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别

    法案名称

    国别

    法案名称

    罗马共和国

    《十二铜表法》

    美国

    1787年宪法

    东罗马帝国

    《查士丁尼法典》

    法国

    1791年宪法

    英国

    《权利法案》

    《拿破仑法典》

    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述材料中选择世界古代史和世界近代史各一例具体史实,以“法治是国家发展的保障”为观点进行论述。(要求:150字左右,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成文)

  •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的工业革命开始于棉纺织业中的某个生产环节的机械化。机械化的“传染性”扩张首先遍及整个英国的棉纺织领域。当几乎所有的生产环节都实现不同程度的机械化,当越来越多的机器设备需要安置的时候,旧有的农舍或者手工工场就显得太小。 起初人们修理和扩充废弃不用的谷仓,到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只得建起新的集中劳动场所,于是这里汇集了大量的工人系统地使用机器生产。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二编,工业文明的兴盛)》

    材料二  1861年到1865年的美国内战,踢开了奴隶制这个阻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绊脚石,从此美国进入了全面崛起的重要历史阶段。……这一时期(1861年至1914年)的美国, 还出现了科学技术革命的高潮,这股科技革命浪潮使世界科技中心逐渐从欧洲转移 到美国。科技促进了经济发展,到1894年,美国取代英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

    ——摘编自《世界历史》 

    材料三  纵观历史,诸如造船业等技术的进步为消除地区和民族之间的界线提供了方法,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今天,几乎是瞬时的电子通信消解了时间和空间。在无线也、电视、 传真机和网络计算机的交流中,一个地球村出现了,往昔的社会、经济和政治上的隔离消失了。

    —— 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第五版)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列举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领域”而出现的一例发明,指出 “汇集了大量的工人系统地使用机器生产”的生产组织形式。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美国取代英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的两点原因。
    (3)、根据材料三回答,促进文化传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经济上的隔离消失”反映了怎样的发展趋势?
  •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总而言之,这场败仗无可否认地证明了自强运动的失败……这种外交、军事与技术上的有限现代化努力,缺乏相应的体制与思想变革,无法振兴国家,并使之成为一个现 代政权……这场战败标志了清王朝的即将灭亡,并且引发了帝国主义的加紧扩张及国内政治运动的兴起。

    —— 徐中为《中国近代史  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  “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是以实现政治制度的现代变革为目的,因而与戊戌变法有片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 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 

    材料三  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现代化(近代化)模式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模式的转换启动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努力探索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道路,逐步找到了中国现代化的方案,这种方案考虑了中国国情,是一种内生性现代化方案。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基础、思想演进与实践逻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场败仗”后清政府签订哪一不平等条约。帝国主义是怎样加紧对中国进行扩张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学界“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的理由。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标志是什么?指出与近代中国相比,新中国现代化有什么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实现现代化的前提是什么。
  •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郭家庄发掘160号商代墓,出土青铜礼器40件……器表均有精美的纹饰和族徽文字,还有28件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220件青铜兵器和900多枚铜镞…… 墓主人可能 是地位较高的武将

    ——《新中国考古五十年》

    材料二(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族入主给中国北方带来了 “胡化”局面,从族群结构上说 是如此,从文化和制度而言也是如此不过在建立政权后,尤其在吸收了汉族士大夫 之后,异族政权又在努力学习汉制和汉文化,自身又在“汉化”……到孝文帝时就孕 育出了一个汉化改制的高潮。……胡化与汉化的交织,就是不同民族的制度文化碰撞、冲突和融合的过程。

    ——摘编自阎步克《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

     材料三两宋时期 , 若干少数民族政权与汉朝中央王朝长期并立。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关系的历史进程是在和战交错的复杂场景中曲折发展。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 各少数民族政权在建立之初,都主动接受中原封建文化,仿效中原实行汉制,加快了本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改编自《中国历史战争之两宋烽烟》 

