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统编版(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2025-2026学年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单元试卷
- 统编版(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单元综合测试卷
- 统编版(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学期第5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单元测试
- 统编版(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检测试卷
- 统编版(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精彩课堂(阶段测试)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测试卷
- 统编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综合复习与检测【期末·单元】
- 统编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单元检测卷
- 统编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单元闯关试题
- 统编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单元基础达标卷
- 统编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综合复习与检测【期末·单元】
-
1、
救亡图存·振兴中华
材料一 面临中国“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曾(曾国藩) 、李(李鸿章) 、左(左宗棠)等人看到了中国在武器装备和科学技术方面大大落后于西方,他们继承……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的思想,并且极力把这一思想主张付诸实践。他们“师夷长技”的目的,一是为了镇压太平天国,维持清朝的统治; 二是在与外国侵略者保持“和好”的条件下,徐图自强,免遭沦胥(泛指沦陷、沦丧) 。
——摘自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1840——1919) 》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洋务派面对中国“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提出了什么主张。其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 康有为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指出变法的必要:“变法而强守旧而亡”“能变则全,不变则亡, 全变则强,小变仍亡”。他建议光绪帝效法日本,推行新政。
《同盟会宣言》中宣布:凡为国民,皆平等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 议会以国民共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享。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要概括康有为和孙中山为挽救民族危亡所选择的道路有何异同。
材料三 辛亥革命大事示意图(部分)
(3)请同学们把辛亥革命大事年表中①②的事件补充完整。
材料四 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为中华民族建立的历史功绩彪炳千秋!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
——习近平《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上的讲话》
(4)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谈谈你对材料四的理解。
-
2、
侵略与抗争。
材料一: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内容节选
①沙俄割占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千米的中国领土
②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③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④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1)请写出材料一中的条约内容出自与那些条约。
材料二: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的主要活动
1865年
在上海设立江南制造总局
1866年
在福州船政局附设海军军官学校
1872年
成立中国第一家轮船航运公司——轮船招商局
1876年
派福建船政生出洋学习
1878年
筹建中国第一家机器棉纺厂——上海机器织布局
1880年
在天津创立北洋水师学堂
1888年
成立北洋舰队
(2)依据材料二,指出李鸿章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各一个)。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洋务运动。
材料三:
①《谭嗣同殉难图》
②《无题》(象征“清朝”分崩离析)
③《谨防鬼计图》(象征“扶清灭洋”)
(3)结合所学,说出材料三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任意写出两个即得分)。
材料四: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多事之秋”。面对灾难深重的中国,一方面,中华民族为挽救民族危亡,进行了舍生忘死、义无反顾的抗争,以争取民族独立; 另一方面,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进行了大胆勇敢、深邃缜密的探索,以争取社会的民主和进步。在沉沦中奋起的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热情得到了空前的高涨。爱国主义力量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爱国主义精神得到了充分的发扬。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历尽磨难而未亡的强大精神支柱。
——王蕊《浅析爱国主义在中国近代史教学中的教育作用》
(4)依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爱国主义的理解。
-
3、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历史兴趣小组以“近代杰出人物”为主题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完成。
【读史“识”英雄】
材料一 林公一怒气吞山,大敌当前若等闲。钢像庄严青史在,风雷共说虎门关。
——《林公则徐二百周年诞辰记念其一》
(1)材料一中的“林公”指的是谁? 他的哪一壮举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材料二 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梇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勇哉壮节首捐躯,无愧同袍夸胆识。
——郑观应《忆大东沟战事感作》
(2)谁牺牲在材料二所描绘的战役中?
材料三 左宗棠的远征是中华帝国最后一次向西域的大举征伐。他本人把他的武功比隆于汉唐两代。另外,这是一场中国人的种族战争,可比之于清代中叶或唐代的远征。
——《剑桥中国晚清史》
(3)材料三中“西域”指的是今天的哪里? “远征”指哪一历史事件?
