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利用高分子吸附树脂吸附I2来提取卤水中的碘(以形式存在)的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经过步骤①到④所得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增大 B、步骤⑤的离子方程式为: C、步骤④的作用是将吸附的碘还原而脱离高分子树脂 D、步骤②中Cl2不宜过量太多,以防止Cl2进一步氧化I2 -
2、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铝粉中加入浓硝酸并加热,导出的气体通入少量澄清石灰水
有红棕色的气体产生,石灰水变浑浊
有NO2产生
B.
蔗糖中滴加浓硫酸并不断搅拌
产生黑色蓬松多孔的固体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和氧化性
C.
向NaOH溶液中滴加足量的溶液后,再滴加溶液
先有白色沉淀,后出现蓝色沉淀
D.
久置于空气中的水溶液
出现乳白色浑浊
不稳定,易分解
A、A B、B C、C D、D -
3、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的“侯氏制碱法”联合合成氨工业生产纯碱和氮肥,工艺流程图如下。其中碳酸化塔中的产物为NaHCO3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碱母液储罐大于氨母液储罐 B、经“冷析”和“盐析”后的体系仅是NH4Cl的饱和溶液 C、向氯化钠溶液中先通入CO2 , 再通入NH3能提高 D、该工艺的碳原子利用率理论上接近100%
-
4、据文献报道,一种钒氧类催化剂催化某反应的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H2O是该反应的中间产物 B、该反应利用了NH3的还原性除去NO,减少了空气污染 C、该过程只断裂了极性共价键 D、该催化循环过程中V的价态变化为+5→+4
-
5、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转化正确的是A、制漂白粉: MnO2Cl2漂白粉 B、制NaOH:海水NaCl溶液NaOH C、制Mg:海水Mg(OH)2MgCl2溶液Mg D、制:SSO3H2SO4
-
6、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且加入相应试剂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选项
离子
加入试剂
加入试剂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
K+、、[Al(OH)4]-、Cl-
盐酸
+H+=CO2↑+H2O
B
Na+、Fe2+、Br-、Mg2+
氯气
2 Br-+Cl2=Br2+2 Cl-
C
、Na+、、
NaOH
D
Fe3+、Cl-、、K+
铜粉
A、A B、B C、C D、D -
7、下列图示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装置甲用CCl4萃取溴水中的Br2 B、装置乙除去Cl2中的HCl并干燥 C、装置丙验证铁的吸氧腐蚀 D、装置丁实验室制备少量NH3
-
8、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 B、向溶液中通入少量: C、向溶液中滴加溶液至恰好完全沉淀: D、向溶液中通入足量:
-
9、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澄清透明的酸性溶液中:、、、 B、由水电离的的溶液:、、、Na+ C、的MgCl2溶液中:Na+、、、 D、使甲基橙变红色的溶液:Al3+、Na+、I-、
-
10、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11.2L Cl2溶于水,溶液中、和HClO的微粒数之和为NA B、常温下,的溶液中含有数目为0.02NA C、28g环丙烷(C3H6)和环戊烷(C5H10)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6NA D、常温常压下,12g石墨中所含C-Cσ键数目为2NA
-
11、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正确的是A、CO2的电子式:
B、基态氧原子的轨道表示式:
C、NH3的球棍模型:
D、苯的分子式是C6H6
-
12、中国古代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天工开物》中“凡火药,硫为纯阳,硝为纯阴”,其中硝为氧化剂 B、古剑“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剂钢”是铁的合金 C、战国时期《周礼·考工记》中记载:“以说水沤其丝”。说水为草木灰的水浸液,内含大量的KOH D、《梦溪笔谈》中“石穴中水,所滴者皆为钟乳”,该现象涉及化合反应
-
13、化学与生活、科技、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能电池组件使用的材料是半导体,其主要成分是SiO2 B、乙醇汽油的广泛使用不能减少汽车尾气中NOx的排放 C、温室气体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D、食品袋中放置的CaO可直接防止食品氧化变质
-
14、
明胶磷酸盐缓冲液可以用于肉毒梭菌检样的制备、微生物的分离和鉴别等。
I.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了少数明胶企业将皮革废料熬制成工业明胶,出售给个别制药企业,最终变成药用胶囊。由工业明胶制成的胶囊往往含有超标的重金属铬,从而对人体造成伤害。明胶是水溶性蛋白质混合物,溶于水形成胶体。
(1)已知有毒胶囊中含有Fe(CrO2)2 , 其中铬元素是+3价,则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Fe(CrO2)2属于________(填“酸”“碱”“盐”或“氧化物”)。(2)明胶溶于水形成胶体,与溶液相比,胶体最本质的特征是________。(3)将饱和FeCl3溶液分别滴入下述液体中,并继续加热,能形成胶体的是________。A. 冷水 B. 沸水 C. NaCl溶液 D. NaOH溶液 II.磷元素的含氧酸有H3PO4、H3PO3 (亚磷酸)、H3PO2(次磷酸)等多种。其中已知H3PO2+NaOH(过量)=NaH2PO2+H2O。回答下列问题:
(4)H3PO2中磷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上述反应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5)H3PO2属于________(选填“一”“二”或“三”)元酸。NaH2PO2属于________(填“正盐”或“酸式盐”)。(6)H3PO2可将溶液中的Ag+转化为银,自身变为H3PO4 , 可用于化学镀银。利用H3PO2进行化学镀银的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个数比为________。 -
15、现有失去标签的氯化钙、硝酸银、盐酸、碳酸钠四种无色溶液,为了确定四种溶液各是什么,将它们随意编号A、B、C、D后,两两混合,产生的现象如表所示。根据实验现象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顺序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①
A+B
没有现象发生
②
B+D
有气体放出
③
B+C
有沉淀生成
④
A+D
有沉淀生成
(1)、写出A、B、C、D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A;B;C;D。(2)、写出上述实验中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②;③。 -
16、由工业明胶制成的胶囊往往含有超标的重金属铬,从而对人体造成伤害。明胶是水溶性蛋白质混合物,溶于水形成胶体。(1)、下列氧化物中:①CO2 ②MgO ③CO ④Fe2O3 ⑤CuO ⑥Na2O ⑦SO2
属于碱性氧化物是 , 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
(2)、明胶的水溶液和K2SO4溶液共同具备的性质是(填字母)。A.都不稳定,密封放置产生沉淀
B.二者均有丁达尔效应
C.分散质粒子均可通过滤纸
(3)、现有10 mL明胶的水溶液与5 mL Na2SO4溶液混合装入半透膜内,将此半透膜袋浸入盛蒸馏水的烧杯中,设计实验证明Na2SO4能透过半透膜:。 -
17、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氢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 B、钠与水反应:Na+2H2O=Na++2OH-+H2↑ C、向石灰水中加入足量的碳酸氢钠溶液:Ca2+++OH-=CaCO3↓+H2O D、向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
-
18、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反应,无论少量过量均不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A、Cu(OH)2和硫酸;Cu(OH)2和CH3COOH B、BaCl2和Na2SO4;Ba(OH)2和K2SO4 C、NaHCO3和NaHSO4;NaHCO3和HCl D、NaHSO4和Ba(OH)2;硫酸和Ba(OH)2
-
19、硫酸盐(含、)气溶胶是PM2.5的成分之一、近期科研人员提出了雾霾微颗粒中硫酸盐生成的转化机理,其主要过程示意图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有参与 B、是生成硫酸盐的氧化剂 C、硫酸盐气溶胶呈中性 D、过程中硫元素化合价升高 -
20、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均正确的是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