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第15周)教研联盟测试试卷
-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第15周)教研联盟测试试卷
- 2015年广西柳州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 2015年广西桂林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 山东省巨野县太平镇第一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山东省聊城市2017-2018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2017届山东省临清、高唐两地中考历史模拟考试试卷(二)
- 2017届湖南省祁阳县九年级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 2017届湖南省江华县水口中学江华县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
1、“这项制度是农民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经济组织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它是中国现阶段农村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该“制度”( )A、带来了农村经济的大发展 B、掀起了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C、只在一部分落后农村实行 D、起源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
2、大寨原是山西省的一个贫穷小山村。新中国建立后,大寨人民开山凿坡,修造梯田,粮食亩产增长了七倍。1963年,当地遭受百年不遇的洪水灾害,党支部书记陈永贵带领社员自力更生,重建家园。其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A、开天辟地,敢为人先 B、英勇顽强,舍生忘死 C、艰苦奋斗,奋发图强 D、实事求是,敢闯新路
-
3、上海水泥厂创办于20世纪20年代,在当时资本主义的经营管理和剥削创造下,工人的积极性不高,最高的产量还达不到设计能力的90%。1956年后,工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产量超过设计的40%。促使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建立生产合作社 B、实行公私合营 C、开展大跃进运动 D、推行一五计划
-
4、随着土地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中农已成为农村人口中的 大多数。但农业生产 效率 还是很低, 使用最传统的手工工具,靠人畜耕种,解决不了翻身农户缺乏口粮的困难。为此,中共中央决定逐步 推开( )A、第一个五年计划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分田包产到户
-
5、1954年9月,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农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国家根水法的形式确定了( )A、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
6、土地改革后,“辽宁金县三十里堡梅家村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1000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田,种上花生和棉花,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亿吨,比1949年增长26.9%。”这表明土地改革( )A、巩固了人民政权 B、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C、建立土地公有制 D、便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
-
7、面漫画离意近代中国人民受“三座大山”的压迫。这种现象基本改变的标志是(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
8、据某年《人民日报》报道:“当国旗图案在政协会议上通过后,许多机关、团体、学校、商号以至民宅,立即自发去订新式国旗。光永茂实业公司一家,三天就做了四千多面。包揽做国旗的新建被服厂各单位,连日连夜地赶,也还是不能满足顾客的要求。顾客们成排地挤在门前急着买,一定要想在十月一日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时挂出来,或挂的更早一些。”材料反映当时( )A、人民期盼新生政权 B、土地改革已经完成 C、祖国大陆实现统一 D、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
9、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班级开展专题研究,并从不同统计角度搜集以下数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组别
素材
统计角度
第一组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传统婚俗文化的发展过程
70年代末“三转—响”
80年代“四大件”
90年代“三会”
2000年~2010年“一动不动”
婚俗文化
第二组
20世纪80年代广东青年最赞赏影视作品的人物形象特点调查统计
选择项目
创新勇气
拼搏奋斗
独立意识
冒险精神
自信心
金钱观念
追求享乐
效率感
次数
1040
980
869
568
554
419
182
170
影视喜好
第三组
1995年江苏昆山、浙江乐清部分农村青年调查统计
选择意向明确的统计结果
你是否同意以下说
很赞同
比较赞同
说不准
不太赞同
很不赞同
农民的孩子应以种田为本
2.9
4.3
8.2
23.0
61.1
改革虽然有风险,但比吃大锅饭强
45.4
29.2
17.5
5.0
2.6
重新选择职业意向明确的统计结果
经商
去乡镇企业工作
读书上大学
去大城市打工
继续种田
如果有机会重作选择,你将选择
35.2
14.1
31.8
2.7
8.5
——摘编自周晓红《传统与变迁》
择业意向
(1)、请为此专题研究确立主题,并指出此研究的意义。(2)、从第二、三组任选一组,撰写一份研究报告(要求:标明统计角度,结合素材从报告背景、原因分析、调查结论三个方面进行简要说明)选择:第一组统计角度:婚俗文化
报告背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家庭婚俗文化发生变化,反映婚姻观念的变化。
原因分析:70年代以来结婚必备品从单车到房子,人们对婚姻必备品的追求从简单实用到品质享受,体现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改革开放的推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促进思想观念的解放。
调查结论:经济发展带来婚俗文化的变化,婚姻观念变化也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与生活巨变。
-
