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由大一统走向分裂,又由分裂重新走向大一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孝文(帝)明知鲜卑游牧故习,万不足统治中华,又兼自身深受汉化熏染,实对汉文化衷心欣慕,乃努力要将一个塞北游牧的民族,一气呵熟,使其整体的汉化。
——钱穆《国史大纲》
(1)、请写出材料一中①②的政权的名称。(2)、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迁入山西一带(汾河流域)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哪些?(3)、材料二中“一个塞北游牧的民族”所指的是哪一个民族?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其“汉化”的具体措施。(列举两例)(4)、通过分析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归纳民族交融的方式有哪些?(举出两例)(5)、根据材料,概括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6)、请你谈谈为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应如何正确处理民族关系。 -
2、江南经济的发展是古代中国的一抹亮丽景色。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
——《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宋书》
(1)、材料一反映了秦汉时期什么地区的经济开发状况?根据材料简要概括这个地区经济开发的状况。(2)、材料二反映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南方发展呈现出的最突出特点是什么?你认为这一特点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3)、江南地区的开发给我们今天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哪些启示? -
3、
“汉族、汉字、汉文化……”“汉”与汉朝的强盛有很大的联系。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经济之盛】
材料一 (汉景帝后期)京师之钱累巨万,贯(穿钱的绳子)朽而不可校(计数)。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史记·平准书》
(1)通过汉初统治者采取的措施,出现了材料一所描述的局面,历史上把这一局面称为什么?西汉王朝在哪位皇帝在位期间进入鼎盛时期?【政治之盛】
材料二
(2)材料二描绘的是汉武帝时期什么重大历史事件?该事件有什么重大意义?材料三 武帝时,西域内属,有三十六国。汉为置使者校尉领护之。宣帝改曰都护……
——《后汉书》
(3)材料三中“宣帝改曰都护”是在哪一年?这样做起到了什么作用?【外交之盛】
材料四 通过“丝绸之路”,我国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技术,以及铸铁术、造纸术都先后西传。同时,中亚、西亚等地的特产,如毛织品、胡桃(核桃)、石榴、胡萝卜、大蒜等陆续传入中国。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出“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哪里,它的开拓者是谁?指出“丝绸之路”的主要作用。 -
4、秦始皇和汉武帝是两位有作为的皇帝,他们采取一系列措施,把国家推向大一统。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措施
秦始皇
汉武帝
政治措施
(1)
(2)
经济措施
(3)
(4)
思想文化措施
(5)
(6)
军事措施
(7)
(8)
根本目的
(9)
-
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华民族创造了璀璨的科技与文化。取得这些杰出成就的原因与下列哪个不相关( )A、南方经济发展 B、人民勤劳智慧 C、民族大交融 D、国家大一统
-
6、发生于4世纪后期,为江南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的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是( )A、官渡之战 B、巨鹿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
7、历史上的曹魏、前秦和北魏三个政权,最大的相似之处是( )A、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B、都曾定都洛阳 C、都因少数民族进攻而亡 D、都曾统一过黄河流域
-
8、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的著名战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都发生在三国时期 ②都是以少胜多的战役
③都是曹操一方取得胜利 ④都采取了火攻的战术
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④ D、②③④ -
9、它是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的史实的史学巨著,“它”是( )A、《伤寒杂病论》 B、《史记》 C、《汉书》 D、《资治通鉴》
-
10、2007年,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了有史以来的最佳发明家,蔡伦排名第四。蔡伦排名靠前( )A、发明了指南针 B、发明了火药 C、改进了印刷术 D、改进了造纸术
-
11、下图是小丽同学制作的中国古代朝代更替表(部分)。空白处政权的建立者是( )A、嬴政 B、刘邦 C、王莽 D、刘秀
-
12、《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针对这种状况,汉初统治者实行了( )A、加大税收 B、休养生息,轻徭薄赋 C、推恩令 D、盐铁官营,统一铸币
-
