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某校七年级(5)班举行了团日活动,邀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 常识比拼】

    情境一:发生地震时怎么办?——千万不要惊慌,乘电梯迅速逃离。

    情境二:夏季游泳下水前要做好暖身运动,遇到他人溺水要急忙施救。

    【活动二 人物展播】“扭扭车”男孩张亮患有先天性成骨不全症,“脆骨症”带来的频繁的骨折,让他在饱受苦痛的同时,也失去了独立行走的能力。张亮生来是不幸的,但奶奶毅然将他留在身边并且陪读,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关爱下,张亮忍着身体的疼痛直到学会并借助“扭扭车”完成了学业。面对命运的挫折,张亮说道:“苦难是让人坚强的阶梯,要成为‘在第一百零一次时站起来’的人,不仅要实现‘活着’‘活好’还要‘活出价值’。”最终他真的改写了他的命运,圆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梦。

    【活动三 感悟分享】活动的最后,道德与法治老师说:“我们只有用心对待自己和他人,才能将自己的生命照亮,才能温暖他人、照亮他人,甚至温暖世界、照亮世界。”

    (1)、结合生活实际,请分别找出以上两个情境中不妥当的地方,并写出正确的做法。
    (2)、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张亮遭遇了什么。他是怎样成为“在第一百零一次时站起来”的人?
    (3)、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打算如何以实际行动让生命之花绽放。
  •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中建五局总承包公司项目质量总监邹彬出生于1995年,18岁时他跟随父亲在工地上打杂工。2015年,邹彬在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砌筑项目中获得优胜奖,实现了中国在砌筑组奖牌零的突破。3年后,2018年,22岁的邹彬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2023年他再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

    对于当前青年就业创业,邹彬表示,青年就业创业是关乎每个人、每个家庭的大事。“我也迷茫过。”邹彬说,“2013年,我18岁,跟着父亲到工地上干杂工,当时我感觉人生没有目标和方向,我常常问自己‘我的一生就这样吗?’”后来,邹彬开始给自己定一些够得到的小目标,比如“一年内要从杂工变成大工”。“当时工地上没人教,为了学技术,和灰浆、搬砖头..什么脏活、累活我都抢着干,有空就跑到老师傅身边帮忙,学老师傅的手艺,趁大家吃饭的时候练习,渐渐地熟悉了砌墙这门活。”

    2014年,邹彬参加中建五局举办的技能比武,拿到砌筑项目的第一名,也因此进入了国家集训队。“这是我从小到大第一次拿奖状,也因此,我找到了自己的特长,在一次次比赛中坚定了走上世界技能大赛,为国争光的理想。”

    (1)、上述材料说明正确的人生目标具有怎样的作用?
    (2)、邹彬从给自己定一些够得到的小目标开始,最终进入了国家集训队。这说明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有着怎样的关系?
  • 3、有人说:中学时代是人生的十字路口,也有人说,中学时代是人生最美好的年华,我们在学习中成长和进步。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进入初中后,随着学习科目的增多、难度的加深,小明同学觉得学习太辛苦了,甚至有时候向父母抱怨学习太浪费时间了,认为学习没有父母讲的那么重要。

    材料二“学会学习”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六大素养之一。对某校100名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调查后,选取结果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表:

    项目

    花了很多时间在学习上,成绩却不理想

    感觉时间不够,经常熬夜完成作业

    没有主动与学习小组同学讨论问题,缺乏沟通

    人数

    47

    25

    28

    (1)、面对材料一中小明的状况,他的父母很着急,但又不知道如何劝说小明。你有什么劝说小明的好主意吗?(三点即可)
    (2)、对于材料二调查结果中存在的问题,你觉得相关同学应该怎么做。
  • 4、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同学们就“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和有价值的”进行探究学习。下列诗句体现人生价值的是(     )

    ①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②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③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④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5、《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要强化学生劳动观念,弘扬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强化学生劳动观念是因为(    )

    ①劳动是人的第一需要②人世间的一切美好生活都是通过劳动来创造的③我们要平等看待不同职业,尊重不同劳动者④劳动精神是鼓舞全国各族人民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6、为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我市某中学在将经典诵读纳入语文教学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开展了经典诵读比赛、国学小名士比赛等活动。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    )

