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今以后,到处所见的,都是布尔什维主义战胜的旗。到处所闻的,都是布尔什维主义的凯歌声,人道的警钟响了!自由的曙光现了!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材料二:由于那个时期新的社会力量的产生和发展,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出现了一个壮大的阵营。

    材料三:1920年夏,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接着,北京、长沙等地也先后建立了相同的组织。

    材料四: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举行。大会通过了第一个党纲,确定了党的中心工作,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从此中国无产阶级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1)、材料一宣传的是什么思想?
    (2)、材料二中的“新的社会力量”指的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是谁建立的?
    (4)、材料四中“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的内容为材料四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提供了哪些条件?
  •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一系列全面批孔的文章,论证孔子旧礼教不适合现代社会。他说:“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

    鲁迅对封建礼教的攻击最为强烈。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深刻揭露了中国几千年来封建统治和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提出了“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还活在世上”的社会理想。“吃人的礼教”一语,就是从这篇小说来的。

    材料二:毛泽东在《青年运动的方向》一文中说:“五四运动所反对的是卖国政府,是勾结帝国主义出卖民族利益的政府,是压迫人民的政府··假使不要反对的话,那么,五四运动就是错的。”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是哪两个?
    (2)、材料二中的“卖国政府”指的是哪一政府?
  • 3、1911年中国发生了巨变;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五四运动为起点,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在中国大地上以波澜壮阔的规模广泛传播,已经有那么多先进分子奔集到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

    材料二:

    (1)、五四运动是哪一历史时期的开端?
    (2)、在中华大地上第一次高高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人是谁?他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介绍的文章是什么?
    (3)、材料二的两幅图片共同反映了哪一年召开的什么会议?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哪一政党的诞生?说说这一政党的诞生有何历史意义。
  •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实用主义、科学和民主给他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当他们归国的时候——陈独秀在1915年,蔡元培在1916年,胡适在1917年分别归国——他们充当了中国文学和知识分子人格转换的发酵剂。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五四”后青年学生热烈追求新思想,探讨改造中国社会的方法,提出各种各样的关于改造中国的方案。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青年学生的思想获得了极大的解放,许多人开始改变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旧观念、旧思想,社会上出现了一个介绍和宣传社会主义的热潮。

    ——摘编自王桧林《中国现代史》

    (1)、结合材料一,说说你对“他们充当了中国文学和知识分子人格转换的发酵剂”的理解。
    (2)、结合材料二,指出五四运动后中国青年学生的思想转变,并分析其原因。
  • 5、1923年2月,京汉铁路大罢工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但罢工遭到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吴佩孚的血腥镇压。为此中国共产党(   )
    A、放弃领导工人运动 B、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C、开始领导农民运动 D、开始寻求革命同盟者
  • 6、中国共产党一大会址之一是嘉兴南湖的游船,所以中共一大的精神被称为“红船精神”。下面对“红船精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开天辟地、敢为人先 B、实事求是、敢闯新路 C、不畏艰险、艰苦奋斗 D、永不停步,将革命进行到底
  • 7、用图示法理清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是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下面空白方框内“?”处应填写(   )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的爆发 C、新文化运动 D、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8、“中国历史选择了这个特别的日子,放射出中国革命最初的曙光。鲜红的党旗自从在十三个人身后飘起时,中国命运的希望一日比一日红火。”“这个特别的日子”发生的大事是(   )
    A、五四运动爆发 B、中共一大召开 C、中共二大召开 D、遵义会议召开
  • 9、毛泽东曾说:“严格地讲,我们研究党史,只从一九二一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从五四运动说起可能更好。”对此论述理解正确的是(   )
    A、五四运动促进了中国的制度改革 B、五四运动动摇了北洋政府的统治 C、五四运动取得了中国外交的胜利 D、五四运动是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 10、从1918年11月的“公理战胜强权”庆典,到1919年1月的巴黎会议,短短两个月时间,当时的中国充分诠释了“自古弱国无外交”的定律,所谓的“公理战胜强权”不过是一个美丽的童话。面对战争局面,中国人(   )
    A、是工人阶级领导的新型运动 B、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C、体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D、促进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 11、下图中的表述集中体现了(   )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弘扬民主精神,不断发展和完善民主政治建设;弘扬科学精神,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走科教强国之路;弘扬进步精神,不断地解放思路。

