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I.物质类别和核心元素的价态是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两个重要认识视角。图为 钠及其化合物的“价-类 ”二维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淡黄色固体②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投入H2O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纯碱和小苏打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生产和生活中有若广泛的应用,
图I、Ⅱ中能更好说明二者的稳定性。Ⅱ中受热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下列关于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相同条件下的溶解度;
B.可以用澄清石灰水区别溶液和溶液
C.可以用加热的方法除去固体中的杂质
D.等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足量盐酸反应,放出的气体多
E.溶液和溶液均显碱性
(5)、“检验”制备的试剂级碳酸钠纯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取m g产品,将其投入到过量的稀硫酸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到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wg固体,则产品中的质量分数为 (用含w、m的式子表示)。 -
2、NaNO2因外观和食盐相似,又有咸味,容易使人误食中毒。已知NaNO2能发生如下反应:2NaNO2+4HI=2NO↑+I2+2NaI+2H2O。(1)、上述反应中氧化剂是。(2)、根据上述反应,鉴别NaNO2和NaCl。可选用的物质有,①水、②碘化钾淀粉试纸、③淀粉、④白酒、⑤食醋,你认为必须选用的物质有 (填序号)。(3)、某厂废液中,含有2%~5%的NaNO2 , 直接排放会造成污染,下列试剂能使NaNO2转化为不引起二次污染的N2的是________。A、NaCl B、NH4Cl C、HNO3 D、H2SO4(4)、请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NaNO2+4HI=2NO↑+I2+2NaI+2H2O
(5)、请配平以下化学方程式:。______Cu+_______HNO3=_____Cu(NO3)2+______NO↑+______H2O
若反应过程中消耗126g硝酸,还原剂和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
-
3、
Ⅰ.经检测,某化工厂排出的废水呈酸性,且其中含有大量、、、、 ,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离子中,能大量存在于该废水中的是________(填字母)A. B. C. D. 某化学社团小组成员欲除去废水样品中的和 , 最终得到中性溶液,设计的方案流程如图所示。
(2)试剂a、b分别为________(写化学式):“溶液3”所含的溶质阴离子主要有、________(写离子符号)。(3)“分离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_。(4)向“溶液1”中加入过量试剂c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Ⅱ.电解质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越大,溶液导电能力就越强。现用如图装置向两份相同的滴有酚酞溶液的Ba(OH)2溶液中,分别滴入导电能力相等的H2SO4、NaHSO4溶液,测得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的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5)表示滴加H2SO4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为曲线________。(6)曲线①s→a反应的现象为________。(7)曲线②s→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
4、现有以下物质:①;②液氨;③固体;④熔融;⑤胶体;⑥铜;⑦;⑧;⑨蔗糖;⑩矿泉水。请回答下列问题:(1)、以上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填序号,下同),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2)、写出③和⑧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写出在熔融状态下的电离方程式。在物质分类中属于(填字母)。
A.钾盐 B.含氧酸 C.酸式盐 D.氧化物
(4)、在、、、、、S中,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 -
5、苏打和小苏打是常用的化学药品,某实验小组利用温度传感器和pH传感器探究Na2CO3和NaHCO3的性质。
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结果
实验Ⅰ
测定下述实验过程的温度变化
实验Ⅱ
测定下述实验过程的pH变化
下列关于实验Ⅰ和实验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Ⅰ中,溶解时吸收热量的物质是NaHCO3 B、实验Ⅱ中,Na2CO3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 C、滴加NaHCO3溶液的烧杯中,参与反应的阴离子只有HCO D、OH-未参与该反应的实验证据是滴加Na2CO3溶液的pH变化曲线与滴加蒸馏水的pH变化曲线重合 -
6、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利用装置①验证Na和水反应为放热反应 B、利用装置②检验H2O与Na2O2反应生成的气体 C、利用装置③观察纯碱的焰色试验的现象 D、利用装置④比较NaHCO3和Na2CO3的热稳定性
