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中国在科技文化及社会生活方面不断发展进步。下列史实与论述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论述

    A

    1973年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为解决世界粮食问题作了巨大贡献

    B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在我国逐渐普及

    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社交方式

    C

    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中国跻身空间技术先进国家行列

    D

    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表明中国文学已引领世界文学潮流

    A、A B、B C、C D、D
  • 2、我国药学家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得灵感,经过数百次实验,终于发现了青蒿素,为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体现了中国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  )
    A、彼此借鉴、医德传承 B、典籍研习、经验丰富 C、理论传承、实践创新 D、着眼未来、传播世界
  • 3、 2021年,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隐形战斗机歼-35成功首飞;2022年,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下水。这反映了我国(  )
    A、军费支出比重加大 B、国际军事合作深化 C、国防科技持续发展 D、太空作战力量增强
  • 4、 1984年,针对西藏教育落后、人才匮乏的实际,党中央作出了在内地创建“西藏学校和开办西藏班”的重大决策。截至2021年,内地西藏班(含中职班)累计招生14.3万人,向西藏培养输送了5.6万余名各级各类人才。这一政策(  )
    A、促进了西北民族发展 B、完善了民族区域自治 C、维护了民族文化传承 D、推动了西藏社会进步
  • 5、如图是我国十八大以来取得的部分科技成就。这体现的“新发展理念”是(  )

    A、共享 B、协调 C、开放 D、创新
  • 6、如图为中国对外开放时间轴,②处的内容是(  )

    A、深圳经济特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内地省会城市 D、世界贸易组织
  • 7、学习历史须分清史实和观点。下列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
    A、1978年12月在北京召开 B、提出转变党的工作中心 C、是中共的伟大历史转折 D、提出实行改革开放决策
  • 8、如表为1978年与1990年中国农村收入情况统计。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农业总产值(亿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978年

    1397

    133.6

    1990年

    7662.1

    686.3

    A、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全面展开现代企业制度改革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深化国有企业分配方式改革
  • 9、历史人物对社会历史进程产生重要影响。下列历史人物名片的主人是(  )

    姓名:____

    语录:发展才是硬道理

    评价: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周恩来
  • 10、八年级同学开展专题学习,收集了以下资料。据此可以推测他们学习的专题最有可能是(  )

    中共八大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回难

    八字方针

    A、人民民主国家的成立 B、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C、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D、社会主义阶段的划分
  • 11、五粮液是宜宾的一张名片。如表五粮液更名变化可得出其(  )

    时间

    名称

    1950年

    由8家酿酒作坊联合组建宜宾市大曲酒酿造工业联营社。

    1952年

    联营社更名为川南行署区专卖事业公司宜宾专卖事业处国营第二十四酒厂。

    1959年

    更名为四川省地方国营宜宾五粮液酒厂。

    A、工业建设超额完成 B、公私合营效果显著 C、经营规模迅速扩张 D、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 12、据1952年、1957年中国工农业产值结构图所示,可推知第一个五年计划(  )

    A、引发工农业结构巨变 B、使中国工业领先世界 C、造成农业总产值下降 D、提升国家工业化水平
  • 13、 1952年4月,黄继光在给母亲的家书中写道:“请母亲不要忧愁。现在为了祖国人民需要站在光荣战斗最前面,为了全祖国家中人等幸福日子,男有决心在战斗中为人民服务,不立功不下战场!”该家书承载的精神内涵是(  )
    A、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B、不怕牺牲、保家卫国 C、爱岗敬业、大公无私 D、敢为人先、实事求是
  • 14、 1949年,学者何其芳在《人民文学》上发表的诗歌中写道:“终于过去了,中国人民的哭泣的日子,中国人民的低垂着头的日子,终于过去了。”与材料相关的事件(  )
    A、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B、完成了祖国大陆统一 C、废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D、巩固了新生人民政权
  • 15、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已经实现从外交大国到外交强国的转变,赢得世界的赞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1949—1955年我国外交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事件

    1949年

    毛泽东向世界宣告:“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

    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1953年

    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新中国成立后就确立了处理中印两国关

    系的原则,那就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和平共处的原则。”

    1955 年

    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亚非会议,在发言中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

