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唐朝时,一些妇女受过文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唐代女性流行着男装,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方面多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上述这段话说明了唐朝时期(   )
    A、民族交往与交融 B、文学艺术的丰富 C、社会风气的开放 D、妇女地位的提高
  • 2、能够为“自古以来,台湾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提供依据的史实为(   )
    A、北庭都元帅府等机构的设立 B、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的设立 C、澎湖巡检司的设置 D、四等人制的实施
  • 3、下列历史事件与隋炀帝杨广有关的是(   )

    ①建立隋朝  ②设置进士科  ③下令开凿大运河  ④灭掉陈朝,实现统一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
  • 4、1115年阿骨打建立大金政权,其民族是(   )
    A、党项族 B、契丹族 C、女真族 D、蒙古族
  • 5、唐朝出现的曲辕犁和筒车这两种新型工具,它们运用于(    )
    A、农业 B、工业 C、商业 D、交通
  • 6、《全球通史》中写道:“这是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中国完全由游牧民族统治…”这里的“游牧民族”指哪一民族( )
    A、满族 B、氏族 C、鲜卑族 D、蒙古族
  • 7、以下是小明同学制作的“元朝统一”表格。其中有一处错误是(   )
    A、1260年忽必烈继承蒙古汗位 B、1271改国号为元,建立元朝 C、1276年改国号为元,建立元朝元攻破临安,北宋灭亡 D、1279年消灭南宋残部,统一全国
  • 8、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经济发展趋势图

    ——根据傅筑夫《中国经济史论丛》整理

    材料二 古代君臣对话录

    魏征劝诫唐太宗

    武则天建言十二事

    姚崇劝诫唐玄宗

    魏征以“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主旨,劝谏唐太宗总结隋朝得失,虚心纳下,赏罚公正;用人时要知人善任,简能择善。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宽刑慎罚,勤俭戒奢,慎终如始。

    674年武则天向唐高宗建言,提出十二条建议: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免除长安百姓的赋税徭役。停止不必要的军事行动。禁止宫廷作坊制作过于华而不实的器物。减少各种工程营造。拓宽臣民向上进言的途径。杜绝进谗言、搬弄是非的风气。解决才能者仕途停滞的问题。

    劝诫玄宗以后施政先行仁。几十年以内不追求开疆拓土。不让宦官参与政事。皇亲国戚不要担任重要官职。请求以后大臣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不要收任何额外的献贡。不要造这些没用的宫殿和寺观。陛下以礼对待大臣。广开言路虚心纳谏。

    ——根据【后晋】刘胊《旧唐书》【北宋】宋祁《新唐书》整理

    材料三:唐人善于融合西北少数民族和天竺、波斯学外来文化,这在妇女服装上有明显的反映。女装富有时装性,往往由争奇的宫廷妇女服装发展到民间,被纷纷效仿……从宫廷传开的“半臂”,领口宽大,袖长及肘,身长及腰……

    ——摘编自沈从文王㐨《中国服装史》

    材料四:唐朝部分年代的人口统计表

    年份

    726年

    742年

    755年

    760年

    821年

    总人口数(约)

    4142万

    4531万

    5292 万

    1699 万

    1576万

    ——根据葛剑雄主编《中国人口史》按理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出现在哪一历史时期。
    (2)、根据材料二,总结唐朝政治清明的主要原因。
    (3)、材料三中描述的唐朝人服饰,说明唐朝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 
    (4)、材料四中755-760年唐朝的人口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导致这一趋势出现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造成了怎样的严重后果。
    (5)、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国家兴盛需要具备的条件。
  • 9、文明在交流中互鉴,世界在深化开放中走向繁荣。七(1 )班同学以“隋唐的中外交流”为主题。开展了探究性学习,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分。
    (1)、(一)探究准备

    分类标准

    向西交流

    向东交流

    涵盖内容

      

    ①鉴真东渡        ②与新罗交往        ③玄奘西行        ④与罗马和大食交往

    为更好的进行探究学习,同学们通过课本、互联网等方式收集到相关知识点。请你为他们做一下简单分类。(只填序号)

