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国共关系的演变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图一     国民党一大会场                                                                                   图二 黄埔军校旧址大门

    材料二   西安事变是20世纪S0年代国内各种矛盾和中日民族矛盾激化的产物,它虽然是以军事政变的形式发生的,但政治上的意义和影响非常显著。西安事变不仅化解了国内危机,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为国共两党的合作抗日奠定了政治基础,而且改善了中国的政治生态环境,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为抗战的胜利和中国社会的良性发展提供了契机。

    ——摘编自吴永《论西安事变对中国政治生态发展的影响和启示》

    材料三   某一时期,国民党某要员说:“想用软的一套方法把共产党吃掉,谈何容易!可是,国内有厌战情绪,国际形势也不允许中国打内战,一起打起来我们更被动,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好做。”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什么正式建立。黄埔军校的创办起到了什么作用?
    (2)、根据材料二,分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3)、材料三中的“谈判”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从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 2、这一消息传到陕北,毛泽东兴奋地说:“我们总算熬出头了,20多年以来,革命战争一直处于防御地位,自刘邓南征后,我们的革命战争,才在历史上第一次转为战略进攻。”这里的“刘邓南征”是指
    A、挺进大别山 B、转战陕北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 3、庆阳某中学开展主题为“铭记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的历史剧表演活动,同学们打算排演一部抗日战争题材的剧本。下列可供选择的是(     )
    A、《1894·甲午大海战》 B、《四渡赤水》 C、《百团大战》 D、《重庆谈判》
  • 4、2023年9月13日,庆阳市国防动员办公室发布防空警报试鸣公告:将于2023年9月18日组织全市防空警报试鸣活动。庆阳市组织此次活动的现实意义是(     )
    A、宣传抗日战争胜利成果 B、警示社会各界铭记历史 C、讽刺国民政府消极抗日 D、大力弘扬红军长征精神
  • 5、红色地名,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各个时期留下的红色文化遗产,是历史的有力见证。其中与中央红军、陕北红军会师有关的地名是(     )
    A、遵义 B、瑞金 C、吴起镇 D、古田
  • 6、1926年,斗志昂扬的战士们唱着下图所示歌曲,从珠江流域一路打到长江流域。这一场景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武昌起义 B、北伐战争 C、护法战争 D、二次革命
  • 7、史论结合是历史阐释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戊戌变法

    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

    辛亥革命

    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C

    新文化运动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

    中共一大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A、A B、B C、C D、D
  • 8、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下列选项最能体现这一评价的是(     )
    A、他领导了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 B、他收复新疆,平息边疆危机 C、他领导了戊戌变法,革故鼎新 D、他领导辛亥革命,创立民国
  • 9、1898年9月,谭嗣同、林旭、康广仁等人被捕,后被斩首于菜市口。他们曾有过下框所示言论。从这些言论中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

    谭嗣同: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林旭:青蒲饮泣知何补,慷慨难酬国士恩。

    康广仁:今八股已废,人才将辈出。我辈死,中国强矣。

    A、谭嗣同遇害标志着戊戌变法失败 B、戊戌诸君子因造反而被斩首 C、主张废除八股是康广仁被斩首的原因 D、戊戌诸君子致力于救国图存
  • 10、庆阳市某中学八年级学生小美准备制作一期题为《中国近代英雄人物》的手抄报,在其中设置了相关栏目。陈化成、关天培、葛云飞、王锡朋、郑国鸿、海龄可归入的栏目是(     )
    A、鸦片战争之殉国英雄 B、辛亥革命之革命党人 C、太平天国之农民领袖 D、救亡图存之变法志士
  • 11、历史的长河奔流不息,一代代人洞察时代风云,把握时代脉搏,绘制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请参照示例,将下列人物进行分类,并为你所分的每一组分类凝练一个主题。

    (要求:分类只写序号,每类不得少于2个人物,分类不得少于3组;主题凝练须科学合理,符合史实;照抄示例不得分)

    人物:

    ①伯里克利        ②达·芬奇        ③亚里士多德        ④瓦特

    ⑤哥伦布            ⑥华盛顿            ⑦斯蒂芬森            ⑧克伦威尔

    示例

    分类

    主题

    ②⑤

    意大利人(“人”和“世界”的发现者)

    作答区

    分类

    主题

  •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已经慢慢发展起来,开始了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工业革命。1804年,俄国生铁产量为1030万普特,英国仅800万普特。但是到1825年,俄国由于缺少劳动力,产量减少至1000万普特,英国却增加到3700万普特。

    ——摘编自马世力《世界史纲》

    材料二   克里木战争中……俄罗斯军队在自己的领土上遭到了损失惨重的可耻的失败。战败使俄国内外交困,民怨沸腾,进一步加深了封建农奴制的危机……俄国国内对农奴制度的反抗从18世纪起就稳步升级,在19世纪前40年里已经发生了几百次起义。特别是一些感受到了西欧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青年军官,他们回国后对俄国还保留农奴制和沙皇专制非常不满,开始组织秘密团体,宣传民主思想,准备依靠军队的力量推翻沙皇政府。

