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在办理洋务的过程中,洋务派向欧美派遣留学生,同时兴办各类专业技术学校,包括外语学校3所、军事学校9所、技术学校16所。这表明洋务派(  )
    A、注重人才培养 B、引领中国走向近代化 C、重视科技创新 D、旨在维护清朝的统治
  • 2、下图为太平天国运动的两个纲领性文件。其共同之处是二者都(  )

    A、推动了太平天国运动的成功 B、体现了农民的革命诉求 C、探索了近代救亡图存的路径 D、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 3、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资料。从图中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

    A、地主阶级的探索 B、维新派挽救危亡的努力 C、农民阶级的抗争 D、列强侵略中国进军路线
  • 4、以下为晚清洋纱进口价格(按包计)数据柱状图,这一现象(  )

    A、说明外国商品竞争力弱 B、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C、表明列强放松经济侵略 D、导致国家经济负担加重
  • 5、《伦敦新闻画报》是19世纪中期英国的重要新闻期刊,以刊载照片绘画为主,直观反应当时的重大事件。如图数据峰值的出现反映出中英(  )

    A、矛盾加剧 B、贸易发展 C、科技交流 D、文化交流
  • 6、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描述鸦片战争后的社会情景: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材料旨在说明(  )
    A、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破坏了中国关税自主权 C、丰富了市场商品种类 D、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 7、某历史学习小组整理中国近代史时发现如右漫画,图名为《烟之牢笼》,图片中的人物上方分别写了四个字:官、绅、士、庶。该漫画作为例证可用于说明(  )

    A、封建剥削的沉重 B、农民反抗的必然性 C、晚清阶级的固化 D、虎门销烟的必要性
  • 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1                                图2                       

    材料二   天子适(到)诸侯(的属地),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朝见)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朝见)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讨伐)之。

    材料三   王(东周初年第二代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朝觐)。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抵御)之……(周)王卒(军队)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王(周王)中肩。

    (1)、根据图1,指出西周分封制的分封原则。观察图2,指出西周社会结构的等级次序。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分封制在西周时期所起的作用。
    (3)、根据材料二、三,指出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
  •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

    材料二: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

    ——《史记•五帝本纪》

    材料三: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中国史前的尧、舜、禹曾活动在山西晋南一带,至今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仍留有许多尧、舜、禹的传说和名胜古迹。

                 

     A.历山的舜王坪                 B.芮城的大禹渡               C.临汾的尧庙 

    (1)、材料一后人对孙中山眼中的“神州轩辕”有何尊称?依据材料一,指出“神州轩辕”的主要功绩。
    (2)、材料二中尧权授舜,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该制度叫什么?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才能被推举为部落联盟的首领?该制度对我国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什么借鉴意义? 
    (3)、请你列出大禹的两项主要功绩,你认为他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品质有哪些? 
  • 10、“分封制在封土授民的同时,也把周王朝自己及其从商王朝接受过来的先进的器物,官僚体制,典章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带到了分封制度所及之地。”材料表明分封制(  )
    A、稳定政局,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 B、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秩序,巩固了统治 C、促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扩大西周疆域 D、扩大周的统治范围,推动中原文明的扩展
  • 11、下图为浙江杭州严家桥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距今约4000年的双钱结藤编残件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  )

    A、体现了早期国家已经形成 B、体现了劳动技能与艺术审美的结合 C、体现了社会阶级分化明显 D、体现了良渚文化手工业已十分发达
  • 12、下列三幅图片中的文物共同反映了(  )

    贾湖遗址出土的碳化稻粒

    河姆渡出土的骨耜

    穿有鼻环的战国牛尊

    A、原始农业的产生 B、生产工具的进步 C、古代农耕的发展 D、耕作技术的提高
  • 13、考古发现是研究史前时期历史的主要途径之一。下列考古发现的遗迹、遗址、实物等适合研究中国远古人类生产生活状况的是(  )
    A、 B、 C、 D、
  •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革命派的部分元老亲历了戊戌政变,他们对于君主立宪已彻底失望,接受了西方洗礼的新生知识分子也极为渴望民主。早期的民族资产阶级打破现实桎梏的呼声越来越高,他们希望通过提升自身的政治地位,从而为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创造条件。

    ——摘编自周德成《中国现代化的个案研究》

    材料三:孙中山的早期三民主义学说在当时的中国是一种最进步的思想体系。尽管它存在许多弱点,但“民族”“民权”“民生”这三大问题的提出,帮助人们从千头万绪的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抓住了要点,给了当时的革命派以一种强有力的思想武器。

    ——摘编自金冲及《辛亥革命研究》

    (1)、据材料一,指出辛亥革命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贡献。
    (2)、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辛亥革命取得上述成就的原因。
    (3)、综上谈谈,你获取了关于社会发展的什么认识。
  •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面为陈天华《猛回头》内容摘录。俄罗斯,自北方,包我三面;英吉利,假通商,毒计中藏;法兰西,占广州,窥伺黔桂;德意志,胶州领,虎视东方……

    材料二:“九十年以前,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爆发了一场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先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为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贡献了毕生精力。”

    材料三: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凡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让与各国国家或各国个人种种之权利,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之……

    ——孙中山《对外宣言书》

    材料四:皇帝……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辛亥革命后,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1)、根据材料一,概括辛亥革命前中国的社会状况。
    (2)、“先生”领导这场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辛亥革命的不足。这种不足说明了什么问题?
    (3)、根据材料四,辛亥革命为“新纪元”的到来创造了哪些条件?
  • 16、史学家把1916﹣1927年称为中华民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其依据是这一时期(  )
    A、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B、南京伪国民政府的建立 C、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D、北洋军阀割据纷争不断
  • 17、辛亥革命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其功绩在于结束帝制,传播民主,为后续革命积累经验。材料描述了辛亥革命的(  )
    A、背景 B、经过 C、目的 D、影响
  • 18、邹容的《革命军》由章炳麟作序,上海大同书局出版,被视为中国的“人权宣言”。先后翻印20余版,各地为之纸贵,销售量达110万册,为当时第一大畅销书。许多青年竞相传抄,偏远地区竟卖到10两银子一本。材料反映了当时社会(  )
    A、倾向学习西方技术的运动出现 B、赞成君主专制的复辟之风盛行 C、拥护君主立宪的改革浪潮兴起 D、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思潮风起
  • 19、“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其含义是辛亥革命(  )
    A、根除了封建社会的传统陋习 B、促进了民主平等意识的觉醒 C、改变了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D、结束了中国落后的封建制度
  • 20、1905年,《民报》第一期刊载四篇图画:世界第一之民族主义大伟人黄帝、世界第一之民权主义大家卢梭、世界第一之共和国建设者华盛顿、世界第一平等博爱大家墨翟。编者的主要意图是(  )
    A、普及历史知识 B、重建文化自信 C、宣传革命思想 D、提高刊物销量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