【看报“认”先驱】
材料四
A评价:数十年来专心一志,以谋中国革命,其始之也,人人无此观念,而于彼独先继之也;屡仆屡起,人人无此坚忍,而于彼独不屈;人人不料有此伟大之结果。
——《申报》1911年12月24日
B 评价:自知轮船之利,参用西人之法学造轮船,以为有西国船为之法式,而又悉心经理,加意学习,庶几可以与西船相衡, 并驾齐驱于海道之中矣。
——《申报》1881年3月17日
评价:_____(填写宇母)
(4)上图中的历史人物是谁? 请你为上图历史人物选择相符的评价内容,将其填入对应的横线上(填写字母) ,并写出两件和他早年有关的革命活动。
【日常“学”伟人】
(5)通过对以上近代杰出人物的了解,你认为他们身上具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写出两点即可)。
-
4、下面是历史兴趣小组排演的历史剧本目录。你认为该剧中应该出现的主题语是( )
第一幕 武昌新军发动武装起义
第二幕 清朝皇帝被迫退位
第三幕 中华民国建立
第四幕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A、自强求富 B、变法图强 C、走向共和 D、民主科学 -
5、民生问题一直是我们国家特别关注的社会问题。而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 他主张( )A、平均地权 B、恢复中华 C、驱除鞑虏 D、创立民国
-
6、条约规定,“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而且为保证该通道“无断绝之虞”,确定北京、天津、山海关沿线12处由各国“留兵驻守”。这些规定与使馆区驻军特权结合在一起,将中国的心脏部位直接置于列强集体军事控制之下,该条约是( )A、《辛丑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南京条约》
-
7、近代思想家魏源在《古微堂内集》中明确提出怎样治理国家,一是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二是变革旧的典章制度。下列体现其思想的实践探索是( )A、洋务运动、义和团运动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C、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 D、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
8、某同学梳理了近代一场战争的过程:平壤战役——黄海海战——辽东半岛战役——威海卫战役。这场战争是( )A、甲午中日战争 B、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
9、示意图从某个角度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其中①应为A、俄国割占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B、开放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商埠 C、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D、允许列强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
10、下图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底座上的一幅浮雕,生动地再现了170多年前的一场伟大的反侵略斗争,这场运动是( )A、虎门销烟 B、火烧圆明园 C、鸦片战争 D、义和团运动
-
11、我们的朋友遍天下。一个友好国家的文化教育考察团要到中国实地考察、你当一名小号游,带领考察团参观考察下列地方,向客人介绍一下我们祖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1)、 西安半坡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图一),结合所学知识,向客人介绍一下半坡人的生活生产情况。(2)、图二是某遗址的照片,图中所示房屋为干栏式房屋,设想一下当时先民为什么会创造这种样式的房屋。(3)、图三是坐落在浙江绍兴的大禹陵,他是如何当选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在参观大禹陵时,游客向你提出如下问题:“面对凶猛的洪水,鲧治水以失败而告终、而大禹治水则取得了成功。这给我们怎样的启示?”你应该做出怎样的回答?(4)、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给你的感悟是什么?
-
12、黄河和长江是孕育中华文明的两条母亲河,在这里产生了许多灿烂的文化。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1)、分别写出一个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原始农业遗址的代表。(2)、相传远古时,我国大地上分布着许多部落,其中生活在黄河流域的主要是哪两个部落?这两个部落联盟后在哪场大战中打败蚩尤?后来逐渐形成了哪一民族?(3)、写出在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出现的部落联盟首领,并任选其中一位进行简介。
-
13、结合图片,回答问题。(1)、请结合所学分别对图一、图二遗址文明进行简介。(2)、这两处文明遗址说明距今5000年左右,哪一文明现象出现于长江黄河流域?(3)、结合两处文明遗址,你认为人类进人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有什么?
-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石块、兽骨和树籽等。
材料二:七八千年前的长江流域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沛……其中浙江余姚的遗址最具有代表性,他们建成了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黄河流域的陕西西安东部居民的房屋多用木头做柱子,屋内有灶炕。
(1)、结合材料一说明“北京人”已经掌握了哪项技能?其意义何在?(2)、材料二反映了哪两个原始农业居民居住的房屋?分别写出房屋的名称。(3)、材料二中“黄河流域”的农业遗址属于哪一文化的早期遗址?除此之外,“黄河”下游和淮河中下游还有哪一文化遗址? -
15、根据下列文物图片提示把空白处填写完整。(1)、图A是的头部复原像,生活在距今约。(2)、图B是使用的骨针。(3)、图C是半坡原始居民使用的。(4)、图D是使用的陶器,他们还会制作简单的乐器。
-
16、距今约5000年左右建有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的遗址是( )A、蚩尤 B、舜 C、良渚古城 D、陶寺遗址
-
17、从长相和智力水平来看,与现代人最接近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蓝田人
-
18、我国新石器时代的重要遗址基本都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是因为( )A、战略地位重要 B、交通便利 C、水源丰富、土地肥沃、适宜农业生产 D、环境优美
-
19、考古学家在半坡遗址发掘出了彩陶。下列表述中与此无关的是( )A、当时的制陶技术已比较高超 B、当时的人们已掌握了捕鱼技术 C、当时的人已经会从事简单的纺织制衣 D、等时已经出现了成熟的文字
-
20、能够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
①元谋人 ②北京人 ③河姆渡居民 ④半坡居民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