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青岩贵璜中学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下学期6月质量监测历史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07-25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正确或符合题意的答案。

  • 1. 郭志坤《隋炀帝大传》一书中曾评价称:他是个复合型的人物,其罪可彰,其功也卓。若论其功业,则不下于秦始皇,绝非“秦二世”之流所可比拟。下列史实中,能说明以上观点的是(  )
    A、北魏改革,民族交融 B、定都建康,开发江南
    C、开凿运河,创立科举 D、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 2. 《唐宫夜宴》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洛阳博物馆的唐三彩“七乐舞姬”。造型不同的“七乐舞姬”用婀娜多姿的舞姿将大唐盛世的传统文化形象完美地呈现出来。由此可见,“唐三彩”(  )
    A、有助于我们了解唐朝的社会生活 B、是研究唐朝历史的唯一途径 C、反映了唐朝中外交流的频繁 D、在唐朝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 3. 《中国诗词大会》带动全民体会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下列诗词折射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是(  )
    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B、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陆龟蒙《秘色越器》 C、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白居易《卖炭翁》 D、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柳宗元《乐府杂曲·鼓吹饶歌·高昌》
  • 4. 1069年,宋神宗任用此人主持变法,希望通过变法,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此人是(  )
    A、范仲淹 B、王安石 C、张居正 D、王守仁
  • 5. 下面是《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其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某个政权的名称。“定都临安,满足于现状,偏安江南一隅。”的是(    )

    A、 B、 C、 D、
  • 6. 为纪念岳飞,我国在许多地方都修筑了岳王庙,规模较大的有安阳汤阴、杭州、朱仙镇、靖江、宜丰等地的岳王庙。以下四副对联中,适合贴在岳王庙前的是(  )
    A、一使胜千军,两出惠万年 B、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C、东渡传文化,西行取真经 D、诗魂系采石不散,傲骨同仙酒未陈
  • 7. 某历史博物馆举办中国古代历史图片展,在某展厅出现了下列一组图片,那么该展厅的名字最合适的是(  )

    李嵩《货郎图》(局部)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局部)

    元朝至元宝钞

    A、民族政权的并立 B、宋元海外贸易的发展 C、民族关系的发展 D、宋元商业贸易的繁荣
  • 8. 《马可·波罗行纪》是一部记录1298年威尼斯著名商人和冒险家马可·波罗东游沿途见闻的著作。下列情景可能出现在这本书里的是(  )
    A、观看了汤显祖的《牡丹亭》 B、目睹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过程 C、拜见了扬州地方的布政使司 D、见到了火药武器广泛应用于军事
  • 9. 下表摘编自《传统农业时代的灾荒风险和粮食安全》,从中我们可以发现清朝人均粮食占有量下降,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

    朝代

    隋唐

    宋元

    总产量(亿斤)

    1 305.83

    1 749.45

    2 385.88

    3 122.32

    人均粮食占有量(斤)

    1 450.92

    1 457.87

    1 192.94

    780

    A、北方经济盛极而衰 B、粮食产量急剧下降 C、人口数量增长较快 D、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 10. 明清换代之际,诗人多利用诗歌来叙写个人遭遇,抒发国破家亡之痛。康熙以后,反映在诗歌中的现实感和家国痛逐渐淡漠,诗歌的形式和技巧开始受到重视。据此可以推知,清朝(  )
    A、重视文学形式创新 B、文字狱影响文化发展 C、经济繁荣对文教发展 D、小说成为文学的主流
  • 11. 历史事件会对历史进程产生深远影响。以下事件与影响搭配正确的是( )

    选项

    事件

    影响

    A

    黄巢起义

    破坏了社会经济,导致唐朝国势由盛转衰

    B

    靖康之变

    南宋灭亡

    C

    吴三桂引清军入关

    推翻了明朝的统治

    D

    白莲教起义

    是清朝走向衰落的转折点

    A、A B、B C、C D、D
  • 12.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读中国古代时间轴(部分),关于不同时间段及其阶段特征表述准确的是(  )

    A、①是隋唐时期,孕育统一和民族交融 B、②五代十国时期,南北方经济都遭到严重破坏 C、③是宋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D、④是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繁荣与对外开放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13~17小题,每空1分,共5分。

  • 13. 【巩固统治·加强交流】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开通,以洛阳为中心,北抵 , 南至余杭郡,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 14. 以下是一位同学整理的有关提纲。“▲”处最适合的主题是

