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 B、通过观察外观的方法可以区别胶体和溶液 C、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的粒子称为胶体 D、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丁达尔效应
  • 2、分类法是化学学习中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图正确的是
    A、 B、 C、 D、
  • 3、下列用品的主要成分及用途对应不正确的是
     

    A

    B

    C

    D

    用品

    主要成分

    NaCl

    Na2CO3

    Na2O2

    NaOH

    用途

    防腐剂

    制肥皂

    制氧剂

    干燥剂

    A、A B、B C、C D、D
  • 4、春节时燃放烟花爆竹能增强节日的喜庆,但也造成大气严重污染。烟花中含有的KNO3属于
    A、氧化物 B、 C、 D、
  • 5、0.2gH2在一定条件下与足量氧气充分反应后产生的水蒸气全部通入足量Na2O2固体中,充分反应后,求:
    (1)、参与反应的Na2O2固体质量是g。
    (2)、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增重为g。
  • 6、Cl2与碱在不同温度下的反应产物是不同的,形成多种含氧酸盐,广泛应用于杀菌、消毒及化工领域。实验室中利用下图装置(部分装置省略)制备KClO3和NaClO。

    (1)、盛放MnO2粉末的仪器名称是 , a中的试剂为
    (2)、b中采用的加热方式是 , c中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采用冰水浴冷却的目的是
    (3)、d的作用是吸收尾气Cl2 , 但存在倒吸风险,可以改用下列___________装置防止溶液倒吸。
    A、 B、 C、 D、
  • 7、

    碳酸钠的用途很广,可用做冶金、纺织、漂染等工业的基本原料。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Ⅰ.世界最早工业生产碳酸钠的方法是路布兰(N。Leblanc)法。其流程如下:

    (1)流程Ⅰ的另一产物是

    (2)流程Ⅱ的反应是分步进行的:①Na2SO4(s)与过量木炭反应生成Na2S(s);②Na2S(s)与石灰石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Na2CO3 , 第①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Ⅱ.1943年我国化学工业科学家侯德榜发明创建了联合制碱法,同时生产纯碱和氯化铵两种产品的方法。工艺流程图如下:

    (3)从工艺流程图可知,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4)降温使氯化铵析出而食盐不析出的原因是

    已知:不同温度下NaCl和NH4Cl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

    温度/℃

    0

    10

    20

    30

    40

    溶解度/(g/100g水)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NH4Cl

    29.4

    33.3

    37.2

    41.4

    45.8

  • 8、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苏打的化学式;漂白粉的有效成分(填化学式)。
    (2)、这几种物质:①稀硫酸②CO2③熔融CaO④BaSO4⑤蔗糖⑥Cl2属于电解质的是(填序号)。
    (3)、写出Cl2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用双线桥标出方程式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6Fe2++Cr2O72+14H+=6Fe3++2Cr3++7H2O

  • 9、某固体粉末可能含有KCl、K2CO3、Ba(NO3)2、CuSO4和Na2SO4 , 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固体粉末加足量的水,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向此悬浊液中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过滤,得到无色滤液;

    ③取无色滤液,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依据实验现象,下列关于固体粉末的判断正确的是

