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化石和旧石器时代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一处处考古发现,揭开人类演进的谜团;一个个文物化石,书写古老文化的传奇。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探究活动。
【填图片————探人类之源】
【看遗物————寻北京人踪迹】
(1)、观察上图,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之一(距今约170万年)发现于图中的(填写字母),地处流域。(2)、观察上图,我国古人类在分布上有什么特点?(3)、从上图中你能推出什么结论?你认为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依据是什么?(4)、新考向开放性试题通过探究我们可以知道,了解历史的途径有很多,请你举出两例。 -
2、北京人遗址中发掘出动物的碎骨,考古学家发现骨头上有人工打击的痕迹,因此认为北京人会制作骨器;也有考古学家认为这些碎骨是北京人为食用动物而打碎,不能说明北京人会制作骨器。这表明 ( )A、考古学家的观点完全没有依据 B、北京人已会使用火并保存火种 C、考古学家对考古发现有不同的解释 D、研究古人类生活要依据文献史料
-
3、比较“古猿头像”“北京人头部复原像”“现代人头像”图片可知,北京人( )A、仍然保留猿类特征 B、能够使用磨制石器 C、完全具备现代人特征 D、开始了原始农耕生活
-
4、下表展示了我国部分古人类遗址。据表中内容可知,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 )
古人类遗址
元谋人
山顶洞人
蓝田人
和县人
长阳人
马如人
金牛山人
所在省份
云南
北京
陕西
安徽
湖北
广东
辽宁
A、同步性 B、多元性 C、竞争性 D、领先性 -
5、由下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之一 B、北京人遗址和山顶洞人遗址都位于沿海地区 C、我国境内的古人类遗址主要分布在大河流域 D、图中所示的古人类基本都生活在新石器时代
-
6、如下表所示,该资料可用来说明 ( )
地点
云南元谋县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上
出土文物
炭屑、烧骨化石
头盖骨、牙齿化石
史料实证价值
元谋人知道使用火
北京人前额低平、眉骨粗大……
A、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证据 B、元谋人和北京人都会保存火种 C、元谋人和北京人生活方式一样 D、中国是原始人类的最早发源地 -
7、以下是北京人和猿的肢骨比较图。猿的大腿骨与上臂骨的长度相同,而北京人的大腿骨明显长于上臂骨,由此推测( )A、北京人依然保留猿的特征 B、直立行走促进了人类进化 C、火的使用影响智力的发育 D、北京人脑容量比现代人小
-
8、某班开展了一次主题为“古人类”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即通过已知的遗存研究古人类的生产活动。下列探究中有一处错误,其出现在( )A、A B、B C、C D、D
-
9、迄今为止,在我国多个地区都发现了古人类化石及其活动遗迹、遗物。数十万年前,古人类就在不同地区生存、发展。据此可知 ( )A、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多样性 B、古代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C、我国早期人类结成群体生活 D、古代先民交流交融程度较高
-
10、 人类社会的进步不仅是物质财富的积累,更是精神文明的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世纪是科学技术大发展的世纪,近代科学在天文学、地质学、物理学、数学、生物学、化学等领域都取得了巨大进步。在科学进步的推动下,欧洲社会发生了新的变化。19世纪晚期,欧洲基础设施建设蓬勃发展,公路和铁路网迅速发展,供水和污水系统为满足现代城镇的需要进行了重建;各大主要城市也引入了电气铁路和地铁系统……一些普通工人的家庭出现了此前闻所未闻的商品,比如机器制造的衣服和鞋子、煤气灯或电灯等。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
材料二:1919年,梁启超一行抱着“决心做一名学生”的心态来到欧洲,但他在1920年离开时却十分失望。欧洲对个人主义的强调和各国在战争中撕裂自己的场面,促使梁启超等人对欧洲的认识发生了新的变化。梁启超认为,欧洲人“好像沙漠中失路的旅人……做了一场科学万能的大梦,到如今却叫起科学破产来”“《凡尔赛和约》绝非公平……中国现在必须努力拯救自己”。梁启超等人大声呼吁“我们不要重蹈西方的错误,而是要在自己的古老思想中找到力量”。
——摘编自徐国琦《亚洲与一战:一部共有的历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学进步对19世纪晚期欧洲社会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梁启超1920年离开欧洲时失望的原因。(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今天的我们可以从哪些中国“古老思想”中汲取力量,举出一例并说明理由。 -
11、 在近代广州的历史上,青年以他们的智慧、勇气和担当,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部分青年在近代广州的主要活动
人物
主要活动
陈启源
1872年,时年38岁,设立继昌隆缫丝厂。工厂以蒸汽机为主要动力来源,产品行销国内外
康有为