    而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并列举我国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重要外交原则与方针。

    (2)、材料二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次建交高潮发生在哪个年代,并列举这一年代两件外交上的大事。

    (3)、材料三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了新形势下对外工作的战略目标和重大使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国自信,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蓝图,深化以发展全球伙伴关系为目标的全方位外交布局,确立以Ⅱ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展现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决心和意志,创新全球治理理念和实践。

    ——摘编自人民网《大国外交》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的今天,形成了怎样的外 交布局?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新中国外交发展变化对你的启示。
  • 16、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制度建设创新现代化】

    材料一小明同学在阅读了相关文献后,整理了下列材料

    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仅符合当代中国实际,而且符合中华民族一贯倡导的天下为公、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等优秀传统文化,是对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贡献。

    ——2024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会期间的讲话

    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是在我国政治发展史乃至世界政治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全新政治制度。

    ——2024年10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根据材料一内容,归纳两种政治制度的相同点。 

    (2)、【精神不朽助推现代化】

    材料二 小刚同学观看了以下新中国成立以来部分经典历史电影

    从材料二三部影视作品中任选两部,对影视作品主人公的主要事迹进行解说,并 概括他们所彰显的时代精神。 

    (3)、【祖国统一共享现代化】

    材料三 小红同学在分析了许多数据后,整理了下列表格


    澳门本地生产总值

    澳门居民存款总额

    旅客到访澳门人次

    澳门企业总数

    成就

    回归之初,澳门本地生产总值为519亿澳门元,2024年前三季度澳门本地生产总值

    达3010亿澳门元

    2023年底,澳门居民存款总额逾7000亿澳门元,较1999年增长了8倍多

    1999年,仅700万人次旅客到访澳门,截至 2024 年12月7日,这一数字已达3254.5万

    截至 2024年 9月,澳门企业总数达6461 家,比深合区成立时增长39.3%

    ——摘编自《劲帆归海澳,门迎万里风——数说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

    根据材料三,概述澳门回归祖国后获得新发展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澳 门取得以上发展成就的原因。

  •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如下两幅图反映了 “农民翻身成为土地主人”的情景。

    材料一中“农民翻身成为土地主人”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2)、材料二 据湖南省1954年对9个县的9个乡调查,贫农由于平均亩产比中农全年 收入比中农少38. 83%O又根据福建省同年对8个县的8个乡调查,贫农占当地农户总数的 14.1%,而只占当地耕地总数的9. 88%,耕牛总数的4. 20%,主要农具的9. 47%,其中40%的农户粮食不够吃,25%的农户出卖劳动力,31%的农户家庭负债。

    ——摘编自范守信《土改后的中国农村和党的互助合作政策》

    材料二反映了当时我国农村生产存在哪些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解决这些问题国家采取了什么措施? 

    (3)、材料三 如下为农村改革前后变化情况表(注:食品开支与家庭消费支出总额之比,称作恩格尔系数。其数值越小,说明生活越富裕;数值越大,则说明生活水平越低)

    时间

    人均纯收入

    人均住房面积

    彩色电视机拥有量

    恩格尔系数

    1978年

    134 元

    8.1平方米

    0.39台/百户

    67.7%

    2010年

    5919 元

    33.6平方米

    111.8台/百户

    41.1%

    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农村改革前后的主要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变化 得益于哪一制度在农村的施行? 

    (4)、综合上述材料,说一说你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面貌不断发生变化的认识。
  • 18、《2024年中国高铁行业研究报告》指出,我国高铁建设不仅实现了国内的快速到达,还积极参与国际高铁项目,通过技术输出和合作影响世界。这说明了(   )
    A、我国铁路运输全部改为高铁 B、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成就斐然 C、我国铁路技术不再需要与国外合作 D、全国形成了四通八达的铁路网
  • 19、为热烈庆祝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八年级(1)班决定办一期“探索宇宙的奥秘•共筑航天强国梦”的主题板报。下列成就适合入选宣传素材的是 (   )
    A、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B、第一艘航空母舰交接入列 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屠呦呦团队发现了青蒿素
  • 20、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不断推进。火箭军的前身是(   )
    A、网络空间部队 B、空军 C、战略支援部队 D、第二炮兵部队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