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六单元 专题12 亚非拉的奋起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1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0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9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8 美国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7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6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5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4 经济大危机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3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同步练习
-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革命派的部分元老亲历了戊戌政变,他们对于君主立宪已彻底失望,接受了西方洗礼的新生知识分子也极为渴望民主。早期的民族资产阶级打破现实桎梏的呼声越来越高,他们希望通过提升自身的政治地位,从而为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创造条件。
——摘编自周德成《中国现代化的个案研究》
材料三:孙中山的早期三民主义学说在当时的中国是一种最进步的思想体系。尽管它存在许多弱点,但“民族”“民权”“民生”这三大问题的提出,帮助人们从千头万绪的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抓住了要点,给了当时的革命派以一种强有力的思想武器。
——摘编自金冲及《辛亥革命研究》
(1)、据材料一,指出辛亥革命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贡献。(2)、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辛亥革命取得上述成就的原因。(3)、综上谈谈,你获取了关于社会发展的什么认识。 -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面为陈天华《猛回头》内容摘录。俄罗斯,自北方,包我三面;英吉利,假通商,毒计中藏;法兰西,占广州,窥伺黔桂;德意志,胶州领,虎视东方……
材料二:“九十年以前,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爆发了一场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先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为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贡献了毕生精力。”
材料三: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凡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让与各国国家或各国个人种种之权利,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之……
——孙中山《对外宣言书》
材料四:皇帝……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辛亥革命后,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1)、根据材料一,概括辛亥革命前中国的社会状况。(2)、“先生”领导这场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辛亥革命的不足。这种不足说明了什么问题?(3)、根据材料四,辛亥革命为“新纪元”的到来创造了哪些条件? -
3、史学家把1916﹣1927年称为中华民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其依据是这一时期( )A、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B、南京伪国民政府的建立 C、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D、北洋军阀割据纷争不断
-
4、辛亥革命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其功绩在于结束帝制,传播民主,为后续革命积累经验。材料描述了辛亥革命的( )A、背景 B、经过 C、目的 D、影响
-
5、邹容的《革命军》由章炳麟作序,上海大同书局出版,被视为中国的“人权宣言”。先后翻印20余版,各地为之纸贵,销售量达110万册,为当时第一大畅销书。许多青年竞相传抄,偏远地区竟卖到10两银子一本。材料反映了当时社会( )A、倾向学习西方技术的运动出现 B、赞成君主专制的复辟之风盛行 C、拥护君主立宪的改革浪潮兴起 D、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思潮风起
-
6、“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其含义是辛亥革命( )A、根除了封建社会的传统陋习 B、促进了民主平等意识的觉醒 C、改变了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D、结束了中国落后的封建制度
-
7、1905年,《民报》第一期刊载四篇图画:世界第一之民族主义大伟人黄帝、世界第一之民权主义大家卢梭、世界第一之共和国建设者华盛顿、世界第一平等博爱大家墨翟。编者的主要意图是( )A、普及历史知识 B、重建文化自信 C、宣传革命思想 D、提高刊物销量
-
8、结束君主政治,在中国历史上便独开一个新纪元。潜伏在民间的民治精神却可以涌现,是“中国文明的世界化时代”。开创这一“新纪元”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
9、如表所示是某校小组社会实践活动计划。请问该社会实践活动要去的地方是( )
实践主题
辛亥革命时期的社会巨变研究
实践地点
楚望台遗址公园、首义碑林景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旧址
A、虎门 B、南京 C、武汉 D、上海 -
10、运动的领导者和参与者有着革命的决心,却提不出一个彻底的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当清朝的统治被推翻,许多人便以为革命已成功,失去了继续前进的动力。这里评论的“运动”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
11、辛亥革命之初,梁启超对革命充满担心和怀疑。而在1921年辛亥革命十周年之际,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唤醒了国民的自觉心,有了“自觉”便有了“自动”,有了“自动”便有了“自立”。梁启超对辛亥革命的态度转变体现了辛亥革命( )A、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 C、打破了旧的社会习俗 D、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
12、哈尔滨市中心有一条主干道路———中山路。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共有中山路187条,这些中山路大多位于各城市的中心,很多都命名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这些“中山路”都是为了纪念一位历史人物,下面选项中对这位历史人物评价正确的是( )A、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B、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C、为共和革命而牺牲者之第一人 D、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的先驱