13、贾谊的《过秦论》以“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记叙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是( )A、陈胜、吴广起义 B、绿林赤眉起义 C、黄巾起义 D、楚汉之争
-
1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蕴含着深刻的哲学道理,这一思想出自(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
15、战国时期,秦国一跃成为最强大的诸侯国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A、建都江堰 B、修建灵渠 C、商鞅变法 D、修筑长城
-
16、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山顶洞人遗址 D、半坡原始居民遗址
-
17、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深受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可以反映历史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卢米埃尔兄弟受爱迪生改进的“电影摄影机”和埃·雷诺的“光学剧场”的启发,萌生了一种想法:将电影在银幕上放映。1894年底,卢米埃尔兄弟经过试验制成了第一部样机,并将其命名为“电影放映机”。1895年12月28日,他们在巴黎进行了电影史上第一次公映 后来,具有经营意识的卢米埃尔公司逐步创建了生产、制片、放映、销售一体化的“电影工业体系”,电影产业逐步兴起。
——摘编自[俄]勃·塔拉索夫《电影技术百年发展纵横谈》
材料二 20世纪美、苏部分电影简介
电影中文名称及上映
国家
上映时间
简介
《摩登时代》(美国)
1936年
20世纪20年代,美国工人查理(卓别林饰) 在工厂干活、发疯、进入精神病院,这一切 都与当时人们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有着密 切联系。
《她在保卫祖国》
(苏联)
1943年
巴莎本是苏联的一个家庭主妇,1941年6 月,眼见丈夫和儿子接连战死,巴莎在悲恸 中拿起武器,誓死保家卫国。
《核子战争》 (美国)
1964年
在追查可疑目标的过程中,美国载有核弹的 轰炸机由于指令故障在莫斯科投下核弹,为 了防止苏联报复,美国又在纽约投下核弹。
材料三 一直以来,欧美国家通过科幻片将他们的价值观传递给其他国家,最常见的就是“个人英雄主义”——一个或几个超级英雄承担着拯救世界的重任。……从这个角度看,《流浪地球》无疑比美国大片多了几分现实意义。无论是影片中组成联合政府、发动全球数千个救援队抢修“行星发动机”,还是最后各国救援队集体手动推撞针,都让人们看到,当危机来临时,任何一个国家和个人都是渺小的。关乎地球和人类存亡之时,美国做不到,中国也做不到,唯有集中所有力量形成共同体才有希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电影产业兴起的历史条件。(2)、从材料二中任选一部电影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电影的出现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相关,并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说明。(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与欧美国家科幻片体现出的价值观有何不同?并结合史实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是如何践行这种价值观的?(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相关史实。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小论文。 -
18、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以“追寻记忆·汲取前进力量”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活动,请你一起参与完成。
任务一 【释读人物——理解历史发展】
任务二【赏析图片——体会发展变迁】
任务三 【阐述史事——感受合作伟力】
时间
城市
事件
1924年1月
广州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37年9月
南京
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1942年1月
华盛顿
《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1943年12月
开罗
《开罗宣言》发表
1945年6月
旧金山
《联合国宪章》签署
1951年4月
巴黎
《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签订
1955年4月
万隆
万隆会议召开
2023年10月
北京
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
(1)、一组同学以“影响历史发展的重要人物”为线索搜集了相关图片(任务一),请任选一幅,简述与此人物相关的史事。(2)、二组同学以“影响历史发展的重大事件”为线索搜集了和俄国记忆相关的图片(任务二), 请分别解读其反映了该国怎样的发展历程。(3)、三组同学根据城市记忆整理了大事年表(任务三),请从大事年表中选择两项史事 以“城市记忆中感受合作伟力”为题,写一篇演讲稿。 -
19、1992年俄罗斯煤、石油、煤气价格较上一年度上涨4倍,居民用电、药品和医疗用品价格上涨3倍,面包、牛奶、植物油以及供暖价格上涨2倍。材料反映俄罗斯( )A、受到苏联解体冲击 B、坚持计划经济体制 C、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D、丧失世界大国地位
-
20、下图是1945年雅尔塔会议后英国漫画家绘制的漫画《TAKE ME IN,MISTER?》(带我进去吧,先生?)。 该漫画意在揭示雅尔塔会议( )A、凸显了大国主导地位 B、激化了盟国内部矛盾 C、加速了美苏利益冲突 D、违背了世界和平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