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要使展开式中不含x项,则a的值等于 .
-
2、计算的结果是
-
3、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与其腰长的比值称为这个等腰三角形的“优美比”.若等腰的周长为20,其中一边长为8,则它的“优美比”为( )A、 B、 C、或2 D、或
-
4、若 , , 则( )A、15 B、30 C、45 D、75
-
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与点关于x轴对称,则m的值是( )A、 B、4 C、5 D、
-
6、以下条件中能够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是( )
①一条边上的高线与这条边上的中线重合
②一条边上的高线与这条边所对的角的角平分线重合
③一条边上的中线与这条边所对的角的角平分线重合
A、只有①和②可以 B、只有①和③可以 C、只有②和③可以 D、①②③全部都可以 -
7、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7和4,若第三条边的长为x,则x的值可能是( )A、1 B、2 C、8 D、12
-
8、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
9、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内的一点 , 若在外存在点 , 使得 , 则称点为的“内二分点”.
(1)、当的半径为2时,①在 , , , 四个点中,是的“内二分点”的是 ;
②已知一次函数在第一象限的图像上的所有的点都是的“内二分点”,求的取值范围;
(2)、已知点 , , , 的半径为4,若线段上存在的“内二分点”,直接写出的取值范围. -
10、学以致用:问题1:怎样用长为12cm的铁丝围成一个面积最大的矩形?
小学时我们就知道结论:围成正方形时面积最大,即围成边长为3cm的正方形时面积最大为9cm2.请用你所学的二次函数的知识解释原因.
思考验证:问题2:怎样用铁丝围一个面积为9cm2且周长最小的矩形?
小明猜测:围成正方形时周长最小.
为了说明其中的道理,小明翻阅书籍,找到下面的材料:
结论:在(、均为正实数)中,若为定值 , 则 , 当且仅当时,有最小值.
( , 均为正实数)的证明过程:
对于任意正实数、 , ∵ , ∴ ,
∴ ,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解决问题:
(1)、若 , 则(当且仅当时取“=”);(2)、运用上述结论证明小明对问题2的猜测;(3)、当时,求的最小值. -
11、情景观察:
如图1,中, , , , , 垂足分别为D,E,与交于点F.
(1)、写出图1中所有的全等三角形;(2)、猜想线段与线段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3)、问题探究:如图2,在中, , , 平分 , , 垂足为D,与交于点E,(2)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请说明理由.
-
12、请阅读下列材料,并完成相应的任务:(1)、探究发现;小明计算下面几个题目①;②;③;④后发现,形如的两个多项式相乘,计算结果具有一定的规律,请你帮助小明完善发现的规律:( )+( )x+( ).(2)、面积说明:上面规律是否正确呢?小明利用多项式乘法法则计算发现这个规律是正确的,小明记得学习乘法公式时,除利用多项式乘法法则可以证明公式外,还可以利用图形面积说明乘法公式,于是画出右面图形说明他发现的规律.
(3)、逆用规律:学过因式分解后,小明知道了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是逆变形,他就逆用发现的规律对下面因式分解的多项式进行了因式分解,请你用小明发现的规律分解下面因式:.
(4)、拓展提升现有足够多的正方形和矩形卡片(如图),试画出一个用若干张1号卡片、2号卡片和3号卡片拼成的矩形(每两块纸片之间既不重复,也无空隙,拼出的图中必须保留拼图的痕迹),使该矩形的面积为并利用你所拼的图形面积对进行因式分解.

-
13、如图,在中,和的平分线 , 相交于点G,连接.求证:平分.

-
14、如图,在中 , .动点在线段上从点出发,沿方向运动;动点在线段上同时从点B出发,沿方向运动.如果点 , 的运动速度均为1cm/s,那么运动几秒时,它们相距5cm.

-
15、如图,小明利用尺规作图过程如下:

第一步:以B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于点M,交于点N;
第二步:以N为圆心,以 ▲ 长为半径画弧,交已画弧于点E;
第三步:作射线.
可得:.
(1)、补全第二步横线部分的内容;(2)、若 , 则度;(3)、若 , 与互补,求出的度数. -
16、先化简,再求值: , 其中 , .
-
17、如图,中, , , 若 , , 则.

-
18、下列7个实数:0, , , , -0.001, , , 最大的数是(填原数).有理数有个.
-
19、若 , , 则代数式的值为.
-
20、用计算器比较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