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ABCDEF,BE=4,AE=1 , 则DE的长是(     )

    A、2 B、3 C、4 D、5
  • 2、计算x1x2的结果为(     )
    A、x2+3x2 B、x23x2 C、x2+3x+2 D、x23x+2
  • 3、如图,在上网课时把平板放在三角形支架上用到的数学道理是(       )

    A、三角形的稳定性 B、对顶角相等 C、垂线段最短 D、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 4、如图,ADABC的角平分线,DEABDFAC , 垂足分别是EF , 连接EFEFAD相交于点G . 求证:ADEF的垂直平分线.

  • 5、先化简,再求值:(ab)2+(2ba)(2b+a) , 其中a=12b=3
  • 6、如图,已知ABCADE,AB=ADBAD=CAEB=D . 求证:BC=DE

  • 7、若(p+q)2=9(pq)2=7 , 则p2+q2=
  • 8、因式分解:8x2y12xy2z=3a227=
  • 9、如图,点P是AOB的角平分线上一点,PDOA于点D,CE垂直平分OP , 若AOB=30° , 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AOP=15° B、OC=PC C、PEB=30° D、DP=2CE
  • 10、如图,在ABC中,B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AB于点D,F.若AFC是等边三角形,AC=6 , 则DF的长度为(     )

    A、2 B、3 C、4 D、6
  • 11、如图,将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放在两条平行线上,若1=50° , 则2的度数为(     )

    A、75° B、80° C、85° D、90°
  • 12、下列运算中,结果正确的是(     )
    A、(a3)2÷a2=a4 B、a2a3=a C、(2am)3=6a3m D、a3+a3=a6
  • 13、以下式子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     )
    A、am+bm+c=m(a+b)+c B、2x+4y+6z=2(x+2y+3z) C、(3x+1)2=9x2+6x+1 D、12x2y=3x4xy
  • 14、以下列各组数为边长,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1,2,3 B、2,2,4 C、3,4,5 D、5,6,13
  • 15、抛物线y=14x23与直线y=x交于AB两点(AB的左边).y=x

    (1)、求AB两点的坐标.
    (2)、如图1,若P是直线AB下方抛物线上的点.过点Px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点M , 过点 Py轴的平行线交线段AB于点N , 满足PM=PN 求点P的横坐标.
    (3)、如图2,经过原点O的直线CD交抛物线于CD两点(点C在第二象限),连接ACBD分别交x轴于EF两点.若SDOF=43SCOF求直线CD的解析式.
  • 16、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点E在边CD上,点F在边BC的延长线上,DE=CF 射线AE交对角线BD于点G , 交线段DF于点H.

    (1)、求证: DH=GH (温馨提示:若思考有困难,可尝试证明. ADEDCF
    (2)、求证: AGEH=EGGH
    (3)、若GEEH=n直接写出 DHDF的值(用含n的式子表示).
  • 17、某校数学小组开展以“羽毛球飞行路线”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研究背景】羽毛球飞行路线所在的平面与球网垂直.

    【收集数据】某次羽毛球飞行的高度y(单位:m)与距发球点的水平距离x(单位:m)的对应值如下表(不考虑空气阻力).

    水平距离x/m

    0

    2

    3

    5

    6

     …

    竖直高度y/m

    1.1

    2.3

    2.6

    2.6

    2.3

     …

    【探索发现】数学小组借助计算机画图软件,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描点、连线(如图),发现羽毛球飞行路线是抛物线 y=ax2+kx+1.1的一部分.

    【建立模型】求yx的函数解析式(不要求写自变量取值范围).

    【应用模型】

    (1)、羽毛球在此次飞行过程中,飞行的高度能否达到2.8m?请说明理由.
    (2)、保持羽毛球飞行路线对应的抛物线的形状不变,改变发球方式,使其解析式变为y=ax2+kx+1.1发球点与球网的水平距离是5m.若羽毛球飞过球网正上方时,飞行的高度超过2.1m , 且球的落地点与球网的水平距离小于6m.求k的取值范围.
  • 18、如图是由小正方形组成的3个4闷格,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叫作格点,矩形ABCD的四个顶点都是格点.仅用无刻度直尺在给定网格中完成如下两个问题,每个问题的画线不得超过五条.

    (1)、如图1,E是格点,先将点E绕点A逆时针旋转(90° , 画对应点 F , 再画直线FGAB于点G , 使直线FG-平分矩形ABCD的面积.
    (2)、如图2,先画点C关于直线BD的对称点M , 再画射线MNBD于点N , 使MNAD 
  • 19、如图,点ABCD在⊙O上,BD是直径, BAC=45° , 过点C作CE∥BD交AB的延长线于点E.

    (1)、求证:CE是⊙O的切线.
    (2)、若 BD=4ABD=2 , 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 20、某校开展“中国诗词”竞赛,学生成绩为正整数,满分为5分.为了解本次竞赛的情况,从该校随机抽取m名学生的成绩作为样本,将收集的数据整理并绘制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m的值是 , 扇形统计图中“5分”对应的扇形的圆心角大小是.
    (2)、该校共有1000名学生参加竞赛,估计成绩超过3分的学生人数.
    (3)、从样本的众数、中位数中选择一个统计量,写出它的值并说明它的实际意义.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