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
- 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两校联考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
- 甘肃省陇南市礼县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周期学业能力评鉴道德与法治历史试卷-初中道德与法治
- 【练习精编】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第二课 第二框 创新永无止境
- 【练习精编】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第二课 第一框 创新改变生活
- 【练习精编】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第一课 第二框 走向共同富裕
- 【练习精编】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第三课 第一框 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
- 【练习精编】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第四课 第一框 夯实法治基础
- 【练习精编】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第四课 第二框 凝聚法治共识
-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四中2025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
-
1、某校八年级开展以“学会依法办事”为主题的项目化学习,老师向同学们提供了以下任务单,请你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项目化学习任务单
主题
子项目
材料
子任务
学会依法办事
自觉守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受教育者应当自觉履行下列义务:(一)遵守法律、法规;(二)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三)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四)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1)这些法律规定,你自觉遵守了吗?由此可知,我们行动的准绳应该是什么?
遇事找法
某市一烧烤店内发生一起寻衅滋事、暴力殴打他人案件,令人发指。为此,不少法律人士为被害女子及其家属如何维护合法权益提供相应建议:在侦查阶段,被害女子及其家属要及时向公安机关告发犯罪事实;在审查起诉阶段,可依法委托律师介入案件;针对所受损失,可在刑事诉讼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等。
(2)根据法律人士的建议,概括该案例中被害人维护合法权益的正确做法。
解决问题▲
黄某和邵某均为某小区业主,双方因故发生口角。邵某利用其小区业主微信群群主的身份,多次在群中散布谣言,对黄某及其公司污蔑、谩骂,并将其从业主群中踢出,严重影响黄某声誉,导致黄某公司生意受损。黄某多次通过物业公司和社区与邵某沟通,还到派出所报过警,依然没能解决纠纷。
(3)运用所学,把本次项目的小标题补充完整。黄某接下来该怎么办?请你给他提出合理建议。
结论
建设法治社会,需要全体社会成员 ▲ 、 ▲ 、 ▲ , 养成 ▲ 的习惯,依法维护社会秩序,确保社会和谐有序。
-
2、小张和小李在足球比赛后吵了起来,以下四位同学的观点正确的有( )
小张:比赛时,你的冲撞害得我扭伤了脚,你得赔偿医疗费。
小李:大家都是自愿参加比赛,我没犯规,也不存在故意撞你啊!
【法律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176条:自愿参加具有一定风险的文体活动,因其他参加者的行为受到损害的,受害人不得请求其他参加者承担侵权责任,但是其他参加者对损害的发生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除外。
①同学甲:小张自愿参加足球比赛应责任自担
②同学乙:小李撞伤小张依法应当赔偿医药费
③同学丙:小张在主张赔偿时需要有法律依据
④同学丁:小李在参加文体活动时可无视风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3、某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不顾国家相关法律规定,擅自设立“摊位费”,向全区个体屠宰户收取每个摊位500元的费用。无奈之下,该区90户个体屠宰户联合起诉该市场监督管理局。据此回答第9~10题。(1)、这些个体屠宰户应向 ▲ 提起诉讼。( )A、公安机关 B、人民检察院 C、人民法院 D、人民政府(2)、他们所提起的诉讼属于( )A、行政诉讼 B、刑事诉讼 C、民事诉讼 D、经济诉讼
-
4、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图中的现象时有发生。面对这种现象,你的建议是( )

①暴力追讨被诈骗的财产
②加强防诈骗知识的学习
③禁止接听一切陌生电话
④用合法的方式进行维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5、高三学生王某因弟弟被打伤而纠集他人报复,最终因触犯法律而错失高考。这一案例警示我们,遇到纠纷时应当( )A、以暴制暴,用强硬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B、依靠法律,通过合法的方式解决问题 C、忍气吞声,为避免冲突只能自认倒霉 D、私下调解,没必要求助法律服务机构
-
6、图示法是表示概念之间关系的常用方法。下列选项符合图中所示关系的是( )
A、行为规范与法律规定 B、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 C、人民调解员与公证员 D、公安机关与人民法院 -
7、关于在“没有人看见的情况下,要不要遵守交通规则”的讨论,同学们发表的观点正确的是( )A、只要不被发现,偶尔违反一次交通规则也没关系 B、交警在的时候就遵守,其他时候按照自己习惯来 C、没人看见且不妨碍他人情况下可以突破交规限制 D、无论有无监督,都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和社会公德
-
8、“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这是建设法治社会的要求。以下公民的行为与这一要求相符合的是( )A、张某因楼上邻居噪音扰民,就安装震楼器以牙还牙 B、王某发现公司拖欠工资后,召集同事集体罢工抗议 C、李某网购到劣质商品,与商家协商无果后向消协投诉 D、赵某在交通违法被罚款后,找熟人托关系取消处罚
-
9、我们要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
-
10、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
-
11、建设法治社会,只要执法人员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就能实现( )
-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结合材料“云上生活”,说说网络在哪些方面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2)、网络推动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请结合材料“智慧茶园”简要论证这一观点。(3)、根据材料“智能服务”,简析网络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
13、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下列事例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公安机关加大对贩卖个人信息违法的打击力度 B、网民通过互联网开展“我为灾区献爱心”募捐 C、执法人员对网络表演市场进行专项清理与整治 D、政府通过微信公众号向市民征集民生实事项目
-
14、如果要给右侧漫画起一个标题,以下恰当是( )
A、人际交往新方式 B、乡村振兴新产业 C、社会治理新渠道 D、资金流动新模式 -
15、为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小乐同学从网上收集到以下两则资料,根据资料内容可以推断他学习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5G+远程会诊技术打破了地域限制,让偏远地区的患者也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AI智能语音助手逐步深入家庭场景,可以管理日程、生成旅行攻略甚至调解家庭矛盾。
A、网络赋能智能新生活 B、网络保障公民参与权 C、网络创造经济新业态 D、网络推动信息大联通 -
16、下侧漫画中的这种“不见面政务服务”之所以能得到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政府有关部门借助网络( )

①提升了社会治理水平
②避免了与群众面对面
③扩大了公民基本权利
④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7、打开手机软件,系统自动读屏,并一一给出语音提示;看新闻,靠文字识别技术“读”出资讯;想购物,图片转语音“描绘”商品详情……。信息无障碍技术为视障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这说明( )A、网络让世界变成了地球村 B、网络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 C、视障者更适合用网络产品 D、网络保障视障者的知情权
-
18、“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网络时代让唐代诗人王勃对朋友交往的期盼变成了现实。这得益于网络( )A、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 B、拓展了不同民族文化交流的内容 C、促进了人才、资金、技术的流动 D、畅通了人们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
-
19、缴纳水费电费、办理转账汇款、看病预约挂号⋯⋯,现在人们足不出户,借助一部智能手机就能方便快捷地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这主要表明互联网( )A、加速了各种创新资源的汇聚 B、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C、有力推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 D、提高了人们政治参与的热情
-
20、小张通过网络平台提出的有关城市道路绿化的建议被采纳,这体现了网络促进民主政治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