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第15周)教研联盟测试试卷
-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第15周)教研联盟测试试卷
- 2015年广西柳州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 2015年广西桂林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 山东省巨野县太平镇第一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山东省聊城市2017-2018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2017届山东省临清、高唐两地中考历史模拟考试试卷(二)
- 2017届湖南省祁阳县九年级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 2017届湖南省江华县水口中学江华县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
1、某校九年级正开展“寻找伟大作品”的微项目学习,请你一起参与。
第一小组 艺术鉴赏

生活对我来说就是一次艰难的航行……但我将奋斗,我将生活得有价值,我将努力战胜,并赢得生活。
——梵高
第二小组 名著品读
《艰难时世》
[英]狄更斯
(创作于1854年)
请先看看故事的发生地:库克镇。镇上满是机器和高大的烟囱,烟囱没完没了地冒着黑烟。这里有脏兮兮和散着怪味的河流。生活的舒适,与这里无缘。…
《安娜·卡列尼娜》
[俄]列夫·托尔斯泰
(创作于1869年)
现在我们周围的农奴买了田地,这我倒也不难过。老爷们无所事事,而农民却劳动,把懒人排挤开了。这是理所⋯⋯⋯⋯⋯⋯⋯⋯⋯⋯⋯⋯⋯⋯⋯⋯
第三小组博览回顾
(1)、以画言志,梵高是如何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态度的?(2)、以书抒情,小说中主人公的一“忧”一“喜”分别呈现了作家对哪些社会问题的关心和思考?(3)、以展会技,请依次在上述三个展厅的空白处填写合适的工业展品名称,并选择其中一项说说它的应用价值。(4)、综合整个项目实施过程,概括同学们对“伟大作品”的评价标准。 -
2、1850年,雨果在追悼某一位文学家时说: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书⋯⋯一部了不起的书,他题作“喜剧”,其实就是题作“历史”。该文学家…( )A、是法国的贝多芬 B、代表作《欧也妮·葛朗台》 C、推崇“金钱至上” D、被誉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
3、1888年 6月,英国的一篇报道讲述:在伦敦东区的一家火柴厂,女工们不但收入微薄,而且她们还会因为说话过多、未经允许上厕所等原因被罚扣工资,而火柴厂的股东们却获得了巨额分红。这篇报道反映了当时英国…( )A、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化 B、工业生产效率迅速提高 C、贫富分化问题日趋严重 D、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
-
4、《美国现代化道路》中写道:“流水作业法的普遍采用推动了汽车时代的到来,从而引起了居住方面的革命……使人口得以从饱和的城市向郊区扩散。”据此回答问题。(1)、下列关于“流水作业法”产生的先后影响推理正确的有 ( )
①生产效率提高 ②汽车价格大幅下降
③减少工人人数 ④工厂生产成本降低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①②④③ D、①③④②(2)、《美国现代化道路》认为“汽车时代” ( )①便利了人们的日常出行 ②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③阻碍了美国城市化进程 ④解决了城乡间的对立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5、从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领域出现了新的技术革命的浪潮。以下人物与成就匹配正确的是( )A、爱迪生——蒸汽机车 B、莱特兄弟——飞机 C、海厄特——人造纤维 D、夏尔多内——赛璐珞
-
6、马克思曾预言: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更大无比的革命力量将取而代之。据此回答问题。(1)、“另外一个更大无比的革命力量”源起于 ( )A、万有引力定律 B、生物进化论观点 C、电磁感应理论 D、互联网信息技术(2)、生活因变化而美好。这一“革命力量”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有…(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7、蒸汽动力首先实现了热能和机械能的转换,人类开始摆脱对人力等直接动力的依赖,而电的应用则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进一步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这则材料从整体上反映了( )A、第二次工业革命 B、内燃机的发明使用 C、科学技术的力量 D、互联网的迅速普及
-
8、近代以来,中国教育开启了近代化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860年代,奕诉等奏称:与外国交涉,必先谙其言语文字,设立同文馆,招考天文、算学,采西学、制洋器为自强之道。
——《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
1898年,康有为奏称:西人之于民,皆思教之而得其用,教之以算数国史、天文地理……惟恐其民之不智。吾之教民,束缚于八股帖括之中,惟恐其民之不愚……1902年,督学大臣张百熙等奏称:拟学堂章程,颡行各省,裁减科举,归重学堂。
