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如图,在△ABC中,边AB,AC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D,若∠BDC=140°,则∠BAC的度数为.
-
2、 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为75°,80°,25°,现有一条直线将它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那么这两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度数分别是.
-
3、 如图所示,在Rt△ABC中,∠C=90°,AD是∠BAC的平分线,若AC=6,BC=8,则=.
-
4、 如图所示,将△ABC沿射线AB方向平移得到△BDE.如果∠CAB=48°,∠ABC=100°,那么∠1=°.
-
5、 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5和12,则其斜边长为.
-
6、 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为70°,则它的顶角等于°.
-
7、 如图所示,在△ABC中,在边AB上取一点P,连结CP,在边CP上取一点Q,连结BQ.若△ACP≌△QBP,∠ACP=23°,则∠CBQ的度数为( )A、23° B、22° C、30° D、32°
-
8、 如图,等腰△ABC的底边BC长为4,面积是16,腰AC的垂直平分线EF分别交AC,AB边于点E,F.若D为BC边的中点,M为线段EF上一动点,则△CDM周长的最小值为( )A、6 B、8 C、10 D、12
-
9、 下列选项中可以用来证明命题“如果∠1+∠2=90°,那么∠1≠∠2”是假命题的反例是( )A、∠1=30°,∠2=60° B、∠1=30°,∠2=50° C、∠1=∠2=45° D、∠1=40°,∠2=40°
-
10、 下列选项中的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A、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B、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C、底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D、边长相等的两个等边三角形全等
-
11、 用火柴棒摆一个等腰三角形,有两边分别用了2根、7根长度相同的火柴棒,则摆这个等腰三角形需用火柴棒( )A、11根 B、14根 C、16根 D、17根
-
12、 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5和9,则这个三角形第三边长可能是( )A、3 B、4 C、5 D、14
-
13、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原点,点A(0,3),B(-4,0),C(4,0).若将点B向右平移10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对应点D.(1)、点D的坐标为;(2)、若P是y轴上一动点, 的面积等于的面积,请求出点P的坐标;(3)、若E为x轴上一动点,为等腰三角形,请直接写出点E的坐标.
-
14、 如图,为了测量一条两岸平行的河流宽度,由于跨河测量困难,所以三个数学研究小组设计了不同的方案,他们在河南岸的点B处,测得河北岸的一棵树底部点A恰好在点B的正北方向,测量方案如下表:
课题
测量河流宽度
工具
测量角度的仪器(仪器的高度忽略不计),标杆,皮尺等
小组
第一小组
第二小组
第三小组
测量方案
观测者从点B向正东走到点C,此时恰好测得∠ACB=45°.
观测者从点B向正东走到点E,O是BE的中点,继续从点E沿垂直于BE的EF方向走,直到点A,O,F在一条直线上.
测量示意图
(1)、第一小组认为,河宽AB的长度就是线段的长度;(2)、第二小组方案灵感来源于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他们认为只要测得EF的长就是所求河宽AB的长,你认为第二小组的方案可行吗? 如果可行,请给出证明;如果不可行,请说明理由;(3)、请你代表第三小组,设计一个测量方案,把测量方案和测量示意图填入上表,然后指明你画的示意图中,只要测出哪条线段的长,就能推算出河宽AB的长,并说明方案的可行性. -
15、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的顶点A(0,1),B(3,2),C(1,4)均在正方形网格的格点上.(1)、以x轴为对称轴,作的轴对称图形 画出图形,并写出顶点的坐标;(2)、将向左平移3个单位后得到画出图形,并写出顶点的坐标.
-
16、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是(4,0),点P在第一象限,且在直线 上.设点P的横坐标为a, 的面积为S.(1)、求S关于a的函数表达式;(2)、若 , 求S的值.
-
17、 如图,在中, , 延长CA至点D,延长BA至点E,使得AD,连结BD和CE.求证:
-
18、 解不等式:
-
19、 已知一次函数 的图象不经过第一象限,当 时,y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为5,则k的值为.
-
20、【情境】某快递车从公司出发,到达A驿站,卸完包裹后立即前往B驿站,再卸完包裹后按原路返回公司.快递车行驶速度恒定,在两个驿站卸包裹的时间一样.快递车离公司的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部分数据)如图所示.
【问题】快递车在每个驿站卸包裹的时间为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