    ①有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②有利于我们精神生命的滋养,提升生命质量③有利于养护我们的精神,充盈我们的精神世界④有利于提升我们的人文素养,让生命更加精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7、观察漫画《碰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碰瓷是漠视生命的表现 B、碰瓷是尊重生命意义的表现 C、金钱比生命重要,要运用一切方法赚钱 D、生命是脆弱的,没撞到也可能造成伤害
  • 8、从婴孩成长为儿童,又从儿童成长为少年,生命的时光一去不复返,生命是不可逆的。下列名言能够说明这一道理的是(    )
    A、“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B、“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C、“人生不售来回票,一旦动身,绝不能复返。”——罗曼·罗兰 D、“生命苦短,只是美德能将它传到遥远的后世。”——莎士比亚
  • 9、某中学一名七年级学生在日记本中写道:“今天的晨会课上,班主任让我们一起制订班级愿景,我们班级共同的愿景是‘天生我材散发风采,努力学习超越未来’,我的愿景是‘班级是树,大家是鸟,大树为我们永远遮风挡雨……”下列对这段话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愿景是集体的精神动力之源 B、共同的愿景引领集体成员团结一致,开拓进取 C、拥有共同愿景就是美好集体 D、愿景是推动集体发展的内驱力
  • 10、日常生活中你会发现,几位同学组成的小篮球队,一开始会各自为战,毫无章法。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配合会越来越默契,说话办事也会莫名的一致,生活习惯也越来越像。这说明(     )

    ①集体就是成员的简单相加,几个人聚到一起就是小集体

    ②个人力量是分散的,只要加入集体,马上就有无穷的力量

    ③集体力量是强大的,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和改变一个人

    ④集体有助于我们学习他人经验,扩大视野,健康的成长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 11、为了帮助小军改掉写作业拖拉的习惯,他的父母把他写作业的书桌搬到了客厅。小军对此非常反感。针对小军的苦恼,你的建议是(    )
    A、要学会感恩,不能质疑父母的做法 B、要坚持自主独立,逼迫父母改变 C、反感父母的严格管教,借机发脾气 D、积极有效沟通,寻求最佳方案
  • 12、有了朋友的陪伴,再远的路也不觉得漫长,再曲折的路也不觉得艰难。能够经得住时间考验和风雨洗礼的友谊应该是(    )
    A、信任忠诚、等级森严的 B、亲密无间、不讲原则的 C、志同道合、志趣相投的 D、坦诚相待、毫无保留的
  • 13、家规是指一个家庭的行为规范,一般是一个家族传承下来的教育、规范后代子孙的准则。很多传承下来的家规对我们现在的生活依然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我们应该(    )

    ①淘汰落后文化,坚持与时俱进②传承优秀文化,坚守文化基因③践行传统美德,提高自我修养④树立家国情怀,肩负历史使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4、我们小时候听家长说在海上或者沙漠中会看到海市蜃楼,觉得很神奇。在中学课上,我们了解到这一自然现象是由于光的折射和全反射而形成的,不禁为大自然的神奇所折服。这说明(    )
    A、只有在学校才能获得知识 B、学习可以增强我们的能力,增长我们的智慧 C、学校里能解答宇宙中的所有奥秘 D、学习能解决我们生活中所有的疑问
  • 15、刚进入中学的小菲为了丰富校园生活,取得各方面进步,自己规划每科学习时间、学习要求、锻炼身体时间、休息时间等,并严格执行。这表明小菲同学(   )
    A、能够做好初中生活规划 B、注意摸索科学的学习方法 C、学习成绩优秀 D、善于与同学交往
  • 16、钱学森说:“六年的师大附中学习生活对我的教育很深,对我的一生、对我的知识和人生观起了很大的作用。”这句话告诉我们(   )
    A、中学时代要有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 B、中学时代是我们重塑最完美形象的新开始 C、中学时代是为人生奠定重要基础的新阶段 D、中学时代是孝亲敬长、尊敬老师的新阶段
  • 17、为引导学生真切感悟自由平等、公平正义、奉献社会的价值所在,某校八年级(3)班决定开展一次主题班会,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      班会第一个环节,班长给同学们分享了以下法律条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节选)

    第四条 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第一千零五十五条 夫妻在婚姻家庭中地位平等。

    第一千零五十八条 夫妻双方平等享有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教育和保护的权利,共同承担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第一千一百二十六条 继承权男女平等。

          通过学习上述法律条文,小栋提出了以下两个问题:

    运用所学知识,请你任选一个问题,为小栋解惑。

    问题一:民法典为何如此重视“平等”?