    ——摘编自《新全球史》

    材料三   农奴制改革分化出了一大批破产的农民,他们不仅失去了土地,而且丧失了其他生产资料,沦为农村中的无产阶级。这些农村无产阶级和农奴制改革所造成的无地农民就形成了一支雇佣大军,19世纪末,根据全俄人口调查材料,俄国雇佣工人大约已有1000万……1.865——1895年,俄国的铁路已由3374俄里增至31728俄里。到19世纪80年代初,俄国已基本完成工业革命,走上了西方列强殖民扩张的道路,成为了继英法美之后的一大工业强国。

    ——摘编自《俄国农奴制改革》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俄国1861年改革的背景。
    (2)、据材料三,指出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作用。
    (3)、综上所述,请谈谈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 13、时代洪流奔涌向前,国家发展需要挣脱枷锁,劈波斩浪。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化改新的成功,是由于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环境迫切需要变革。当时的日本面临外来文明冲击、国内集权制度瓦解、中央政府内部权力争斗激烈以及各地的民间起义等问题。大化改新是日本历史上一项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它是从古代制度向近代政治制度转型的重要标志。

    ——摘编自言乐文《大化改新是如何影响日本的政治体制?》

    材料二   《独立宣言》宣布人人生而平等,享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天赋人权的享有者不包括黑人和印第安人。1787年美国宪法依据分权制衡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1787年美国宪法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白人男子相等的政治权利。

    材料三   恩格斯说:“工业革命对英国的意义,就好像哲学革命对德国,政治革命对法国一样。”工业革命使英国社会结构和生产关系发生重大改变,从农业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崛起为工业强国,被视作在西班牙之后的又一个“日不落帝国”。

    ——摘编自《英国:科教蓬勃发展催生工业革命》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进行大化改新的原因。(答出三点即可)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美国法律制定的思想解放运动。指出这两部美国法律文献的局限性。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
  • 14、文明的交响跨越种族和地域,历经千年依然动人心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北非是多种古文明汇聚、碰撞与融合之地,一些学者称埃及是非洲历史的真正精华。在波斯帝国统治埃及大约130年的时间里,实现了亚非文明的互动性交往。希腊化时期的埃及也成为北非历史上跨文化主义的典型案例。随着迦太基人在三次布匿战争中的败北,北非沿海地区与内陆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所谓的“罗马化”。自公元7世纪上半叶起,基督教未能抵御另一新的一神教——诞生于阿拉伯半岛的伊斯兰教向北非迅疾拓展,最终确立伊斯兰教在北非的主流宗教地位。

    ——摘编自王铁铮《古代北非多元文明的流变及其特色》

    材料二   与后来发展起来的欧洲文明相比,拜占庭的文明具有相当独特性。拜占庭不仅保存了罗马法,恢复了罗马法的权威,而且确立了西方社会的“法来源于权”的法理思想,《民法大全》成为未来若干世纪中西方法律的基础。在文化上,拜占庭为文艺复兴的到来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拜占庭的文化成就还为近代希腊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拜占庭文明,独特而闪亮》

    材料三   古丝绸之路之所以名垂青史,靠的不是战马和长矛,而是驼队和善意;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共建“一带一路”注重的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互帮互助走得远,崇尚的是自己过得好、也让别人过得好,践行的是互联互通、互利互惠,谋求的是共同发展、合作共赢。不搞意识形态对立,不搞地缘政治博弈,也不搞集团政治对抗,反对单边制裁,反对经济胁迫,也反对“脱钩断链”。

    (1)、依据材料一,概括古代北非汇聚、碰撞与融合的多种古文明。
    (2)、依据材料二,归纳拜占庭帝国为世界文化作出的贡献。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们该如何开展国际交流。
  • 15、1871年日本设立文部省,废除了旧的藩校和学塾,逐步确立了小学、中学和大学三级教育体制。政府还每年选派品学兼优的青年去留学。日本教育领域出现的新变化主要得益于(       )
    A、倒幕运动 B、王政复古 C、文明开化 D、殖产兴业
  • 16、下面为某著作的目录(节选)。如果根据目录内容为该著作拟定书名,下列选项中最适合的是(     )

    第一章   “蒸汽时代”的来临

    第二章   《资本论》的撰写

    第三章   宪章运动

    ……

    第六章   伟大的友谊

    第七章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A、《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B、《工业革命的准备》 C、《日不落帝国的建立》 D、《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 17、这个国家在1688年达到了它在1640年所定下的目标,放弃了革命的任务,而代之以自由……最终和国王形成了一个法律契约。这个契约是(     )
    A、《欧洲民法大全》 B、《权利法案》 C、《十二铜表法》 D、《人权宣言》
  • 18、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三角贸易”行程简表。表中“▲”处的内容最有可能是(     )

    行程

    出程

    中程

    归程

    货物

    杂货、枪支

          

    烟草、蔗糖

    A、 B、棉花 C、黑人奴隶 D、机械制品
  • 19、中国发明的罗盘针,经阿拉伯人西传后于14世纪时在欧洲普遍使用,欧洲出现了新型的多桅多帆、轻便快速的大船。此外,当时欧洲流行地圆学说,绘制地图的技术很先进。材料反映了开辟新航路的(     )
    A、技术支持 B、精神动力 C、思想条件 D、物质准备
  • 20、作者借梦游“地狱”“炼狱”“天堂”三界来描写现实生活中的各色人物,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把许多主教、僧侣甚至教皇都打入地狱。据此判断,该作者是(     )
    A、拉斐尔 B、彼特拉克 C、莎士比亚 D、但丁
上一页 21 22 23 24 2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