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这是因为, “有礼”(   )

    ①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②能带动周边所有人讲道德

    ③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    ④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时下,以快节奏打卡为特征的“特种兵式旅游”受到年轻人追捧。如图“特种兵式”游客的言行,值得提倡的有(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有礼”一直是我们引以为傲的文化基因。浙江持续推进“浙江有礼”省域文明新实践,让“有礼”成为最具标志性的成果。据此回答第5~6题。

  • 3、文明有礼不仅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也有利于塑造良好国家形象。(   )
  • 4、一名游客朝兵马俑坑里扔烟头,这种行为“坑”的是文物,也暴露出文明素质的大“坑”。(   )
  • 5、法律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和谐的基础。(   )
  • 6、阅读八年级学生小磊的假日生活镜头,回答问题。

    镜头一:暑期,小磊报名成为社区“青少年文明劝导队”的志愿者,协助维护社区公共秩序。在活动中,他需要提醒居民不乱扔垃圾、规范停车等。起初,他因担心被居民拒绝而胆怯,但在同伴鼓励下,他学会了主动沟通与文明劝导的技巧,并理解了遵守公共规则的重要性。活动结束后,小磊感觉收获满满,自己好像“长大”了很多。

    镜头二:周末,小磊在父母经营的小超市帮忙。在父母指导下,他学会了整理货架、收银。父亲常告诫他:“我们开店一定要诚信经营。”一次,一位老人多付了10元钱,他发现后立刻追出店门归还。这件事让他深刻体会到诚信不仅是规则,更是赢得他人信任的基础。此外,小磊还通过观察父母如何与顾客交流,学会了礼貌待客和换位思考,逐渐理解了“经营者”这一角色的责任。

    (1)、联系镜头一,谈谈你对“社会化”内涵的理解
    (2)、结合二则镜头,说说青少年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实现社会化。
    (3)、根据小磊的经历,简述社会化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 7、从事建筑设计30年的工程师老张,周末主动报名参加绿色建筑新标准培训。同事们劝他“快退休了不必这么拼”。他却说:“行业每天都在变化,停下来就会被淘汰。”老张的做法提醒我们在社会化过程中应当 (    )
    A、强化职业技能,提高收入待遇 B、遵守行业规范,避免法律风险 C、通过持续学习,促进自我发展 D、提升学历层次,获得晋升资格
  • 8、没有人能活成孤岛,社会化是“共生”的智慧。以下做法能较好体现这种智慧的是 (   )

    ①了解这个世界的规则    ②努力为他人提供帮助

    ③勇敢回击别人的批评    ④学会承担自己的责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9、小林在图书馆安静区大声接打电话,图书馆管理员礼貌地上前对他进行了提醒,小林意识到自己的行为违反了图书馆规则。此后,在图书馆他特别注意保持安静。这启示我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青少年要 (     )
    A、掌握生活技能 B、学习行为规范 C、了解风俗习惯 D、维护自己权利
  • 10、小明是某中学环保社团的新成员,第一次参加社区垃圾分类宣传活动,他被安排负责指导居民正确分类垃圾。通过这次实践,小明逐渐意识到自己需要从被动参与者转变为主动组织者。小明的这一经历告诉我们青少年要在社会生活中 (   )
    A、学习基本生活技能 B、遵守社会行为规范 C、学习扮演社会角色 D、了解环保专业知识
  • 11、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下列行为有利于促进个体社会化的是(   )

    ①小敏坚持每天上网观看新闻联播的习惯

    ②小广骑自行车上学时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③小天积极参与“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④小波以学习太忙为由拒绝参加劳动实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2、以下是小立绘制的个人成长路线图,如果要总结他的成长历程,以下结论最恰当的是(   )

    A、同伴的热心帮助是成长的关键 B、书本学习是成长的主要动力 C、优越的家庭条件保障个人成长 D、不断的社会化推动个人成长
  • 13、有专家指出,人的社会化产生于关系网络,一切都是由关系开始的。这启示我们(   )

    ①社会化就在于同他人搞好关系

    ②社会化需要在网络世界中完成

    ③社会化是在社会关系中实现的

    ④社会化离不开丰富的社会生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4、人的社会化是从我们成年后正式步入社会开始的。(   )
  • 15、“性相近,习相远”这句古语说明社会化对个体成长影响重大。(   )
  • 16、父母、老师、同伴、大众传媒等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
  • 17、某班组织了一次走进网络生活的学习实践,请你一起参与。
    (1)、【网民访谈】

    同学们访谈了身边的几位网民,他们表达了自己的困扰:网络推送内容是如此“精准有趣”,每天沉浸在“信息海洋”中,情绪在喜怒哀乐间“来回切换”,手机里仿佛装下“整个世界”,大脑却昏昏沉沉,“拿出手机,什么都会,放下手机,脑子里面又什么都没有”……

    针对访谈网民提出的困扰,我们该如何应对?

    (2)、【漫画观察】

    网络带给我们便利,也衍生了一些新问题。同学们从网上看到三幅有趣的漫画,从中发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的网络现象。

    漫画分别反映了哪些网络现象?请给漫画中的违法者们写一段劝诫语。

    (3)、漫画二

    通过这次学习实践,同学们认识到,营造清朗网络空间,建设良好网络生态,势在必行,这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作为青少年应该……(提示:请从营造清朗网络空间角度续写青少年的做法。)

  • 18、网络正能量,你我共传播。下列行为属于传播网络正能量的有(     )

    ①小海在抖音平台转发未经核实的地震灾害信息

    ②小雨在微博发起为山区儿童捐赠学习用品活动

    ③小天在政府网站留言为创建文明城市建言献策

    ④小强通过一款AI软件顺利抄到数学作业答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9、为了响应下侧漫画的倡议,青少年应(     )

    A、合理安排上网时间 B、积极获取网络新知 C、自觉抵制网络谣言 D、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 20、为化解下列这则日记中提到的烦恼,可给出的建议是(     )

    2025年9月21日 周日 

    今天本打算花半小时上网看新闻,但网上新闻真太丰富了,不知不觉半天过去了。结果,作业没时间写,约好的篮球赛也忘记了,好烦啊!

    A、传播网络正能量 B、学会“信息节食” C、不沉溺虚拟交往 D、打破“信息茧房”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