    问题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去践行平等?

    (2)、       班会第二个环节,老师带同学们学习了以下两则案例:
    案例一:2025年4 月 18 日,途经深圳北站的D2404次列车停靠在3站台办理旅客乘降,作业完毕车门关闭过程中,1名旅客强行用身体阻拦车门,试图等待同行人上车,站台工作人员极力制止未果,随后同行人上车,列车关门开出,未造成列车晚点。铁路公安机关已对该旅客处行政拘留处罚。

    学习了以上案例,有同学说:“自己买票乘车,想怎样就怎样,这是旅客的权利,而且又没有造成列车晚点,不应对该旅客进行处罚!”对该同学这一观点,下列评析正确的有 (  )

    ①正确,该旅客有权利阻拦车门等待同行人上车

    ②正确,列车并未晚点,批评教育即可,不必处罚

    ③错误,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

    ④错误,自由是受到法律和规范制约、权利和义务对等的自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
    案例二:公安机关查明,犯罪嫌疑人杨某等人通过非法手段搜集获取包含姓名、住址、照片在内的大量公民个人信息,并通过“开盒”网暴部分“网红”吸引关注,进而买卖公民个人信息,牟取非法利益。该团伙4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结合珍视自由的知识,谈谈案例二带给我们哪些警示。

    (4)、       班会第三个环节,学习委员给同学们展示了以下漫画:

    以上漫画符合公平正义的有。(填写序号即可)
    (5)、请你谈谈漫画②中的行为会带来哪些积极效应。
    (6)、针对漫画④,有同学说:“把扶贫资金给亲友是人之常情,没必要较真。”请你运用公平的相关知识,对该同学的观点进行辨析。
    (7)、       班会第四个环节,同学们学习了以下模范人物的故事:

    1963 年,樊锦诗大学毕业后,来到了大漠深处的敦煌莫高窟。在物质条件极端匮乏的情况下从事研究工作。从参与敦煌壁画病害防治到崖体加固,从环境监测到风沙治理……樊锦诗把自己的青春和生命融入保护、研究莫高窟的工作中。

    从1986年至2025年初,郭桂霞教遍了大蒲柴河镇的9个村小教学点,走遍了山里的沟沟坎坎。每次村小需要充实教师队伍时,她总是第一个站出来。如今,郭桂霞正计划着退休后以志愿者身份,继续到各地的乡村小学支教。郭桂霞说:“只要孩子们有需要,只要我还能干得动,我将一直做下去。”

    结合樊锦诗和郭桂霞的事迹,分析她们身上体现了哪些精神。

    (8)、学习了模范人物的故事后,同学们纷纷推荐自己心目中的模范人物。请你推荐你心中的模范人物,并说明理由。
    (9)、      最后,老师对班会进行总结:

          真正的自由,是戴着枷锁舞蹈;长久的公平,需要每个人守护;美好的社会,始于你我微光……

    请你在自由平等、公平正义、奉献社会中任选一个角度,书写你的青春誓言。

  • 18、为增强居民维护国家利益意识,引导居民从自身做起,防范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某社区计划开展社区普法宣传教育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其中。
    (1)、环节一:设计宣传展板
    活动筹备期间,负责人设计了以“维护国家安全”为主题的宣传展板:

    通过跨境电商购买外来生物,危害我国的①

    盗挖矿石、非法出售,危害我国的②

    请你将宣传展板的内容补充完整。

    (2)、该宣传展板中展现的两个情境警示我们青少年要(   )

    ①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②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③主动丰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

    ④严格遵守有关国家安全的法律法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环节二:探讨今昔对比

          活动开始后,负责人为大家展示了我国发展的今昔对比:

    过去

    1993年7 月23日,美国以获得情报为由,指控中国“银河号”货轮向伊朗运输制造化学武器的原料,并在公海上对中国货轮进行拦截和检查。当时,中国海军实力有限,难以对在公海航行的中国船只提供有效的保护,只能通过外交途径进行交涉。

