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要使x2x1+ax展开式中不含x项,则a的值等于
  • 2、计算3ab2a的结果是
  • 3、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与其腰长的比值称为这个等腰三角形的“优美比”.若等腰ABC的周长为20,其中一边长为8,则它的“优美比”为(       )
    A、12 B、83 C、43或2 D、4312
  • 4、若4a=34b=5 , 则4a+b=(       )
    A、15 B、30 C、45 D、75
  • 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2,m1与点B2,3关于x轴对称,则m的值是(       )
    A、6 B、4 C、5 D、5
  • 6、以下条件中能够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是(  )

    ①一条边上的高线与这条边上的中线重合

    ②一条边上的高线与这条边所对的角的角平分线重合

    ③一条边上的中线与这条边所对的角的角平分线重合

    A、只有①和②可以 B、只有①和③可以 C、只有②和③可以 D、①②③全部都可以
  • 7、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7和4,若第三条边的长为x,则x的值可能是(     )
    A、1 B、2 C、8 D、12
  • 8、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 9、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对于M内的一点P , 若在M外存在点P' , 使得MP'=2MP , 则称点PM的“内二分点”.

    (1)、当O的半径为2时,

    ①在P1(1,0)P2(1,32)P3(2,1)P4(3,1)四个点中,是O的“内二分点”的是       

    ②已知一次函数y=kx2k在第一象限的图像上的所有的点都是O的“内二分点”,求k的取值范围;

    (2)、已知点M(m,0)B(0,1)C(1,1)M的半径为4,若线段BC上存在M的“内二分点”,直接写出m的取值范围.
  • 10、学以致用:问题1:怎样用长为12cm的铁丝围成一个面积最大的矩形?

    小学时我们就知道结论:围成正方形时面积最大,即围成边长为3cm的正方形时面积最大为9cm2.请用你所学的二次函数的知识解释原因.

    思考验证:问题2:怎样用铁丝围一个面积为9cm2且周长最小的矩形?

    小明猜测:围成正方形时周长最小.

    为了说明其中的道理,小明翻阅书籍,找到下面的材料:

    结论:在a+b2abab均为正实数)中,若ab为定值p , 则a+b2p , 当且仅当a=b时,a+b有最小值2p.

    a+b2abab均为正实数)的证明过程:

    对于任意正实数ab , ∵(ab)20 , ∴a2ab+b0

    a+b2ab , 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

    解决问题:

    (1)、若x>0 , 则x+4x(当且仅当x=时取“=”);
    (2)、运用上述结论证明小明对问题2的猜测;
    (3)、当x>1时,求y=x2+3x+1的最小值.
  • 11、情景观察:

    如图1,ABC中,AB=ACBAC=45°CDABAEBC , 垂足分别为D,E,CDAE交于点F.

    (1)、写出图1中所有的全等三角形
    (2)、猜想线段AF与线段CE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
    (3)、问题探究:

    如图2,在ABC中,BAC=45°AB=BCAD平分BACADCD , 垂足为D,ADBC交于点E,(2)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请说明理由.

  • 12、请阅读下列材料,并完成相应的任务:
    (1)、探究发现;小明计算下面几个题目①(x+2)(x4);②(x4)(x+1);③(y+4)(y2);④(y5)(y3)后发现,形如(x+p)(x+q)的两个多项式相乘,计算结果具有一定的规律,请你帮助小明完善发现的规律:(x+p)(x+q)=(   )+(   )x+(   ).
    (2)、面积说明:上面规律是否正确呢?小明利用多项式乘法法则计算(x+p)(x+q)发现这个规律是正确的,小明记得学习乘法公式时,除利用多项式乘法法则可以证明公式外,还可以利用图形面积说明乘法公式,于是画出右面图形说明他发现的规律.

    (3)、逆用规律:

    学过因式分解后,小明知道了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是逆变形,他就逆用发现的规律对下面因式分解的多项式进行了因式分解,请你用小明发现的规律分解下面因式:x27x+10.

    (4)、拓展提升

    现有足够多的正方形和矩形卡片(如图),试画出一个用若干张1号卡片、2号卡片和3号卡片拼成的矩形(每两块纸片之间既不重复,也无空隙,拼出的图中必须保留拼图的痕迹),使该矩形的面积为2a2+3ab+b2并利用你所拼的图形面积对2a2+3ab+b2进行因式分解.

  • 13、如图,在ABC中,ABCACB的平分线BECF相交于点G,连接AG.求证:AG平分BAC.

  • 14、如图,在RtABCC=90°BC=7cm.动点P在线段AC上从点C出发,沿CA方向运动;动点Q在线段BC上同时从点B出发,沿BC方向运动.如果点PQ的运动速度均为1cm/s,那么运动几秒时,它们相距5cm.

  • 15、如图,小明利用尺规作图过程如下:

    第一步:以B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BA于点M,交BC于点N;

    第二步:以N为圆心,以  ▲   长为半径画弧,交已画弧于点E;

    第三步:作射线BE.

    可得:ABC=EBC.

    (1)、补全第二步横线部分的内容
    (2)、若ABC=37° , 则EBC=度;
    (3)、若ABC=40°αABE互补,求出α的度数.
  • 16、先化简,再求值:(2x3y)(2x+3y)(4xy)(x+2y)+(2xy)2 , 其中x=2y=12.
  • 17、如图,ABC中,AB=BEAD=DE , 若A=70°C=50° , 则EDC=.

  • 18、下列7个实数:0,3π49 , -0.001,37273 , 最大的数是(填原数).有理数有个.
  • 19、若m2+mn=1n23mn=10 , 则代数式m2+4mnn2的值为.
  • 20、用计算器比较大小:1135.
上一页 31 32 33 34 3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