    主题:▲

    诗歌:《李白诗集》

    书法:《颜勤礼碑》

    绘画:《送子天王图》

    雕塑:敦煌莫高窟

  • 15. 【宋辽议和】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澶州城下,宋真宗在寇准的劝说下勉强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之后辽与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钱物。这次宋辽盟约称为“”。
  • 16. 【民族压迫 · 抗元英雄】他于公元1278年兵败被俘,誓死不屈,后就义于大都,其诗忠愤慷慨、气势豪放、情调高亢。他曾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是 。
  • 17. 【民族英雄】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的战争,它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三、综合问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第18小题10分,共10分。

  • 18. 艾华同学以“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为主题开展历史学习,请你参与完成。

    任务一 了解边疆管理方式

    任务二 探究政治制度演变

    #朝代

    #政治制度演变

    秦朝

    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汉朝

    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A

    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

    宋朝

    分化事权,控制军队,设置通判

    B

    创立行省制度

    明朝

    明太祖朱元璋废除C,权分六部;设立三司

    清朝

    雍正年间,设立D,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

    任务三 认识历史发展趋势

    图1 金、南宋、西夏形势图(1142年)

    图2 清朝疆域图(1820年)

    (1)、请结合所学知识,对以上图片进行分类。(填序号)

    设置机构·中央册封:抵御侵略·巩固边疆:

    和平相处·订立盟约:

    (2)、请根据表格内容及所学知识将A、B、C、D补充完整,并归纳出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
    (3)、从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出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分析这一趋势出现的原因。

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9小题11分,第20小题10分,共21分。

  • 19. 文明因交流互鉴而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时的中国,在唐继隋统一全国,历太宗、高宗等诸代的治世后,经济高度繁荣发达,文化空前隆盛辉煌。唐代文化之隆与对留学生待遇之厚,自然对日本有强烈的吸引力。为了实现继续直接地向中国学习优秀文化的目的,日本皇廷组织大型使团,并随派大批留学生、留学僧,以便长期从事学习。

    ——摘编自池步洲《日本遣唐使简史》

    材料二 随着中国经济重心向东南转移及航海技术的进步,“海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达到空前繁荣。政府先后在广州、泉州、明州等12处设有市舶司,专司外商物税。还制定《市舶条》或《市舶法》,不许官员权贵经营海外贸易、买卖外商货物。

    ——摘编自费正清《剑桥中国史》

    材料三

      有官员要求设立税务收税。明成祖说:“商税是国家用来抑商逐商的,而不是为了获利。现有夷人慕义远来,我们去损害他们的利益,能得到多少不说,大大有损于我朝的形象。”

      乾隆曰:“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绸为西洋各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使)日用有资,并沾余润。”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对“日本有强烈吸引力”的因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同时期中日交往的史实。
    (2)、根据材料二,写出宋元时期著名的大商港。并概括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空前繁盛的原因。
    (3)、材料三体现了两位统治者怎样的思想主张?概括二者的共同影响。
    (4)、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中国从唐朝至清朝对外交往的主要趋势。谈谈古代对外交流对当今中国的启示。
  • 20.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国古代科技的创新是我国长期引领世界潮流的重要原因。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发明

    朝代

    简介

    曲辕犁

    由11个部件构成,设计精妙,轻便灵巧,操作时可自如地控制入土深浅,回转省力,适于精耕细作,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

    北宋

    长江中下游地区广泛使用的一种拔秧工具。底部采用平滑的木板制成,两端翘起。拔秧时,人们跨坐其上,前后滑行自如,既可减轻弯腰曲背之苦,又能提高劳动效率。

    材料二 充裕的食品供应使许多人能够发展其在科技和手工业方面的兴趣。中国的手工工匠们创造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科技发明……除了改进已有的技术外,唐宋的工匠还发明了全新的产品、工具和技术,最著名的就是火药、印刷术和航海技术。——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三 明朝中后期,在不同的科技领域,先后出现五部经典的著作。按作者的时代顺序,依次为,李时珍《本草纲目》、朱载堉《乐律大全》、徐光启《农政全书》、徐霞客《徐霞客游记》和宋应星《天工开物》。它们基本上都带有对本学科科技成就进行总结的色彩,同时又体现出一定的开创性,在中国古代科技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楼宇烈《中华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补充材料①②处内容,并概括两个发明的共同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宋科技成就突出的原因,并分别说明宋朝印刷术、航海技术的新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明朝中后期我国科技发展的特点,列举一例材料中的著作说明其在中国古代科技史上的重要地位。
    (4)、综上所述,概括促进我国古代科技进步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