    现在

    2025 年3 月 12日,歼-20在超视距空战演习中搭载某新型空空导弹,一次击落3架“敌机”,凸显其隐身性能与导弹精准度。中国在无人机“蜂群”战术、AI战场决策系统等领域也进展显著,与美俄形成技术竞合态势。

    结合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相关知识,谈谈你从材料中得出的感悟。

    (4)、环节三:共同作出承诺

          活动的最后,主持人号召全体参与者共同宣读《维护国家利益承诺书》。

    维护国家利益承诺书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我深知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在此,我郑重作出如下承诺:

    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将以上承诺书补充完整。

  • 19、为了培养同学们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引导同学们树立法治观念,某校八年级(2)班开展了案例分析探讨活动。
    (1)、【案例一:停车场纠纷】
    游客在某村路边一空地停车时,被村民朱某某索要停车费5元,游客未接受并报警。经初步调查,朱某某存在违规利用承包土地收取停车费、辱骂他人的行为。市场监管部门对其下达行政处罚告知书拟予罚款5000元。

    对于上述案例,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

    ①该游客法治观念强,做到了依法维权

    ②朱某某辱骂他人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

    ③对朱某某的处罚说明违反规则会受到处罚

    ④朱某某法治观念淡薄,应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假如要对朱某某进行劝说,以下劝说方式中符合法治精神的有    (   )

    ①您好!请问收费有公示文件吗

    ②私人不能随意收停车费,可能会被处罚

    ③如果您确实要收费,我们将向相关部门核实收费是否合法

    ④大家都不容易,您看能否少收点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有同学认为:“5元是小钱,没必要报警”,你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4)、【案例二:马路上的教训】

           14岁的小强骑电动自行车,邀小刚一同出行。面对小刚“未成年人骑电动自行车违规”的提醒,小强不以为意。在行驶途中,小强逆向而行,与对面电动车相撞,小强受伤严重。被路人救助后,交警到场对其进行了批评教育。

    法律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五条 机动车、非机动车实行右侧通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二条(节选)驾驶电动自行车和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必须年满16周岁。

    请结合以上材料,对小强的行为进行评价。

    (5)、同学们将案例二带给我们的警示做了一张启思导行卡,请你完成。

    启思导行卡———规则之思

    (6)、结合生活经验,请你分享一则自己自觉守法的事例。
  • 20、某校八年级(3)班组织了一次“非遗茶香”研学活动,同学们前往茶都杭州探寻茶文化,在实践中体会茶之美。
    (1)、【研学准备】
    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把上述活动策划书补充完整。

    以下是班长撰写的研学活动策划书:

    “非遗茶香”研学活动策划书

    活动时间

    2025年4月14 日—4月15日

    活动目的

    参与人员

    八年级(2)班全体师生

    研学路线

    中国茶叶博物馆双峰馆区→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梅家坞茶文化村

    注意事项

    文明参观:爱护景区环境和文物古迹,不大声喧哗,不乱扔垃圾等

    安全问题:③

    (2)、【研学第一站】中国茶叶博物馆双峰馆区

    走进双峰馆区,同学们参观了茶史厅,了解茶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在茶萃厅,同学们认识了100 多种中国名茶和国外茶叶的茶样实物,还参加了“6+1”茶课体验,在茶汤的温度中体会传统文化的新生。

    同学们在双峰馆区的经历表明(   )

    ①我们能从社会生活中获得精神滋养

    ②社会生活丰富多彩,丰富人们的生活

    ③我们在实践中学习各种技能与知识

    ④社会公共利益由社会成员共同享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研学第二站】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同学们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国家茶树改良中心、公共实验室等。参观过程中,工作人员进行了以下讲解:

    工作人员的讲解让我们感受到(   )

    A、社会生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B、社会生活中的物质产品多种多样 C、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茶产业日新月异 D、社会分工日益精细,知识更新不断加快
    (4)、【研学第三站】梅家坞茶文化村

    在最后一站梅家坞茶文化村,同学们被分为两组,一组化身为小茶农,跟随当地茶农在田间劳作,学习如何采摘春茶;另一组则化身为小记者,围绕龙井茶文化的传承现状、面临的挑战等问题对村民展开采访。

    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对同学们在梅家坞茶文化村的行为进行点评。

1 2 3 4 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