    A、五四精神 B、红船精神 C、长征精神 D、延安精神
  • 12、“这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这场运动是指(   )
    A、义和团运动 B、护国运动 C、护法运动 D、五四运动
  • 13、五四运动时期,报刊业进行了大规模的业务改革,主要包括:开展各种思想观点的自由讨论,实行百家争鸣;提倡白话文,确立了白话文在报刊中的主导地位;改革副刊,把副刊办成介绍新知识,传播新思想的园地;等等。这些改革(   )
    A、启发了工人阶级的政治觉悟 B、有利于民众觉醒与社会进步 C、使文学革命成为社会的共识 D、使报刊成为反袁斗争的主阵地
  • 14、尹明德在《北京五四运动回忆》中写道:“到了二十八日这一天早晨,留学法国巴黎的学生和华侨,知道国内群众对拒绝和约签字的运动很激烈,也结队到中国代表住处阻止他们赴会签字,并声言代表如要去签字,大家就要照国内学生对待曹、陆、章的办法对待他们。”可见,五四运动的特点是(   )
    A、学生、工人相结合 B、各行各业都参与 C、国内国外相呼应 D、抵制日货成潮流
  • 15、某历史兴趣小组计划出一期新文化运动时期历史名人的板报,对如图人物应配的文字准确的是(   )

    ①1915年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②曾出任北京大学校长③曾发表《文学革命论》,主张建设新文学④曾撰写小说《狂人日记》,抨击封建礼教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 16、1915年,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这次运动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礼教,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下列信息提取错误的是(   )
    A、新文化运动的阵地是《青年杂志》 B、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科学” C、新文化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 D、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五四运动的爆发
  • 17、新文化运动开始后,学者们编写了许多白话书信,用民众通行的语言讲述新时代的思想,白话文逐渐普及。这反映出新文化运动的目的是(   )
    A、战胜封建礼教 B、改变国民思想 C、取代传统文化 D、终结专制统治
  •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四年抗战,艰苦卓绝。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十四年抗战的艰苦历程昭示我们,爱国主义是克敌制胜的强大精神力量,用爱国主义精神凝聚起来、团结起来的中华民族是不可征服的。

    ——据《人民日报》社论改编

    材料二:抗日战争,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所占的地位实在太重要了。以往,中国对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的历次反抗战争,没有一次不是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致使多少爱国志士仁人为之抱恨终天。这次抗日战争却完全不同了。它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者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从而成为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复兴的重要枢纽。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十四年抗战”开始于何时?“十四年抗战”的历程分为哪两个阶段?
    (2)、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取得抗战胜利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战争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意义。
  •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挑起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全民族抗战由此开始,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材料二:中国全民族抗战,在正面战场,中国军队组织多次战役,抵抗日军进攻。在敌后战场,中国共产党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展开人民游击战争……经过14年抗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1)、材料一的“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在东北有哪两支队伍抵抗日军侵略?
    (2)、材料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3)、结合材料二列举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抗击日军的史实各一例。
    (4)、中国人民经过14年抗战,终于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标志是什么?
  • 20、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和邪恶、光明和黑暗、进步和反动的大决战,在那场惨烈的战争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的时间最早、持续的时间最长……面对侵略者,中华儿女不屈不挠,浴血奋战,彻底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

    ——美国总统罗斯福

    材料三: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9月3日设立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1)、材料一中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的时间最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是哪一事件?请列举展现材料一中“中华儿女不屈不挠,浴血奋战”的两个著名战役的名称和两名抗日英雄的名字。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设立这些纪念日有何历史意义?
1 2 3 4 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