——《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
民国成立后,教育总长蔡元培提出教育的宗旨是:军国民教育(偏于强身健体、全民皆兵)、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自由、平等、博爱等)、世界观教育、美育,以公民道德为中坚和根本。
—《中国近代学制史料》
(1)、奕诉等人奏请设立同文馆的目的是什么?该“自强之道”对经济发展有何影响?(2)、在康有为、张百熙等人的推动下,清政府在教育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3)、指出蔡元培提出“军国民教育”的时代背景及民国政府追求“自由、平等”的表现。(4)、综合上述资料,简述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与教育理念变化的关系。 -
9、20 世纪初以来,中国文艺创作空前繁荣,成就突出。下列人物与其文艺贡献对应正确的是( )A、郭沫若————《骆驼祥子》 B、徐悲鸿————《田横五百士》 C、赵树理————《暴风骤雨》 D、周立波————《小二黑结婚》
-
10、下图是小明复习科举制度时制作的知识结构图,其中错误的一处是 ( )
A、A B、B C、C D、D -
11、右表列举的是近代上海租界的生活情形。这表明( )
服饰类型
长袍、马褂、西装等
交通工具
马车、电车、汽车等
通信方式
电话、电报、邮传等
饮食文化
淮阳菜、洋葱、罐头等
①近代中国逐步由封闭走向了开放
②近代中国日益独立、文明、富强
③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影响到中国
④近代社会生活新旧并存多元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2、清末留学生积极宣传剪辫易服,改穿西装,认为西装之精神在于发奋努力,雄武刚健,有独立之气象,无奴隶之性根。这种认识反映出当时…( )A、社会各界崇洋媚外的风气 B、对西方文化具有正确认识 C、西服已成为社会主流服饰 D、崇尚变革救亡的文化心理
-
13、近代,一位著名人物病逝,世人纷纷赠送挽联纪念,其中一副是:“是实业大家,是教育专家,中外咸钦,岂但鸿胪传第一;有文章翼世,有道德淑世,江淮共仰,永怀国士叹无双!”该挽联纪念的人物是( )A、谭嗣同 B、张謇 C、宋教仁 D、胡适
-
14、 右图为1912—1918年杭州各厂每年共增织机数量示意图。导致该时期织机数量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洋务派提出“求富”口号,开办近代民用企业 B、杭州被开放为商埠,外国人开始来杭创办工厂 C、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国民党官僚资本进一步扩张,垄断了棉纱购销 -
15、《东方杂志》第8期转载的文章《论实业所以救亡》指出, “实业之兴衰,关乎国势之存亡”,应发展民族经济以抵御列强的经济侵略。这反映出当时的社会思潮是( )A、变法图强 B、实业救国 C、民主共和 D、扶清灭洋
-
16、握手是一种礼仪,国与国之间的“握手”有着丰富的外交内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英“失之交臂” 中美“世纪之握” 沙伊“握手言和”

1793年,马戛尔尼使团访华 1972年,跨越太平洋的握手 2023年,沙特、伊朗在北京握手
沙特、伊朗因诸多因素导致几十年的政治对立。在中国的斡旋下,两国同意恢复外交关系。
英方提出允许英商到宁波、舟山和天津贸易等要求,清政府以“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加以拒绝。
尼克松回忆这次握手时说:“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1)、清政府的哪一外交政策导致中英“失之交臂”?该政策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2)、你如何理解中美的“世纪之握”让“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请另举两例这一时期中国的外交成就。(3)、联系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为何能促成沙伊两国“握手言和”。(4)、综合上述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概括 18 世纪末以来中国外交的主要变化特点。 -
17、下表是某同学撰写的演讲稿提纲。据此判断,该演讲稿的标题是( )
◆从“吃饱”到“吃好”;◆从小瓦房到大楼房 ;◆从样式单调到丰富多彩;
◆从绿皮火车到“复兴号”高铁列车;◆从“自行车王国”到“共享单车王国”。
A、海峡两岸的交往 B、航天事业的发展 C、新时代强军之路 D、社会生活的变迁 -
1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成果丰富。下列文化成果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A、《红岩》 B、《英雄儿女》 C、《东方红》 D、《平凡的世界》
-
19、这位科学家始终在农业科研第一线辛勤耕耘、不懈探索,为人类运用科技手段战胜饥饿,带来绿色的希望和金色的收获而努力,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这位科学家是( )A、屠呦呦 B、袁隆平 C、邓稼先 D、杨利伟
-
20、“两弹一星”的成功,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为此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有( )
①屠呦呦 ②邓稼先 ③钱学森 ④袁隆平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