10、广东是中国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7年在广州创造性地举办了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通称“广交会”)。广交会的创办是新中国打破封锁、开拓对外贸易、发展国民经济、探索对外开放的伟大创举。自此,广交会就承载起发展国家对外贸易,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光荣使命。
——石广生《中国外贸事业的一座丰碑》
材料二“从1957年第一届广交会来会客商只有19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多人发展到2005年秋交会17多万人,展览规模从9600平方米扩大到50多万平方米,成交金额从1700多万美元增加到307亿多美元。证明党中央20世纪50年代所指示的“交易会既是一个国际贸易的交易场所,又是我国对外政策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一个宣传场所”是正确的,广交会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对外贸易的重要窗口。
一一关相生《广交会的百届感想》
材料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广东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
案例
简介
位于深圳的蛇口工业区1979年成立,是中国第一个外向型经济开发区。蛇口工业区的探索起步,揭开深圳经济特区建设的序幕。
桂洲第一风扇厂成立于20世纪70年代末,是当时顺德的一家乡镇企业,不久之后成为全国第一个向美国出口吊扇的工厂。
位于珠海的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2021年成立,成为丰富“一国两制”实践的新示范,构建与澳门一体化高水平开放的新体系。
——摘编自《百年扬帆——粤学党史粤爱党·打卡广东红》
(1)、根据材料一,指出在广州创办“广交会”的目的。(2)、根据材料二,概括“广交会”半个世纪发展的变化。指出建国初期“广交会”成为“我国对外政策的宣传场所”的原因。(3)、从材料三中选择一个案例,根据材料并结合史实加以说明“三中全会以来,广东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这一观点。 -
11、东北是新中国工业化起步的重要基地,同时孕育了伟大的精神力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3年,国家实行“一五”计划,在国家安排的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中,东北地区占56项,逐步建成特色鲜明的工业基地,例如以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为核心的长春汽车城,还有鞍山钢都、沈阳飞机城等。通过“一五”计划的成功实施,东北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为我国的工业化建设提供了大量先进的机器和设备。
——摘编自赵传君主编《东北经济振兴与东北亚经贸合作》
材料二20世纪60年代初,大庆工人吃苦耐劳,对待工作要求严格、纪律严明,坚持“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精神风貌,出色地完成石油会战,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
材料三 由于大庆人创造出了辉煌业绩,表现出了伟大的奉献精神,党中央和毛泽东于1964年提出了“全国工业学大庆”的号召,推动全国工矿企业和社会主义建设向前发展。这对完成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建立起现代化工业基础,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一五”计划期间东北工业发展的成就,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大庆工人所体现出的时代风貌。(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大庆精神”的积极影响。 -
12、在2023年中国国际数字和软件服务交易会上,邮储银行通过数字人民币小程序,帮助1600多份草莓柿子等助农产品销售一空。这说明了(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熟 B、家庭联产承包制不断完善 C、食物安全得到了充分的保障 D、以网络金融助力乡村振兴
-
13、近年,哈尔滨文旅市场持续火爆。哈尔滨市累计接待游客304.79万人次,哈尔滨机场运送旅客20.5万人次,铁路客发量突破140万人次。这反映了( )A、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实现 B、生活水平的提高 C、休闲成为生活主导部分 D、城市化进程加速
-
14、2023年,我国共实施67次发射任务,研制发射221个航天器,发射次数及航天器数量刷新我国最高纪录,位列世界第二。这主要体现出我国( )A、对外开放持续扩大 B、首创载人航天技术 C、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D、社会生活变化巨大
-
15、2023年第三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中国指出,“一带一路”推动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建设一个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这反映中国( )A、注重与发达国家的合作 B、发展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 C、致力消除各国发展差距 D、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16、1972年,尼克松在访华时说:“我们有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希望···具有不同制度和不同价值标准的国家和人民····互有分歧但互相尊重”。这反映尼克松( )A、谋求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 B、建立公正合理的世界秩序 C、承认中美已建立外交关系 D、彻底放弃敌对中国的政策
-
17、1971年11月8日,《时代周刊》封面这样写道:“中国人来了”。《时代周刊》的关注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A、保家卫国,抗美援朝 B、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对外开放,加入世贸 D、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
18、1955年,“这次会议将作为一件世界大事载入史册,带来了等待已久的亚非两洲复兴的黎明,展开了世界史上的新阶段。”此次会议提出了( )A、全方位外交政策 B、“求同存异”方针 C、“一边倒”政策 D、“另起炉灶”政策
-
19、小明同学将撰写“新中国国防力量增强”的研究报告,以下参考价值最高的是( )A、最近发表的论文《中国海军发展趋势》 B、爷爷讲述的“参加国庆阅兵”经历 C、军事博物馆陈列的“东风”导弹实物“ D、同学“中国导弹发展历程”手抄报
-
20、2024年香港特区立法会全票通过了《维护国家安全条例》,禁止任何叛国、分裂国家、动叛乱、颠覆中央人民政府及窃取国家机密的行为。这一条例( )A、改变了香港社会制度 B、确保了香港经济高速增长 C、扩大了香港自治范围 D、有利于香港长期发展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