-
7、Na2O2是呼吸面具中常用的供氧剂,下列关于的叙述正确的是A、Na2O2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 B、Na2O2分别与H2O、CO2反应,产生相同质量的O2时,消耗H2O和CO2的分子数目相等 C、在Na2O2与反应过程中 , 只作氧化剂 D、在与反应过程中每生成1个O2 , 转移4个电子
-
8、对下列图像的解释正确的是A、向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溶液,混合液导电能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B、;该反应类型属于图中阴影部分 C、用图中方式制备Fe(OH)3胶体 D、收集CO2
-
9、下列物质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NaHCO3=Na++H++ B、Fe(NO3)3=Fe2++3 C、FeCl3=Fe3++3Cl- D、H2CO3=2H++
-
10、下列物质分别按照单质、氧化物、盐、混合物排序的是A、Fe、FeO、KHSO4、NaHSO4(溶液) B、S、SO3、Na2CO3、NaHCO3(固体) C、氧气、臭氧、食盐、葡萄糖 D、银、干冰、石灰水、碱石灰
-
11、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从化学角度来说,“往伤口上撒盐”也有科学道理,这种做法的化学原理是胶体的聚沉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诗句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C、“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 D、“成都大运会开幕式上灿烂绽放的烟花利用了焰色试验的原理,是化学变化
-
12、废弃电池中锰可通过浸取回收。某温度下,MnSO4在不同浓度的KOH水溶液中,若Mn(Ⅱ)的分布系数δ与pH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已知:Mn(OH)2难溶于水,具有两性;δ(MnOH+)=;
A、曲线z为δ(MnOH+) B、O点, C、P点,c(Mn2+)<c(K+) D、Q点,c()=2c(MnOH+)+2c() -
13、某课外活动小组进行学生实验。现有甲、乙、丙三名同学进行胶体的制备。
A.甲同学的操作是:取一小烧杯,加入25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混合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B.乙直接向溶液滴入过量氨水。
C.丙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溶液,为了使反应进行充分,煮沸10分钟。
(1)、你认为哪位同学的制备方法更合理:。(填“甲”“乙”或“丙”)(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A、B中的反应为、。(3)、若在U形管中加入胶体,插入石墨电极并连接直流电源形成闭合回路,观察到阴极附近红褐色变深,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4)、若向胶体中滴入硫酸直到过量,描述此过程的实验现象。 -
14、
方程式书写(所有反应均在水溶液中发生)。
Ⅰ.将下列化学方程式改写为离子方程式
(1)。(2)。(3)。(4)(已知:、均为难溶物)。Ⅱ.将下列离子方程式配平,并将配平后的离子方程式写在答题卡上
(5):。(6):。(7):。(8):。 -
15、已知有下列三个反应:①、②、③。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含有大量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 B、根据以上方程式可以得到氧化性: C、可以推理得到: D、在反应③中有2个分子生成时,则未被氧化的HCl为8个
-
16、某兴趣小组向一定体积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并测得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a时刻溶液与稀硫酸恰好完全中和 B、a时刻溶液的导电能力约为0,说明溶液中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C、AB段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减弱说明生成的不是电解质 D、BC段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增大主要是由于过量的电离出的离子导电
-
17、把碎纸片b补充到a中,可得到一个完整的离子方程式(未配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物微粒是S、 B、若配平该方程式,S与的系数之比应为1∶2 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为1∶1 D、若有3个S原子参加反应,则转移的电子数为4
-
18、下列各组物质之间可以按如图所示关系,一步反应直接转化的是A、 B、 C、 D、
-
19、下列各组反应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A、HNO3和石灰石反应,HCl和NaHCO3反应 B、BaCl2和CuSO4反应,Ba(OH)2和H2SO4反应 C、H2SO4和Fe(OH)3反应,HCl和KOH反应 D、足量HNO3和Na2CO3反应,足量H2SO4和K2CO3反应
-
2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托盘天平称取NaOH固体之前,需调节天平去除称量纸的质量 B、温度计被打破,洒在地面上的水银可以用水冲洗 C、稀释浓时,将浓慢慢加到水中,并及时搅拌 D、为去除胶体中的杂质 , 可采用过滤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