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康乾年间,随着清政府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北部地区出现了一批城市,如齐齐哈尔(黑龙江将军驻地)、伊犁(伊犁将军驻地)等,这些城市人烟稠密,货物客商络绎不绝。这说明(  )
    A、商帮经营活动遍布全国 B、榷场设置促进边境贸易往来 C、边疆内地管理方式一致 D、政治安定保障边疆经济发展
  • 2、史载,宋代成都“万井云错,百货川委”,成都平原及其四周地区所产粮食、纺织品、陶瓷、纸张等商品都集散于此,它不但同夔峡诸地贸易,而且有力地支援了汴京及西北市场。这反映了(  )
    A、海外贸易加速西南地区发展 B、交子使用带动商业繁荣 C、中央财政主要仰赖成都地区 D、商品流通密切区域联系
  • 3、阅读表格可知(   )

    唐诗(节选)

    作者

    篇名

    诗句

    王建

    《凉州行》

    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

    李绅

    《悯农二首》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戴叔伦

    《屯田词》

    春来耕田遍沙碛,老稚欣欣种禾麦

    许浑

    《村舍》

    燕雁下秋塘,田家自此忙

    A、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B、劳动是诗歌创作的重要源泉 C、唐代咏农诗以歌颂现实为主 D、文学艺术与市民文化相结合
  • 4、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大都经历了汉号立国、礼法治国、郡县理国、经史记国的进程。这反映出当时 (   )
    A、文化认同逐渐加深 B、阶级矛盾趋向缓和 C、北方陷入长期战乱 D、藩镇割据局面形成
  • 5、汉武帝认为部分郡辖域过大,故将一郡分成数郡,如从陇西郡分出天水郡,将酒泉郡一分为三。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
    A、有效管辖西域 B、加强中央集权 C、抑制地方豪强 D、废除封国制度
  • 6、春秋战国时期,某学派主张“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该学派是(  )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 7、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一代代的江西人正是这样用行动谱写时代的华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文章节义】

    材料一 自魏晋以来,江西人都奉行“耕读治家”的准则。两宋时期,江西多世家大族,将儒家思想和民族大义作为子弟教育与家训族规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强化了江西自古崇尚气节的传统,形成了文节并重的文化品质和独特气质,遂有“文章节义之邦”的美誉。

    ——摘编自方志远、汪红亮《江西历史》

    根据材料一,概括两宋时期江西形成文节并重的文化品质的原因。

    (2)、【革命正义】

    材料二 五四以后,江西出现了一批勇于担当、敢于斗争的革命青年,刘和珍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1926年,刘和珍组织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参加抗议日本军舰驶入大沽口挑衅行动的集会游行,身遭弹击,英勇牺牲。鲁迅先生在文章中赞扬她是“百折不回”的“真的猛士”。

    ——摘编自廖艳彬《江西历史文化十二讲》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后江西青年涌现出的精神品质与两宋时期江西形成的文化品质的相同之处。

    (3)、【英雄大义】

    材料三

    甘祖昌是我们共和国的开国将军,江西籍的老红军。1957年,他伤愈后不恋高位,不图享受,带领全家老少回到家乡当农民。他与群众同甘共苦,一直坚持参加劳动 (如图9),把绝大部分收入都用来为家乡兴修水利。

    ——摘编自刘上洋《新中国七十年江西文化要览》

    根据材料三,概括甘祖昌将军表现出的时代精神。

    (4)、【思想真义】

    材料四 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将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摘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应如何赓续民族精神,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江西新篇章。

  • 8、亚非拉国家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进行了不懈的努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 1858年8月,英国政府通过《改善印度管理法》,取消东印度公司,任命印度总督为副王,代表女王实施管理。11月,女王颁布诏书表示:“尊重当地王公的权利、尊严和荣誉”。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殖民政策的调整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2)、材料二 在卡德纳斯执政期间,政府拨出大量款项用于开办学校。中学由1935年的49所增加到1941年的116所,各类业余技校由1934年的41所增加到1940年的95所。此外,政府还大力开展扫除文盲工作。1938年,墨西哥的文盲人数比1930年下降了14%。

