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核心素养几何直观
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一个角的度数是另一个角的2倍,这样的三角形我们称之为“倍角三角形”.如图,△ABC 中,∠ACB=90°,点 P 是线段AB上一点(不与A,B重合),连结CP.
(1)、当∠B=72°时,回答下列问题:①若∠CPB=54°,则△ACP ▲ “倍角三角形”(填“是”或“不是”);
②若△BPC 是“倍角三角形”,求∠ACP 的度数.
(2)、当△ABC,△BPC,△ACP 都是“倍角三角形”时,求∠BCP 的度数. -
2、如图,△ABC 中,A1 , A2 , A3 , …, An为AC边上不同的n个点,首先连结BA1 , 图中有3个不同的三角形,再连结BA2 , 图中有6个不同的三角形……
(1)、完成下表:连结AC上点的个数
1
2
3
4
5
6
…
图中三角形个数
3
6
…
(2)、若一直连结到 An,则图中共有个三角形. -
3、如图,在△ABC中,∠B+∠C=α,按如图所示的方式进行翻折,使B'D∥C'G∥BC,B'E∥FG,则∠C'FE的度数是(用含α的式子表示).

-
4、如图,AC⊥FB 于点20C,FD交AC 于点E,交AB 于点D.若∠1=∠B,则图中的直角三角形有个.

-
5、已知三角形ABC的三边长分别为a,b,c,有以下说法:
①以2a,a+b,a+c为边长的三角形一定存在.
②以a2 , b2 , c2为边长的三角形一定存在.
③以a+b,b+c,a+c为边长的三角形一定存在.
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为(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
6、将一个三角形沿一条直线分成两个三角形,这两个三角形不可能( )A、都是锐角三角形 B、都是直角三角形 C、都是钝角三角形 D、是一个锐角三角形和一个钝角三角形
-
7、已知a,b,c是△ABC 的三边长,b,c满足(b- 且a为方程|x-4|=2的解,则△ABC的周长为( )A、4 B、5 C、7或11 D、7
-
8、用螺丝连结四根木条构成一个四边形ABCD,四根木条长度如图所示,现添加一根长度为整数的木条,使这个图形稳定,则添加的木条的长度不可以是 ( )
A、2 B、4 C、5 D、6 -
9、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中,能构成三角形的是( )A、3d m,5d m,8 dm B、8cm,8cm,18 cm C、3d m,3d m,5dm D、3cm,4 cm,8cm
-
10、如图,已知∠CAE=∠ACD=90°,∠ADE<∠E<∠ACD,请写出图中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
11、已知△ABC,则下列条件能判定△ABC 是锐角三角形的是( )A、∠A=90°-∠B B、∠A-∠B=∠B-∠C=20° C、∠A=2∠B=3∠C D、∠A+∠B=88°
-
12、如图,在△ABC中,∠BAC=70°,∠1=∠2,则∠ADC=.

-
13、在△ABC中,若一个内角的度数等于另外两个内角度数的差,则( )A、必有一个内角等于30° B、必有一个内角等于45° C、必有一个内角等于60° D、必有一个内角等于90°
-
14、观察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C是△ABC的.(2)、图中以线段AE 为边的三角形有.(3)、图中共有个三角形,它们分别是 . -
15、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必写作法.
(1)、如图(1),在∠AOB 外部作∠AOE,使∠AOE=∠BOC.(2)、如图(2),已知将线段AB平移后,点A 的对应点为点 C,求作平移后的线段 CD. -
16、如图,点O 为码头,OM,ON为海岸线,A,B两个灯塔与码头的距离相等.一艘轮船从码头开出,计划沿∠MON 的平分线航行,航行途中,某一时刻测得轮船所在的位置C与灯塔A,B的距离相等,问此时轮船是否偏离航线?请说明理由.

-
17、工人师傅常用角尺平分一个任意角.做法如下:如图,∠AOB 是一个任意角,在边OA,OB上分别取OM=ON,移动角尺,使角尺两边相同的刻度分别与M,N重合.过角尺顶点 C 的射线 OC 即是∠AOB 的平分线.这种做法是利用了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图中判定三角形全等的依据是.

-
18、如图,在若干个正六边形拼成的图形中,下列三角形与△ACD全等的是( )
A、△BCE B、△ADF C、△ADE D、△CDE -
19、如图,在△ABC 中,AB=AC,BE=EC,AE的延长线交BC于点 D,直接使用“SSS”可判定( )
A、△ABD≌△ACD B、△ABE≌△EDC C、△ABE≌△ACE D、△BED≌△CED -
20、如图,在△ABC中,∠C=90°,点D 是AB 的中点,AC<BC.
(1)、试用无刻度的直尺和圆规,在BC 上作一点E,使得直线ED 平分ABC 的周长;(不要求写作法,但要保留作图痕迹)(2)、在(1)的条件下,若DE将△ABC 的面积分为1:2两部分,请探究AC与BC 的数量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