1891年,时年33岁,创办万木草堂
孙中山
1895年,时年29岁,创办兴中会分会
杨匏安
1919年,时年25岁,接连发表文章,热情赞颂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的伟大贡献
杨仙逸
1923年,时年32岁,受广州政府委托,筹办广东飞机制造厂
周恩来
1924年,时年27岁,到黄埔军校担任政治部主任
——据张苹、张磊《广州史话》等整理
(1)、写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标志性事件和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2)、选择材料中至少两则相互关联的人物活动,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
12、 认识历史事物应将其置于历史发展的各种联系之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整理
材料二:科举制发展大事记(部分)
977年,宋大量增加进士及诸科录取名额。
988年,辽“诏开贡举”,科举渐成定制。
992年,宋开始在殿试中实行“糊名”制度。
1015年,宋始设誊录院,考生考卷须经专人抄录后再送考官评阅,以防止作弊。
1075年,越南李朝首次实行科举取士。
1123年,金开始通过科举取士。
——据白寿彝《中国通史》等整理
材料三:欧美国家仿效中国科举建立起现代文官制度,有效遏制了任人唯亲现象,极大提高了行政效率,这一改革为欧美国家的政治制度开创了全新的局面。美国著名汉学家顾立雅更是认为科举制的重要性超过物质领域的四大发明,是“中国对世界的最大贡献”。
——摘自姜钢等《为了教育的考试》
(1)、材料一是围绕某一主题制作的时间轴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推断该时间轴的主题。(2)、概括材料二所示历史时期科举制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3)、有学者认为科举制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
13、2021年,中国向世界贸易组织提起诉讼,指控澳大利亚对中国生产的部分产品加征关税等措施不合理。2024年,世界贸易组织裁决澳大利亚加征关税等措施违反了世贸规则。这表明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职能是( )A、保障世界和平与安全 B、维护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C、保护全球的生态平衡 D、解决成员国间贸易争端
-
14、 毛泽东在1960年曾经对英国的蒙哥马利元帅说,“现在的局势我看不是热战破裂,也不是和平共处,而是第三种……”毛泽东所说的“第三种”局势在军事上的表现是( )A、萨拉热窝事件爆发 B、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C、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D、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
15、 有同学在学习历史时,与AI(人工智能)进行了以下对话。AI提供的信息是,1929年经济大危机( )
·学生:你能给我讲讲“1929年经济大危机”是怎么回事吗?
·AI:当然可以。在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企业生产的东西很多,利润也高,但工人的工资增长却很慢,这就导致了生产过剩。而且,很多人把钱投到股票市场,造成股价飞涨,形成了全国性的股票投机。
A、发生的原因 B、开始的标志 C、蔓延的过程 D、带来的影响 -
16、 能串联以下史事的历史发展线索是( )
“光荣革命” 《独立宣言》 《拿破仑法典》
《宅地法》 “殖产兴业”
A、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B、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C、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扩展 D、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
17、18世纪,荷兰毁掉了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的水田,将其转为收益更高的砂糖生产地;19世纪,荷兰又在爪哇岛推行强制性栽培制度,大规模经营甘蔗种植园与咖啡种植园。荷兰的这些举动( )A、有利于爪哇岛摆脱经济剥削 B、加深了对爪哇岛的殖民掠夺 C、推动了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 D、促进了欧洲的庄园经济发展
-
18、 中世纪是欧洲重要历史时期,将欧洲带入中世纪的是( )A、苏美尔人 B、印第安人 C、日耳曼人 D、斯巴达人
-
19、 古埃及许多法老都在神庙等大型纪念物上刻铭记功,戏剧化地夸张其个人才能和功绩。法老这一做法旨在( )A、强化王权 B、发展经济 C、完善法律 D、传承文字
-
20、2018年至2023年,中国开展绿色发展领域援助项目达184个(不含人力资源开发合作项目),惠及各大洲75个国家;截至2023年底,中国援外医疗队足迹遍布亚非拉76个国家和地区,诊治患者3亿多人次。据此可知,中国( )A、解决了世界性饥饿问题 B、打破了帝国主义国家封锁 C、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 D、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