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六单元 专题12 亚非拉的奋起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1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0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9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8 美国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7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6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5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4 经济大危机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3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同步练习
-
1、旗帜团结人民进行顽强斗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鸦片战争期间,英军在虎门战役后,继续滋扰中国沿海地区⋯⋯义愤填膺的三元里村民组成武装力量,他们高举旗帜(见上图),与英军斗争,取得了牛栏岗大捷,成为近代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华章。
——摘编自后晓荣主编《给孩子的博物文化课:文物里的近代往事》
材料二
上侧旗帜以红布为底,上挖镶拼制乳白色圆星(代表十八行省与光明)与黑色九角星组成特定图形,星分组两圈,每个角相融相连,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意为团结统一的象征。它作为辛亥革命的标志和见证,至今已逾百余载,愈发弥足珍贵。
——摘编自甘肃省博物馆题材展《博物馆之旅5 红色甘肃走向1949》
材料三
1927年南昌起义后,毛泽东曾以中共湖南省委名义致信中央,其中提出:“只有共产党的旗子才是人民的旗子。”⋯⋯侧旗帜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革命武装所使用的第一面红色旗帜,它见证了____的历史。
——摘编自饶道良《图说弄冈山》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三星旗出现的历史背景,并分析这面旗帜反映了三元里人民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2)、根据材料二,简析“辛亥革命十八星旗”的设计语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这面旗帜相关事件的历史意义。(3)、根据材料三,请结合所学知识将横线处空缺内容补充完整。(4)、上述三面旗帜具有怎样的共同历史价值? -
2、西柏坡是毛泽东同志和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享有“‘赶考’出发地”“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盛誉。这些盛誉意在说明党在此地 ( )A、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B、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 C、为争取抗战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D、确定了全国胜利后党的基本政策
-
3、如下是平津战役时期冀中地区流行的口号,这反映出( )
·民工:一切为了前方的需要,一切为了前方的胜利,多拉快跑,叫战士们吃饱吃好
·担架团:不怕露营扎营,不怕飞机大炮,不怕山高路远,不怕千里出征
A、广大人民群众踊跃支前 B、蒋介石反动统治不得人心 C、土地改革政策受到支持 D、人民抗日运动斗争的高潮 -
4、蒋介石认为,如果毛泽东不来重庆,就可以宣布共产党拒绝谈判。把战争责任加在共产党身上;如果毛泽东来了,则妄图诱逼共产党交出解放区和人民军队,也可借机部署内战。这揭示了( )A、国共第二次合作已初步形成 B、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 C、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本质 D、民主与团结成为了时代主题
-
5、国民党部分领导人认为中国“无论通都大镇,无论是荒村僻壤,必使人与地俱成灰烬”,已发出“再战必亡”的“亡国论”;有的还有鼓吹“速胜论”,幻想依赖外援迅速结束战争。为驳斥这两种观点( )A、国共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B、美、英、中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 C、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D、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
-
6、同学们围绕学习主题制作了如下的项目化学习成果汇报卡,由此可知,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 )
主题: ▲
1931年9月,中共中央发表决议:日本公开地以武装占领了满的民族觉醒。
《国耻纪念歌》歌词(节选)
东北土地全抛弃塘沽(停战)成协定……不怕长枪和大炮一齐往|前冲,驱逐日寇出东北我们享太平。
A、九一八事变惊华夏 B、百团大战展神威 C、一二•九运动鼓斗志 D、西安事变促合作 -
7、从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到历时一年的战略转移,数万红军踏过了万水千山。血火中走出的八万大军,穿越11个省份,走25000里,跋涉18座山脉、600里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24条河流,打过大小战役300多次。这体现了红军将士们具有 ( )A、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精神 B、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 C、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精神 D、独立自主、民主团结的精神
-
8、辛亥革命后的10多年,中国并没有实现期望中的民主共和。孙中山曾沉痛地说:“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社会各阶层对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憎恨更加强烈,渴望结束已经持续很久的军阀混战的黑暗局面,实现国家的独立和统一。这可用于研究北伐战争的 ( )A、历史背景 B、主要进程 C、战役特点 D、深远影响
-
9、阅读如下表格信息。据此可知,这些早期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 )
名称
主要事迹
上海共产主义小组
主要从事出版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活动,第一个中译本|《共产党宣言》即由其组织翻译和出版,还发行了《共产党》月刊作为机关刊物
北京共产主义小组
主要从事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工作,曾发行多种小册子和杂志进行宣传,还比较重视对工人的教育
广州共产主义小组
在《广东群报》上转载了大量上海《共产党》月刊上的介绍|苏俄的有关文章,在南方建立起了有效的宣传阵地
A、主要受到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 B、加强了知识分子与工人阶级的合作 C、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 D、让民众接受了一次民主科学的洗礼 -
10、 1919年5月,上海《民国日报》发表报道:“京中各校学生,因山东问题失败,昨晚集众游行街市,为有秩序之国民示威运动”“曹宅焚毁”。这一报道出现主要由于 (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B、八国联军侵华占领北京 C、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 D、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