    A、可能含K2CO3和CuSO4 B、一定含KCl、Ba(NO3)2和Na2SO4 C、可能含KCl,一定含Ba(NO3)2和Na2SO4 D、一定含Ba(NO3)2、Na2SO4和K2CO3
  • 10、类比是化学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类比正确的是
    A、Fe能和CuSO4溶液反应置换出Cu,则Na也能和CuSO4溶液反应置换出Cu B、浓盐酸能与MnO2反应生成Cl2 , 则浓盐酸也能与KMnO4反应生成Cl2 C、CO2能与Ca(ClO)2反应生成CaCO3 , 则CO2也能与CaCl2反应生成CaCO3 D、液氯可以储存在钢瓶中,则氯水也可以储存在钢瓶中
  • 1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瓷碗中盛放20mL84消毒液,露置在阳光充足的室内。暴露在空气中半小时后,得到图1和图2数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84消毒液呈碱性 B、刚开始消毒效果好的原因:NaClO+CO2+H2O=HClO+NaHCO3 C、消毒效果减弱的原因是HClO光照分解2HClO__2HCl+O2 D、半小时后,溶液的主要溶质是NaHCO3
  • 12、已知Co2O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Co2+ , 且Co2O3、Cl2、FeCl3、I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Cl2通入FeCl2溶液中,可发生反应Cl2+2FeCl2=2FeCl3 B、每个Co2O3在酸性溶液中被还原成Co2+时转移2个电子 C、I2可以将Co2+氧化成Co2O3 D、FeCl3溶液能使淀粉-KI试纸变蓝
  • 13、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滴加酚酞,酚酞先变红后褪色。某小组欲探究其原因,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实验①取反应后的溶液加入二氧化锰,立即产生大量气体;实验②③中红色均不褪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过氧化钠与水反应需要MnO2作催化剂 B、实验②③可证明使酚酞褪色的不是氢氧化钠和氧气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可能生成了具有漂白性的H2O2 D、等反应①溶液无气泡产生,取上层清液,再滴加酚酞,溶液可能变红
  • 14、向AgNO3溶液中通入少量HCl气体,测得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A、 B、 C、 D、
  • 15、下图是钠元素的“价-类”二维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属钠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 B、NaH+H2O=NaOH+H2 ,生成1个H2 , 转移2个电子 C、①是某种淡黄色固体且能做供氧剂,该物质阴、阳离子个数比1:2 D、二维图中②是盐类,Na2CO3属于正盐
  • 16、研究Na2CO3和NaHCO3的性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序号

    操作

    Na2CO3

    NaHCO3

    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gNa2CO3和NaHCO3 , 再加入5mL水,振荡;将温度计分别插入其中

    温度由17.6℃变为23.2℃;放置到室温时,试管内无固体

    温度由17.6℃变为17.2℃;放置到室温时,试管内有少量固体残留

    室温时,分别向①所得溶液中滴入2滴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

    溶液微红

    A、室温下,溶解度:Na2CO3>NaHCO3 B、Na2CO3溶于水放热,NaHCO3溶于水吸热 C、该实验不能说明碱性:Na2CO3>NaHCO3 D、可以用澄清石灰水区分Na2CO3和NaHCO3
  • 17、下列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NaHCO3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NaHCO3=Na++H++CO32 B、漂白液与洁厕灵(主要成分HCl)混合会生成Cl2ClO+Cl+2H+=Cl2+H2O C、硫酸和Ba(OH)2溶液反应:Ba2++OH+H++SO42-=BaSO4+H2O D、碳酸钡和稀硝酸反应:CO32+2H+=H2O+CO2
  • 18、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且操作正确的是

    A、图甲:验证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性 B、图乙:用玻璃棒搅拌加快制备Fe(OH)3胶体反应速度 C、图丙:比较Na2CO3和NaHCO3的热稳定性 D、图丁:用该装置完成MnO2和浓盐酸制备Cl2的实验
  • 19、为除去括号内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选项

    主要物质(少量杂质)

    除杂试剂或方法

    A

    CO2(HCl)

    饱和Na2CO3溶液

    B

    CuO(Cu)

    将混合物在O2中加热

    C

    Na2CO3固体(NaHCO3)

    加热

    D

    Cl2(HCl)

    饱和食盐水

    A、A B、B C、C D、D
  • 20、关于反应MnO2+4HCl()=MnCl2+Cl2+2H2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MnO2中锰元素被还原 B、该反应中,HCl体现了酸性和还原性 C、MnO2足量就可以将浓盐酸反应完 D、氧化剂与还原剂的个数之比为1∶2
上一页 219 220 221 222 22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