

    2滴

    A3

    B3

    4

    15 mL

    10

    2滴

    A4

    B4

    ①通过1、2、3组实验,随着pH增大,净水效果依次增强。pH减小,明矾净水效果减弱的原因是

    ②pH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净水效果会减弱,请尝试分析原因:

    ③添加助凝剂能够提高净水效果。该实验结论成立的判断依据是。(用表中数据表示)

  • 14、由实验操作和现象,可得出相应正确结论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NaBr溶液中滴加过量氯水,再加入淀粉KI溶液

    溶液先变橙色,后变蓝色

    氧化性:Cl2>Br2>I2

    B

    向饱和(NH4)2SO4溶液中滴加鸡蛋清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饱和(NH4)2SO4溶液可使蛋白质变性

    C

    向较浓的FeCl2溶液中滴入少量酸性KMnO4溶液

    KMnO4溶液紫色褪去

    证明Fe2+具有还原性

    D

    向蔗糖溶液中加入几滴稀硫酸,水浴加热几分钟,冷却后向其中加入足量NaOH稀溶液,再加入银氨溶液后并加热

    产生了银镜

    证明蔗糖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

    A、A B、B C、C D、D
  • 15、实验小组探究SO2与Na2O2的反应。向盛满SO2的烧瓶中加入Na2O2固体,测得反应体系中O2含量的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O2生成推测发生了反应:2Na2O2+2SO2=2Na2SO3+O2 B、bc段O2含量下降与该反应有关:O2+2Na2SO3=2Na2SO4 C、可先用HCl酸化,再加BaCl2溶液检验b点固体中是否含有Na2SO4 D、取C点处烧瓶中的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不产生沉淀
  • 16、已知还原性:SO32 >I > Fe2+。某无色溶液中只可能含有Na+、Ba2+、Fe2+CO32SO32SO42、I、Cl 中的部分离子,进行下列实验: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编号

    操作

    现象

    取10mL溶液,先加入稍过量的氯水

    生成无色气体、溶液变成棕红色

    向①的水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和HCl溶液

    可得到白色沉淀4.66g

    A、实验①中加入过量的氯水,则先后氧化了I、 Fe2+ B、溶液中一定含有Na+ C、10mL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一定为0.02mol D、实验中不能够确定溶液中是否含有CO32
  • 17、氮氧化物(NOx)能引起雾霾、光化学烟雾、酸雨等环境问题。某科研机构设计方案利用原电池原理处理氮氧化合物(NO),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电极A为原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B、H+通过质子交换膜由A极向B极移动 C、该电池正极电极反应为2NO-4e-+4H+=N2+2H2O D、当A电极转移0.6mole-时,两极共产生2.24LN2(标况下)
  • 18、下列物质的生产流程不合理的是
    A、FeS2O2SO2O2,ΔSO398.3%H2SO4 B、NH3O2,ΔN2O2NOO2NO2H2OHNO3 C、IH2O2I2CCl4I2I2 D、HClSiHCl3H2
  • 19、一种新型的人工固氮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①中N2被氧化 B、转化过程中所涉及的元素均呈现了两种价态 C、若设每一步均完全转化,每生成1 mol NH3的同时生成0.75 mol O2 D、LiOH是离子化合物,只含有离子键
  • 20、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广泛存在于水果蔬菜中,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维生素C的分子式为C6H9O6 B、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其中的碳碳双键 C、能与Na2CO3溶液反应 D、互为同分异构体
上一页 324 325 326 327 32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