    ——摘编自张建华《世界现代史》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卡德纳斯教育改革的意义。

    (3)、材料三 推进一体化是非洲国家和人民自主选择的现代化道路。中国一直予以坚定支持并愿做非洲现代化道路的同行者。中国和非洲正在通过共同探索现代化的生动实践回答历史之问,携手推进合作共赢、和合共生、文明共兴的历史伟业。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4年9月2日)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近代以来亚非拉国家发展历程谈谈你的认识。

  • 9、对史料的研习与运用是解释历史的重要能力体现,文学艺术作品也具有一定的证史价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组诗《黄河大合唱》、电影《上甘岭》、歌曲《国际歌》、歌曲《马赛曲》、小说《暴风骤雨》、诗歌《七律·长征》、抗美援朝、巴黎公社运动、解放战争、红军长征、抗日战争、法国大革命

    (1)、请从以上文学艺术作品及历史事件中选择相对应的两组填入下表,并提炼一个主题。

    主题:    ▲    

    文学艺术作品

    相关历史事件

    (2)、针对提炼的主题,结合所选文学艺术作品及相关历史事件加以阐述或说明。

    (要求:语言简洁,条理清晰,思想健康)

  • 10、时空观念既是认识历史的观念,也是认识历史的方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请从材料中任选一幅图,给它补充一个合适的标题,并说明理由。
    (2)、综合以上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 11、1985年,针对美国“星球大战”计划,密特朗号召西欧国家在新兴科技领域进行合作,建立一个“欧洲工艺技术共同体”。这有利于(    )
    A、促进联合国的成立 B、增强“华沙条约组织”实力 C、推动欧共体的成立 D、加快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 12、图中漫画反映了(    )

    《1940年的法兰西》(创作于1940年7月17日)

    A、德国负隅顽抗 B、法国战败受辱 C、二战全面爆发 D、欧洲战事结束
  • 13、绘制知识结构图有助于整体理解历史。下图中①处应填(    )

    A、新经济政策 B、明治维新 C、1861年农奴制改革 D、罗斯福新政
  • 14、“数以百万计的人口从乡村迁移到工业中心……在休闲时间,他们聚集到一起进行体育活动,英式足球和美国棒球都因此成为了大众运动。”材料旨在说明工业革命的(    )
    A、背景 B、含义 C、特点 D、影响
  • 15、在人口和贸易量方面,中世纪西欧的城市是微不足道的,但是由于拥有日益增长的自治权和政治力量,逐渐被公认为新的社会成分。材料意在强调中世纪西欧城市(    )
    A、完全摆脱了封建领主控制 B、社会经济发展落后 C、是一个相对自治的共同体 D、在规模上微不足道
  • 16、《汉谟拉比法典》规定:男性家长对奴隶有生杀予夺之权;丈夫是法律承认的无可争辩的一家之主,是妻儿的所有人,甚至他可以典当或出卖他(她)们。由此可知(    )
    A、古巴比伦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B、《汉谟拉比法典》内容广泛 C、古巴比伦实行家庭奴隶制度 D、《汉谟拉比法典》源远流长
  • 17、某同学出生于2010年,她和同龄的同学准备开展项目式学习活动,任务是整理自己出生年份以后发生的历史事件。以下可纳入其中的是(    )
    A、“辽宁舰”交接入列 B、中葡两国举行澳门交接仪式 C、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 D、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
  • 18、如图反映我国当时(    )

    A、公私合营成效显著 B、国民经济恢复发展 C、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执行
  • 19、为了制定解放全中国的具体行动纲领,1947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召开会议。毛泽东在会上作了《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目前形势”是(    )
    A、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B、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 C、国共双方达成“双十协定” D、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
  • 20、1942年,在云南省防空司令部任职的何亮采写了一封家书, 内附一份“抄寄民众疏散避难方法”(内容节选如下)。据此可知当时(    )

    (1)避难以“疏散”、“隐蔽”、“镇静”为原则;

    ……

    (9)既已隐蔽,不论敌机到达已否,不可向外窥视、偷瞧,以免暴露;

    (10)敌机若已在附近投弹,不可群起奔避,以免敌人用机枪扫射。

    A、日本军机轰炸平民百姓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抗战开始进入相持阶段 D、革命根据地成为游击战基地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