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通过学习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的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袁世凯上台后,开始实行独裁统治。他实行独裁统治的表现有哪些? 
    (2)、为实现皇帝梦,袁世凯甚至不惜牺牲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以换取日本的支持。“二十一条”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请分别写出直系军阀和皖系军阀的领头人。
  • 2、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其他各省也被大大小小的军阀所控制,其中控制广西的军阀是( )
    A、直系军阀 B、滇系军阀 C、桂系军阀 D、皖系军阀
  • 3、“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戮此民贼,以拯吾民。”为讨伐“民贼”而进行的斗争是( )
    A、武昌起义 B、护国战争 C、南昌起义 D、战略转移
  • 4、1916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这说明了( )
    A、复辟的时机未到 B、复辟准备不充分 C、辛亥革命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 D、宣传力度不够
  • 5、蔡锷在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过程中,因功勋卓著,被称为“再造民国第一人”。蔡锷参与的反对袁世凯独裁专制,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是( )
    A、护国运动 B、五四运动 C、二次革命 D、戊戌变法
  • 6、读中华民国和北洋军阀时期大事年表(部分),在表中空白处应填上的内容是( )

    A、辛亥革命 B、军阀混战 C、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D、北伐战争
  • 7、1914年—1918年中国社会的一些状况:农户减少1500多万户,耕地减少2600多万亩,荒地增加4900多万亩,陆军增加92万多人,军费增加5000多万元。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军阀割据 B、帝国主义国家侵略 C、北伐战争 D、第一次世界大战
  • 8、北洋军阀开始统治中国的标志是( )
    A、孙中山宣布辞职 B、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C、责任内阁的成立 D、“二次革命”的爆发
  • 9、袁世凯复辟帝制,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为了维护共和制度进行了( )
    A、辛亥革命 B、二次革命 C、护国战争 D、护法运动
  • 10、历史上有这样一个人,他出卖过维新派,又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这个人是( )
    A、袁世凯 B、荣禄 C、蒋介石 D、陈独秀
  • 1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战争的共同点的是( )
    A、都是武装斗争 B、都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C、由孙中山号召或领导 D、矛盾都指向北洋军阀
  • 12、孙中山在1915年12月写给友人的信中说:“帝政实施,祖国前途,顿增黑暗,以先烈手造之共和,转而……四亿同胞吞声咽泪。”导致材料中“顿增黑暗”的原因是( )
    A、武昌起义 B、军阀割据混战 C、护国运动 D、袁世凯复辟帝制
  • 13、下面是摘自《讨袁檄文》中的一段材料,材料中“毅此民贼”的原因是( )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

    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孙中山《讨袁檄文》

    A、宋教仁遇刺身亡 B、护国战争的爆发 C、北洋军阀混战 D、袁世凯复辟帝制
  • 14、读下图,造成该事件的主要原因是( )

    A、清政府统治腐朽 B、宋教仁遇刺身亡 C、袁世凯复辟帝制 D、北洋军内部分裂
  •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清朝自强运动的倡导者,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新式国家……未能在官办工业或官督商办企业中注入个人的能动性,那些企业继续不断地遭受官场中司空见惯的无能、任人唯亲和贪污腐败等现象之困扰。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1952年,现代工业在我国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26.6%,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35.5%。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期间上下一心,举全国之力,步调一致搞建设。我国工业建设和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一百年。 

    ——王树恩《新中国“一五计划”出台的台前幕后》

    (1)、 请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朝自强运动”指什么?导致其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2)、 请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一五计划”实施前的经济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一五计划”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3)、 请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谈一谈我国工业化建设历程给你带来的启示。
  •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报》创刊号孙中山(1866-1925)

    材料二: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图片展(片段) 

    图片说明:新中国成立后,站起来的中国各民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转变,全面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材料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1)、 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号上提出的革命纲领是什么?指出材料一中的“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2)、 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图一、图二展示的内容为初步构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做出的贡献? 
    (3)、 请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起点是什么?列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列举出内容名称即可,不必展开详述。)
  • 17、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王老师以“筑梦前行”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完成学习任务。
    (1)、 任务一:【设计方案——体会中国精神】
    某校历史社团策划了以“传承民族精神”为主题的游学线路,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谈谈从以下三个地点能折射出的重大历史事件?
    线路:广州虎门海滩⇒上海四行仓库⇒上海浦东“东方明珠”电视塔
    (2)、任务二:【情境再现——唤起中国觉醒】
    你从下面的情境中提取到哪些历史信息?
    武昌起义爆发后,北京的王公大臣“狼狈恐惧之状达于极点,犹如风声鹤唳使其胆寒。上自摄政王,下至小吏旗兵都不知所措,且皆不顾国家之命运如何,唯独担忧自家生命财产之安危,丑态百出,实堪悯笑。”《英国画报》评论说,清朝二百五十多年的统治已经直接受到革命的冲击,孙中山很有可能成为共和国的第一位总统。《美国亚洲协会杂志》将辛亥革命看作“中国复兴过程中一个必然事件。” 
    ——《辛亥革命史资料新编》
    (3)、任务三:【思维导图——坚定中国道路】 
    A、B 处应该填写什么?请你结合思维导图和所学知识,比较两条道路在探索过程中体现的最重要的共同之处是什么? 

  • 18、张之洞提到:“乙未(1895年)以后,志士文人,创开报馆,广译洋报,参以博议。始于沪上,流衍于各省。”其所述现象表明( )
    A、新式学堂开始创办 B、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C、国民革命蓬勃开展 D、无产阶级力量壮大
  • 19、照片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对如图照片解读正确的是( ) 

    A、打退了国民党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 B、粉碎了国民党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C、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D、宣告了国民党在大陆反动统治覆灭
  • 20、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的部队是( )
    A、东北野战军 B、华北野战军 C、华东野战军 D、中原解放军
1 2 3 4 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