11、如下示意图元旦日变化的原因是 ( )A、武昌起义胜利 B、清帝下诏退位 C、戊戌变法推行 D、中华民国建立
-
12、对如下:油画反映的史实理解正确的是 ( )
简介:作品运用写实手法,搭给了起义军战士攻入两广总督衙门的场景。运用光影变化凸显举枪冲锋、中弹倒下的起义军战士。
A、是同盟会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B、是辛亥革命胜利后所取得的重要成果 C、体现了革命党人英勇无畏的精神 D、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
13、下表是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方式及相关史实。这可以用来说明 ( )
方式
相关史实
设立银行
西方列强在中国设立银行,如俄国设立的华俄道胜银行,法国设立的东方汇理银行
开设工厂
1895——1913年,外国在华设立了136个工厂,是甲午中日战争前半个世纪的6倍
掠夺路矿利权
西方列强夺取了中国主要铁路干线的修筑权,攫取沿路|地区的开矿权等许多经济、政治特权
A、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初步探索 B、近代民族资本家的实业救国浪潮 C、洋务运动求强求富的目标破产 D、列强通过多种方式对华经济侵略 -
14、洋务派官僚张树声曾道:“西人立国⋯⋯驯至富强,亦具有体用。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厥步趋,常不相及。”其意在说明洋务运动( )A、学习西方技术推动近代化 B、学习内容存在局限性 C、受到了地方官员大力支持 D、注重培养实用型人才
-
15、如下示意图是天津紫竹林的地名沿革历程。与图中“⋯⋯”处相符的历史事件是 ( )
索竹林,位于天津城东南方向海河西岸,原为蒙竹林寺,建于康熙初年→道光时为紫竹林村→⋯⋯期间,附近一带被划定为英祖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位于天津市人民图书馆附近,今市文化局一带。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太平天国运动 D、甲午中日战争 -
16、该条约的签订,不仅打破了清朝闭关锁国政策,也使清王朝的外强中干和腐朽没落暴露在世界列强面前,中国从此成为列强垂涎争抢的肥青(指“肉”)。该条约是 ( )A、《虎门条约》 B、《南京条约》 C、《望厦条约》 D、《黄埔条约》
-
17、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旷日持久、牺牲巨大。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人民抗日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事件
1931年
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
1935年
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中共中央召开瓦窑堡会议
1936年
西安事变
1937年
七七事变、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
1938年
台儿庄大捷、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武汉会战
1940年
百团大战开始
1941年
国民政府发布文告,正式对日宣战
1945年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整理自齐福霖《中国抗日战争大事记》
(1)、请从大事年表中找出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2)、(中考新考法·选择观点论述)请从下列两个观点中任选一个(用序号表示),并从大事年表中选择相互关联的史事,对所选观点加以论述或说明。(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规范)观点: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②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我选择的观点: ▲
选择史事: ▲
论述或说明: ▲
-
18、某校准备开展以“红心永向学生同唱献华章”为主题的师生同唱红歌活动。如下是八年级(1)班同学挑选的部分由目,请你同他们一起重温那段峥嵘岁月。
第一乐章 井冈山———曙光初现
《井冈山上太阳红》(节选)
井冈山上哨哨哨哨咳,太阳红啰嗦,太阳就是毛泽东啰……太阳红啰嗦,毛主席亲手播火种啰。烈火烧毁旧世界呢,战歌迎来东方红。
《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节选)
穿草鞋那个背土枪哟咳啰咳,反“围剿”那个斗志旺啰咳啰咳,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啰咳啰咳,咳!天天打胜仗,打胜仗咳啰咳。(注:八七会议上,毛泽东当选为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候朴委员)
第二乐章 长征————艰辛征程
《战斗鼓动曲》
红色的战士呱呱叫,万里长征不辞劳,艰苦来奋斗,吁哪哎嘟哎嘟吁,艰苦来奋斗。天险的金沙江,大渡河,雪山草地離食夕,一齐战胜了。
《过雪山草地》(节选)
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故断校。红军都是钢铁汉,干锤百炼不怕难。……风雨優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第三乐章 抗日————众志成城
《卢沟桥歌》(节选)
卢沟桥!卢沟桥!
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屋挠------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
《在太行山上》(节选)
红日照遍了东方,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看吧!千山万壑,铜墙铁壁!……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
(注:这首歌于1938年7月为抗日军民而作)
(1)、如上是第一组同学围绕“工农革命兴起”所搜集到的歌曲。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两首歌曲的创作背景,并分析歌词内容体现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状况。(2)、第二组同学围绕红军长征途中的史实搜集了如上歌曲。请你分析这两首歌曲体现出怎样的精神品质。(3)、第三组同学围绕抗日战争中的史实搜集了如上歌曲。上述两首歌曲传唱出怎样的人民心声?请你据此为他们增添一首抗日 -
19、革命思想引导伟大革命事业。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方列强的冲击下,部分先进中国人吸收了西方近代民族理论,形成了近代民族观念和民族主义思想。在民族主义的阐述中,最其代表性的是孙中山提出的民族主义,把它作为进行反清斗争的一个重要纲领,并在其指导下发动辛亥革命。
——摘编自史革新《略议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四次觉醒》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在考察了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土地革命思想。在边界地区,60%以上的土地掌握在地主手里,40%以下在农民手里。只有土地革命才能扣除封建势力,解放被压迫的广大农民,巩固无产阶级的阶级基础,开创和巩固革命根据地。在土地革命的基础上发展农业经济,提高生产力,为取得革命战争胜利做好物质准备。
———摘编自张雷声、董正平主编《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想”产生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是如何践行这一思想的。(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选择“土地革命”道路的必然性。(3)、综合上述材料,请你简析上述革命理论的提出有何共同历史意义。 -
20、下图是历史小组搜集的“渡江船工光荣证”照片,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 )A、基本消灭国民党主力 B、揭开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 C、解放了长江以北地区 D、加速国民党反动统治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