-
13、孙中山在《民报》纪元节庆祝大会上演讲:“…惟尚有一层最要紧的话,就是凡革命的人,如果存有一些皇帝思想,就会弄到亡国。”这体现的主要思想是(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扶助农工
-
14、今年是孙中山逝世100周年,下面关于他的年谱中,空白处的内容应为( )A、指挥武昌起义 B、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C、发起二次革命 D、领导护国战争
-
15、20世纪初,随着一批新兴知识分子的产生,各种进步书籍报刊纷纷涌现(如图),他们宣传的主流思想应当是( )A、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B、维新变法的思想 C、马克思主义的思想 D、忠君爱国的思想
-
16、下面是某老师《辛亥革命讲义》内容的目录摘编,横线处最适合补充的内容是( )
第一节 觉醒——孙中山投身革命
第二节 前奏——革命志士的奋斗
第三节 高潮——武昌起义
第四节 余波——____
A、黄花岗起义的爆发 B、军阀间的混战割据 C、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为挽救共和而斗争 -
17、船,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通常为一种交通工具,但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船可能承载着一个故事,一段历史,甚至一个民族的兴衰荣辱。
材料一 图1英国军舰“皋华丽”号
材料二 图2“黄鹄”号。这是中国自行建造的第一艘木质蒸汽轮船,它见证了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材料三 1921年7月,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红色游船(图3)上,一个伟大的政党诞生了。
(1)、材料一中的英国军舰上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这个条约是什么?该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2)、这场近代化的开端是指什么事件?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有什么作用?(3)、材料三中这个伟大政党诞生有何意义?(4)、这些船见证了中华民族屈辱与抗争,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
18、在民族兴盛之时,青年学生是中华民族腾飞的希望;在国家危亡之际,青年学生担起了救国的重任。五四的火炬应当代代相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凝心聚力,不懈奋斗。阅读下列材料,探究相关问题。(1)、【弱国丢失外交】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9年1月召开的巴黎和会否定了中国代表提出的“取消二十一条”等正当要求,决定由日本接管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特权,消息传到国内,群情激愤。
结合材料一,你认为中国代表最难以接受的是巴黎和会的什么决定?在巴黎和会上,以战胜国身份与会的中国,为什么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
(2)、【青年奋起救国】材料二: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阅读材料回答,该运动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最能体现这场运动性质的口号是什么?
(3)、【各界公开支援】材料三:6月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相继罢工。
材料四: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及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从材料三看,上述历史事件在6月5日以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4)、根据材料四,分析五四运动取得的胜利。(5)、【追忆五四精神】材料五:2019年4月19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举行第十四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五四运动是我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五四精神是五四运动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今天,我们纪念五四运动、发扬五四精神,必须加强对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的研究,以引导广大青年在五四精神激励下,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100多年来,五四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谈谈你对五四精神的理解。
-
19、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矢志奋斗的崇高理想和美好憧憬。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材料一:鸿章尝往英、法提督兵船,见其大炮之精纯,子药之细巧,器械之鲜明,队伍之雄整,实非中国所能及。……深以大清国军器远逊于外洋为耻,且戒谕将士虚心忍辱,学得西人一二秘法,期有增益。……若驻上海久而不能资取洋人长技,咎悔多矣。
——蒋廷蔽《中国近代史》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时我国学习西方主要停留在什么层面?为此,洋务派做了哪些努力?举一例说明。
(2)、材料二:日本人的战争给中国的傲慢和自满以毁灭性的打击。这个大帝国在受轻视的、配备以现代战争武器的邻国面前显得十分无能。……19世纪后半叶,中国所经受的屈辱和灾难使传统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清王朝进行了痛苦的自我反省和重新组织。——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日本人的战争”指的是哪一次侵华战争?并指出维新派进行“自我反省和重新组织”而发起的运动是什么?
(3)、材料三:武昌城头枪声一响,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辛亥革命极大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探索了道路……——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武昌城头枪声一响”指的是什么事件?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是什么?
(4)、材料四:北大将当时中国思想最新、最开放的新型知识分子吸引而来,……这样一个生机勃勃的氛围与新文学前驱群体的形成,则更有利于新文学前驱在北大实践教育理想,推进思想解放。——文珍《新教育与新文学的相互推进》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位“新文学前驱”?新型知识分子在北大的教育实践有什么积极影响?
(5)、从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
20、我们一般将史料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下列史料可以作为研究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一手史料的是( )A、开国大典的影像资料 B、中共一大通过的党纲 C、电影《建党大业》 D、书籍《中国共产党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