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凝心聚力  顶层领航】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202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先后考察了安宁区枣林西社区和黄河兰州中山桥段,高度重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情况并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

    近年来,甘肃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的根本动力,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惠及群众、动真碰硬深化改革;围绕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不断破除,经济社会发展动能更加强劲,高质量发展开创新局面。

    (1)、根据材料,说明甘肃省近年来取得发展成效的原因。(至少3点)
    (2)、结合材料,就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 2、【美好生活  法律护航】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2024年12月4日是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在学校的“法制宣传周”活动中,小澜看到以下内容,产生了疑惑。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条      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1)、请为小澜解惑,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要“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的原因。
    (2)、宪法伴随我们的一生,青少年该如何增强宪法意识?
  • 3、【激情兰马  助梦启航】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2025年5月25日“兰马赛”激情开跑,4万名选手用脚步点燃兰州活力。6700余名“兰精灵”志愿者,坚守在42公里的赛道两侧,从物资分发到应急保障,事无巨细,提供贴心服务。兰州马拉松,不仅是一场比赛,更是城市魅力的展示窗口,凝聚各方力量,向着未来奋勇前进。

    (1)、参与“跑马”不仅需要一定体力更需要极大的耐力,人生犹如一场“马拉松”,我们面对人生的“马拉松”该做些什么?(至少3点)
    (2)、“兰精灵”是兰马一道亮丽的风景,你从志愿者身上学到了什么?
    (3)、为续写城市魅力,临近毕业的中学生该如何做好职业准备?
  • 4、数字化阅读重塑阅读习惯,“我们更要主动探索助推人类文明的经典”,深入推进阅读活动有利于中学生(  )
    A、积累个人物质财富 B、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C、规避青春期的烦恼 D、杜绝不良学习习惯
  • 5、2024年兰州市博物馆举办的“月满中秋  阖家团圆”系列活动,生动呈现了中秋节的历史起源和文化内涵,再次印证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是(  )
    A、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B、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C、独具特色、浩如烟海 D、名扬世界、异彩纷呈
  • 6、浆水、百合、苦水玫瑰……这些承载着西北厚重风土人情、独特风味的食材,与传统酸奶相遇,从黄土高原走向全国市场,成为甘味系列的代表性产品。其成功背后的创新密码是(  )

    ①坚持传统为根基、创新做增量

    ②实施灵活多变的市场发展策略

    ③局限于技术的创新促进生产力

    ④从无到有地发明了酸奶新事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7、近年来,中国以全球视野、宽广胸襟和天下情怀,先后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等重要发展战略,为世界的和平稳定和经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这体现了(  )
    A、坚持扩大对外开放,我国已建设成为世界第一强国 B、中国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心,成为国际秩序的主导者 C、深化改革,进一步扩大内需,实现国内经济的循环 D、中国坚持全球治理观,推动世界健康有序安全发展
  • 8、2025年清明节期间,甘肃省各地各校组织了形式多样的祭英烈主题活动,传承红色基因,为新时代甘肃发展注入精神动能。开展此活动旨在(  )
    A、追求个人的荣誉和利益 B、加强中国人民国防军队的建设 C、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D、体现国家和全民的权利与义务
  • 9、“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这句话说明了(  )
    A、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B、百年大计,改革为本 C、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深入人心 D、教育能实现绝对公平
  • 10、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就是相亲相爱一家人。各族人民共守祖国疆土、共建美好家园,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越开越绚烂。促进民族团结就要(  )

    ①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

    ②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③国家利益是广大人民最根本、最长远的利益

    ④坚持国家利益至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1、兰州榆中县小康营乡启动“龛谷风韵”乡村振兴项目。沿着“生态为底色、产业为筋骨、文化为灵魂”的发展路径,勾勒出一幅“产业兴、乡村美、百姓富”的春日振兴画卷。这体现了该乡(  )
    A、过度开发土地资源 B、加快城市发展进程 C、坚持绿色兴农道路 D、实现城乡同步富裕
  • 12、2024年9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强调,要进一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作为自信的中国人。要(  )

    ①对国家有认同

    ②对文化有底气

    ③对发展有信心

    ④对小康社会有向往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13、“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依法行政的核心就是要规范政府的(  )
    A、立法权 B、行政权 C、表决权 D、质询权
  • 14、小澜爸爸的一天:上午参加新一届区人大代表的投票选举;下午去医院照料生病的父亲。这一天的行程涉及的权利与义务分别是(  )
    A、言论自由  依法服兵役 B、被选举权  依法纳税 C、姓名权  劳动 D、选举权  赡养父母
  • 15、如图漫画说明了(  )

    ①要珍惜个人诚信记录

    ②诚信促进社会文明

    ③诚信是企业的有形资产

    ④诚信是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6、2025年两会期间,政协全国委员会坚持人民政协为人民,紧紧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议政建言。全国政协会议的召开(  )

    ①有利于杜绝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②有利于保障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落地

    ③有利于集中民智,促进科学民主决策

    ④有利于凝聚人心,推进祖国和平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7、五一小长假期间,兰州文旅局提示大家在享受美好时光的同时,展现良好的文明素养。以下行为与之相符的是(  )
    A、小澜主动承担“文明劝导员”维护秩序 B、小明参观博物馆时大声喧哗、追逐打闹 C、小胡为节省时间,翻越栏杆,横穿马路 D、个别游客在景区墙壁上刻“到此一游”
  • 18、教育部办公厅发出通知,“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需求的,须经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对此通知内容认识正确的是(  )
    A、带手机是个人权利,学校无权干涉 B、要自觉遵守和维护集体规则 C、要放弃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D、要自觉服从集体的一切要求
  • 19、某班召开“做更好的自己”主题班会,对同学们的发言,下列微点评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发言

    微点评

    A

    “我脸上起了青春痘,很烦恼”

    坦然接受自己的生理变化

    B

    “面临期中考试,我很焦虑”

    理性看待考试,学会调节情绪,缓解压力

    C

    “我的好朋友期末考试成绩超过了我,我心里有些不舒服,不太想理她了。”

    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

    D

    “我在数学课上开小差被老师批评了,好难过!”

    培养批判精神,避免与老师交流沟通

    A、A B、B C、C D、D
  • 20、“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诗共同表达了(  )
    A、复杂多变的责任感 B、消极、负面的焦虑感 C、郁闷沮丧的挫败感 D、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感
1 2 3 4 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