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表是2012年和2021年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相关统计数据。这些数据的变化表明(   )

    项目

    2012年

    2021年

    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17107元

    30307 元

    城镇人均住房面积

    22.8平方米

    41.0平方米

    国内旅游人次

    29.6亿次

    32.46 亿人次

    A、三大改造全面完成 B、互联网深刻改变人们的生活 C、改革开放成就显著 D、我国综合国力跃居世界前列
  • 2、 2024年9月29日,海军玉林舰首次靠泊与其“城舰同名”的广西玉林海港码头。“城舰同名”的传统可追溯至新中国成立后,以城市命名军舰成为彰显军民鱼水情、铭记城市贡献的重要方式。据此可知,“城舰同名”的传统(   )
    A、强化了国防建设与地方发展联系 B、标志着我国海军已实现现代化 C、说明了我国军队改革已全面完成 D、规范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进程
  • 3、近年来,海峡两岸举办“海峡论坛”“海峡青年节”等大型交流活动,共同打造“海峡两岸文博会”“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等文化品牌。这说明海峡两岸(   )
    A、政治分歧消除 B、贸易高速增长 C、科技优势互补 D、文化交流密切
  • 4、 1982年,邓小平在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强调:“如果中国在1997年还不把香港收回, 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代,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代。”这表明(   )
    A、英国已经放弃对香港的殖民统治 B、收回香港主权是民心所向 C、“一国两制”成功解决香港问题 D、中英谈判取得了重大成果
  • 5、 “三月三”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民族传统节日,也是各民族同胞共同庆祝、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广西“三月三”节庆活动的开展(   )
    A、消除了民族文化差异 B、推动了各地经济均衡发展 C、促进了民族团结进步 D、实现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 6、广西农贝贝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引进了智能化的中央集蛋分选系统,实现每小时精准分选6万枚鸡蛋的新标准。这主要体现的新发展理念是(   )
    A、创新发展 B、协调发展 C、绿色发展 D、共享发展
  • 7、下图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发展历程年代尺。其中③处对应的会议是(   )

    A、中共十六大 B、中共十七大 C、中共十八大 D、中共十九大
  • 8、 1990年以前的上海浦东,分布着破旧的工厂和阡陌纵横的田野,相对落后。1990年后的浦东 迅速崛起,很快就成为了令世人瞩目的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浦东的这一巨变主 要得益于(   )
    A、地理位置优越 B、国家政策支持 C、交通设施完善 D、人民辛勤劳动
  • 9、下图为中国经济GDP增长率变化图,其中第二个快速增长期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家实施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实行国有企业改革 C、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 10、“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不能再搞 任何离开这个中心工作、损害现代化建设的‘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了。”材料旨在(   )
    A、强调要开展拨乱反正 B、明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宣传社会主义优越性 D、主张加快落实八字方针
  • 11、“大跃进”运动中出现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一天等于二十年,共产主义在眼前”等口号,这反映出“大跃进”运动中(   )
    A、科技进步成果显著 B、农业生产全面恢复 C、经济措施脱离实际 D、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 12、在社会主义改造中,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政策.这一政策的主要特点是(   )
    A、企业由公私共同经营,按比例分配利润 B、企业自主经营,政府提供政策扶持帮助 C、企业归国家所有,工人成为生产主人 D、企业归集体所有,实行统一生产安排
  • 13、某班正在制作“走进劳动模范,追求时代精神”板报,你认为板报的“时代精神”处最适合填入的内容是(   )

    A、开天辟地、敢为人先 B、不畏强暴、血战到底 C、视死如归、宁死不屈 D、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 14、某班将模拟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新闻发布会,下列适合作为发布会发言主题的是(   )
    A、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内的主要矛盾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起草说明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D、“西部大开发和脱贫攻坚”实施情况
  • 15、“鞍山轧钢开红花,解放汽车跑中华,喷气飞机翔蓝天,长江大桥武汉架。”这首歌谣中提到的成果取得是在(   )
    A、“一五”计划期间 B、土地改革时期 C、中共八大召开期间 D、改革开放时期
  • 16、下图设计所纪念的战争对中国的重大意义是(   )

    A、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B、解放了中国农村生产力 C、全歼了美国现代化军队 D、扩大了中国国际影响力
  • 17、1949年某日《人民日报》刊载的文章写道:“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有了真正能保护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该文评述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   )
    A、背景 B、条件 C、经过 D、意义
  • 18、走近历史•感悟腾飞。八年级某班分小组开展项目化学习,请你参与完成。

    【项目名称】博古鉴今•历史策展

    【项目目标】通过举办策展活动,走近历史,感受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济成果。

    【项目任务】

    (1)、任务一:一组同学以“历史图片•时代印记”为主题,搜集以下图片资料进行展览。

    请将序号填入对应展板。

    展板一

    经济奠基•计划经济探索

    (1949-1978年)

    展板二

    改革起步•市场经济转型

    (1978-2012年)

    展板三

    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成就

    (2012年至今)

    序号: 

    序号: 

    序号: 

    (2)、 任务二:二组同学以“文物物语•见证历史”为主题,整理了部分文物信息,准备布展。

    历史文物

    入选理由

    ①土地改革时期的地契

    ②“一五”计划鞍山钢铁厂建设图纸

    见证了新中国工业化建设的起步,体现了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合同书

    结合所学知识,仿照文物②,将文物①③的入选理由补充完整。

    (3)、 任务三:三组同学整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建设的重大举措,准备进行学习成果汇报。

    时间

    时期

    举措

    1949-1956年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土地改革、第一个五年计划、三大改造

    1956-1978年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调整国民经济

    1978-2012年

    改革开放时期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

    2012年至今

    社会主义新时代

    “一带一路”、自由贸易试验区

    请围绕“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济建设”,从上表中任选至少两个举措,帮三组同学拟一份成果报告。(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 19、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开展外交活动,赢得全世界的赞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新中国在建国初期所遇到的国际环境,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的友好和善意,一方面是美国为首的反动势力的敌视和侵略。作为一个新型的国家,要为建立独立、自主、平等的外交关系而努力。

    ——摘编自黄庆、王巧荣《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环境,列举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两项外交成就。

    (2)、材料二 1949-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建交国家数量柱状图

    ——整理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建交国家一览表》

    根据材料二,任选一个时段,用所学史实说明新中国外交发展状况及原因。

  • 20、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逐步完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图示

    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确立的三项重要政治制度。

    (2)、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颁布实施的法律(部分)

    时间

    法律名称

    作用

    198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有力地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推动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了A         ▲    和国家统一。

    2005年

    《反分裂国家法》

    体现了党和政府以最大诚意和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一贯立场,表明了维护B    ▲    与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

    202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

    有利于保持香港特别行政区的C    ▲     , 保障香港特别行政区居民的合法权益;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将横线处补充完整,概括上述法律的共同作用。

    (3)、材料三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全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加快建设,司法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社会公平正义保障更为坚实,法治中国建设开创新局面。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根据材料三,指出我国民主与法治建设的成果,并谈谈你的感悟。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