    (1)、根据材料一,从商代墓的出土文物中可以归纳出当时的哪些历史信息?
    (2)、材料二中的“汉化改制的高潮”具体指哪一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二指出这一时期“胡化与 汉化”带来的历史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用一例史实对材料三画线部分进行说明,你如何看待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和”?
  • 5、欧盟委员会公布的《绿皮书》指出 :“1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额占其贸易总额的60%时,使用统一 段币就十分必要。”据此推断,欧元的产生(   )
    A、取代了美元的国际地位 B、象征着欧洲实现完全的统一 C、标志着欧洲联盟的诞生 D、适应了欧盟经济发展的需要
  • 6、“由政府调节工业生产中的问题,各个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规章确定各企业 的生产规模、产品价格、错售市场的分配……凡是接受法规的企业,一律发给,…蓝鹰标志。” 这表明,罗斯福新政(   )
    A、旨在恢复金融秩序 B、通过干预恢复工业生产发展 C、保障了工人的权利 D、消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矛盾
  • 7、历史课堂上,老师在讲授《近代科学与文化》时使用了右图,他应是在介绍(   )

    A、牛顿探索客观世界 B、达尔文打破“神创论” C、梵高向往美好生活 D、托尔斯泰抨击沙皇专制
  • 8、列宁曾说,在摧毁旧的国家机器的道路上,巴黎公社 “走了具有全世界历史意义的第一步”,对 “第一步”的理解正确的是,巴黎公社(   )
    A、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B、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 C、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D、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
  • 9、14世纪晚期,意大利的一些新学校强调古典文学学习和体育锻炼并重,教育学生健康、快乐地生活,发展自身潜能。这是因为(   )
    A、手工工场的出现 B、新航路的开辟 C、文艺复兴的兴起 D、工业化的发展
  • 10、雅典在繁荣时期,有两万多常住外来移民,他们为雅典人提供许多税收,但却不能享有任何公 民权,不能拥有土地。即使外邦移民已变为巨富,成为大努力主,他们仍要依附于某个公民保 护人。这表明雅典民主制度(   )
    A、有效限制了奴隶主的权力 B、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C、保障人民都拥有民主权利 D、存在着较大的时代局限性
  • 11、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设立了经济特区,开放了沿海、沿江城市及内陆省会城市;21世纪初、先后设立上海自贸区、重庆两江新区、雄安新区等;近年来,我国多次举办进博会、链博会等。这表明(   )
    A、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B、部分地区需拉动经济促发展 C、我国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 D、对外开放反映人民群众心声
  • 12、宣传类年画通常反映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特征。右图这幅20世纪50年代的宣传年画反映了(   )

    A、进行工业化建设的热情 B、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C、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D、完成“一五”计划的喜悦之情
  • 13、2025年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先行并—孙中山先生逝世100周年下列事迹与孙中山直接相 关的是(   )
    A、19世纪70年代率军基本收复新偏 B、在《民报》发用词阐发三民主义 C、领导广州国民政府进行北伐 D、响应中国共产党号召主张共同抗日
  • 14、王毅外长今年3月在记者会上重申“中国台湾省”定位,驳斥“台独”分裂言论。台湾正式建省, 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是在(   )
    A、1662 年 B、1683 年 C、1684 年 D、1885 年
  • 15、有学者统计,公元16( )0年中国人口已达1亿,1741年达1.6亿以上,至1762年增至2亿.人口的 迅速增长与高产作物的引入有重要关系。材料中的“高产作物”可能是(   )
    A、水稻和小麦 B、玉米和甘薯 C、烟草和马铃薯 D、南瓜与粟
  • 16、元朝时,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不按内地汉族区域置行省,而设置符合该地区该民族特点的管理机构。例如在吐蕃地区设置政教合一的宣政院,对有些地处边远地区的民族,在政治上从其本俗,在经济上也听任其固有形式继续存在。这表明元朝(   )
    A、边疆地区实行自治 B、疆域辽阔民族众多 C、民族交融互通有无 D、因地制宜有效治理
  • 17、《华阳国志•蜀志》中记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一史料可用 于研究(   )
    A、秦始皇时期开凿的灵渠 B、秦国李冰修建的都江堰 C、大禹治理黄河水的事实 D、秦国在泾河修建郑国集
  • 18、在我国境内,迄今已发现数千处新行器时代文化遗存,主要分布干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东南地区、西南地区、北方地区和华南地区等几个大的区域,各地区的文化遗存各有特点。这可以用求 说明中华文明起源的(   )
    A、连续性 B、渐进性 C、一体性 D、多元性
  • 19、【首设治台】元朝时期在东南设置        ,加强对台湾的管理,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
  • 20、【诗仙豪放】盛唐时期的有“诗仙”的美誉,他的诗极具浓郁的浪漫情怀,抒发了昂扬进取的时代景盛。
1 2 3 4 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