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2017-2018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7-11-07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金字塔是古埃及人建造的,这种建筑用来作为( )A、宗教寺庙 B、法老陵墓 C、天文标记 D、神灵祭坛2. 在古代世界中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的文字是( )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甲骨文 D、腓尼基字母文字3. 盛极一时的拜占庭帝国最终湮灭于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之中。拜占庭帝国的灭亡给人留下的深刻启示是 ( )A、国家分裂必然灭亡 B、固步自封必然被历史淘汰 C、国家要发展必须有广阔的海外市场 D、封建制度必然被资本主义制度取代4. 世界各个地区之间文明的传播与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下列哪一项与其他三项明显不同( )A、亚历山大东征 B、马可·波罗来华 C、罗马帝国的扩张 D、希波战争5. “联合对抗”闯关中,主持人出题:请把下列文学名著放入希腊的文化书架,你的选择是( )①《荷马史诗》②《哈姆雷特》③《天方夜谭》④《俄底浦斯王》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④6. 这种建筑多数是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院子,四周有带拱门的回廊,高耸入云的宣礼塔、加上圆顶和拱形结构,显得雄伟壮观。它是:( )A、罗马的神庙 B、雅典卫城 C、清真寺 D、西欧教堂7. “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公民一律平等,有权参与国家管理.除十将军外,国家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通过选举产生。”该材料叙述的是雅典( )A、种姓制度 B、等级制度 C、民主政治 D、君主专制8. 人类形成的时间大约在( )A、三四百万年前 B、二三百万年前 C、五百万年前 D、六百多万年前9.参观法国卢浮宫时,解说员指着一块黑色石柱(见下图)说:“这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该石柱上部的浮雕表达的政治观念是( )  A、王权神授 B、民主共和 C、主权在民 D、天赋人权10. 在世界古代史上充当在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中介角色,并为东西文化的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是( )A、印度人 B、阿摩利人 C、阿拉伯人 D、犹太人11. A、王权神授 B、民主共和 C、主权在民 D、天赋人权10. 在世界古代史上充当在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中介角色,并为东西文化的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是( )A、印度人 B、阿摩利人 C、阿拉伯人 D、犹太人11.货币上的图案往往是一个国家历史的缩影。据此判断,下图中的货币来自哪个国家( )  A、印度 B、希腊 C、埃及 D、英国12. 四大文明古国中,文化传统唯一未曾中断过的是( )A、古代埃及 B、古代巴比伦 C、古代印度 D、古代中国13. 文明冲撞与融合的方式多种多样。下列所举哪项与其他三项明显不同( )A、亚历山大东征 B、希波战争 C、罗马帝国扩张 D、马可·波罗来华14. 天平是做实验时常用的仪器,其中运用的杠杆原理是下面哪位科学家发现的( )A、阿基米德 B、伽利略 C、牛顿 D、哥白尼15. 日本被称为“日出之处的国家”。下列关于日本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1世纪前后,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 B、5世纪时,大和统一了日本 C、7世纪中期,日本仿效新罗进行改革 D、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16. “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句话反映的是欧洲社会的什么现状( )A、残酷的奴隶制 B、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 C、君主专制 D、中央集权制17. “他沿着丝绸之路来到中国,担任元朝官员17年。后来,他从泉州出发,经海上丝绸之路返回意大利,对促进东西方文明交流产生较大影响。”“他”是( )A、阿基米德 B、亚历山大 C、马可•波罗 D、但丁18. 下表所示是某同学在历史学习时做的归纳 A、印度 B、希腊 C、埃及 D、英国12. 四大文明古国中,文化传统唯一未曾中断过的是( )A、古代埃及 B、古代巴比伦 C、古代印度 D、古代中国13. 文明冲撞与融合的方式多种多样。下列所举哪项与其他三项明显不同( )A、亚历山大东征 B、希波战争 C、罗马帝国扩张 D、马可·波罗来华14. 天平是做实验时常用的仪器,其中运用的杠杆原理是下面哪位科学家发现的( )A、阿基米德 B、伽利略 C、牛顿 D、哥白尼15. 日本被称为“日出之处的国家”。下列关于日本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1世纪前后,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 B、5世纪时,大和统一了日本 C、7世纪中期,日本仿效新罗进行改革 D、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16. “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句话反映的是欧洲社会的什么现状( )A、残酷的奴隶制 B、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 C、君主专制 D、中央集权制17. “他沿着丝绸之路来到中国,担任元朝官员17年。后来,他从泉州出发,经海上丝绸之路返回意大利,对促进东西方文明交流产生较大影响。”“他”是( )A、阿基米德 B、亚历山大 C、马可•波罗 D、但丁18. 下表所示是某同学在历史学习时做的归纳8世纪前期 查理马特改革 8世纪中期 丕平献土 10世纪 西欧城市重新兴起 13世纪 基督教会神权凌驾一切 其中学习的主题可能是( ) A、大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 B、西方文明之源 C、亚洲的封建国家 D、中古欧洲社会19. 当你漫步罗浮宫时,解说员指着一黑色的石柱说:“这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请你判断,此文物应产生于( )A、古代中国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古埃及二、综合题- 
                            2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古欧洲有句谚语:“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材料二:7世纪中期,一些到过中国的日本留学生,十分羡慕中国的强盛。回国后积极宣扬唐朝的制度,实行变革,建立法治完备的国家。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运用所学知识简述商君是如何“急耕战之赏”的。(2)、材料二改革的名称是什么?根据材料二改革反映的内容,说说日本如何建立法制完备的新国家。(3)、上述二则材料所反映的二次改革,都对当时国家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两次改革对今天中国发展有何借鉴意义?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亚历山大的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横贯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来往,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 材料二:  (1)、小刚搜集的两则材料分别是什么类型的材料?(2)、材料一中对古代的征服和扩张战争是怎样评价的?你对这种评价有何看法?(3)、古代世界各地文化的交流更主要的是依靠什么方式进行的?试举例说明。(4)、“以史为鉴,面向未来”,通过对古代文明交流方式的了解,请你谈谈现代文明交流中我们应持的态度。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小刚搜集的两则材料分别是什么类型的材料?(2)、材料一中对古代的征服和扩张战争是怎样评价的?你对这种评价有何看法?(3)、古代世界各地文化的交流更主要的是依靠什么方式进行的?试举例说明。(4)、“以史为鉴,面向未来”,通过对古代文明交流方式的了解,请你谈谈现代文明交流中我们应持的态度。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人类在早期区域文明诞生过程中创造了诸多成就:如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盂斐斯城;古代中国的甲骨文、二里头宫殿遗址;古代希腊的字母文字、雅典城等 材料二:中国古代曾积极同世界各国交流;汉朝有这样﹣条路,沿着这条路,东方的丝织品及冶铁等技术相继传至欧洲,西方的汗血马、音乐等也纷纷东来;唐朝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历尽艰难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矢志不渝把盛唐文化传播四方…… (1)、请依据材料一归纳人类走向文明的显著特征。(2)、材料二体现了文明交流的哪些形式?请列举“这一群人”的相关史实予以说明。(3)、综合分析再则材料,得出历史结论及对进一步繁荣发展中华文明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