    (2)、(二)探究方法

    1.绘制时间轴

    玄奘出生于隋末唐初,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高僧大德。当时佛教在中原地区广泛传播的前提下,他发现佛教经典存在翻译不精准、内容有歧义等问题,为了求得真经,以解佛法疑惑,玄奘决心西行天竺求法。贞观三年(629年),玄奘启程西行至凉州,受到凉州都督禁止,终在僧人帮助下秘密离开。同年, 在瓜州,先是得到胡人石磐陀帮助,后因胡人中途退缩,还曾一度想杀害玄奘,所幸玄奘最终成功摆脱困境,玄奘独自踏上西行路。于当年抵达高昌,为高昌王讲法,与高昌王结拜后继续西行。第二年,玄奘穿越凌山,历经艰难才翻越山脉。贞观五年(631年)抵达印度,开始潜心学习佛法。贞观十七年(643年),戒日王为玄奘在曲女城组织辩经大会,以精法的佛法辩论技艺折服众人,声名远扬。贞观十九年(645年),玄奘结束17年西行求法,从印度启程回到长安。归国后的玄奘受到唐朝皇帝高度重视,从贞观十九年(645 年)开始译经传播佛法,至麟德元年(664年)圆寂,在这20年时间里,玄奘致力于佛经翻译工作,累计译出经纶75部,共计1335卷。玄奘西行促进了中印文化交流,推动了佛放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传播,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高僧、伟大的翻译家、卓越的旅行家和文化交流使者。

    ——根据钱文忠《玄奘西游记》整理

    请你根据上述材料,为玄奘西行绘制时间轴。

    (3)、2.研读史料

    他是扬州大明寺的高僧,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东渡日本,前5次都因种种原因没有成功,辛劳过度而双目失明。但他仍矢志不渝,继续进行第6次东渡,终于在754年抵达日本。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这位高僧是谁。他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哪些贡献。

    (4)、⒊图文互佐
    唐朝时,中外文化交流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其强立的国力和灿烂的文化吸引着周边各国,成为他们竞相学习的对象。……唐朝时,陆上、 海上丝绸之路畅通,往来于丝路上的人们不再仅仅是商人,还有各国使者、留学生和寻求信仰理念的学者等,……唐朝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开放时代”,它以博大胸怀接纳外来文化,也以积极态度给出中华先进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写下光辉一页。
    ——摘编自卜宪群《中国通史(第3卷)•隋唐五代两宋》

    根据上述图片和材料,概括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盛况空前的原因。
  • 10、 中国地域广泛,民族众多,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融合。老师制作相关学习任务单,请你完成相关任务学习。
    (1)、任务一:图示历史建框架

    右边是两宋时期政权并立示意图。

    请写出任务一中的①②③分别代表的政权。

    (2)、任务二:大事年表理关系

    时期

    民族关系

    辽太宗时

    占领燕云十六州,辽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

    宋真宗时

    辽军大举攻宋,威胁都城开封,寇准力劝真宗亲征,宋军士气大振,击退辽军。之后宋辽议和,双方订立盟约。此后很长时间内,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

    元昊称帝后

    多次率军攻打北宋,宋朝被动挨打、节节败送,后来北宋与西夏进行和谈,订立和约,并在边界开设贸易场所。

    根据任务二表格,概括古代民族间交往交流的主要方式。(任答两点即可)

    (3)、任务三:读懂史料拼史实

    在很多方面,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令人激动的年代。后来的世世代代历史学家批评它,是因为它未能顶住异族入侵,而终于被他们痛恨的蒙古人打垮。但宋朝却从960年存在到1279年,长于三百年的平均朝代寿命……宋朝完全称得上是当时世界最大、生产力最高和最发达的国家。

    ——【美】罗兹·墨菲《亚洲史》

    根据任务三的史料,简述“未能顶住异族入侵,而终于被他们痛恨的蒙古人打垮”所指的历史事件。

    (4)、通过以上任务学习,谈谈今天我国应如何巩固与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
  • 11、【首设治台】元朝时期在东南设置        ,加强对台湾的管理,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
  • 12、【诗仙豪放】盛唐时期的有“诗仙”的美誉,他的诗极具浓郁的浪漫情怀,抒发了昂扬进取的时代景盛。
  • 13、【和亲睦邻】唐太宗时期,同意嫁给松赞干布,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唐蕃的友好关系。
  • 14、【选贤任能】隋炀帝时期,设置科,标志着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创立。加强了朝廷在选官用人上的权力,是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重大改革。
  • 15、【贯通南北】隋朝从公元605年陆续开凿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以 为中心,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 16、被西北各少数民族首领尊称为“天可汗”的是 (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 17、盛唐是科技文化大放异彩的时代,以下能证明这一结论的分(   )

    ①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②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③火药的发明        ④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18、下图是清代御制《耕织图》(部分),图中曲辕犁最早出现于 (   )

    A、东周 B、唐代 C、北宋 D、清朝
  • 19、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将其视为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元朝时再次出现了民族交融的高潮,下列史实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是(   )
    A、文成公主入藏 B、澶渊之盟的订立 C、回族的形成 D、元杂剧的兴盛
  • 20、《元史・地理志》“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由此可知,元朝(   )
    A、经济强盛 B、商业繁荣 C、疆域辽阔 D、交通便利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