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O为对角线的交点,E,F 分别为BC,AD 的中点,以点C为圆心,2为半径作 BD^ , 再分别以点 E,F为圆心,1为半径作BO,OD,则图中涂色部分的面积为(   )

    A、π-1 B、π-3 C、π-2 D、4-π
  • 2、如图,在边长为6 的正方形ABCD 中,以 BC为直径画半圆,连结AC,则图中涂色部分的面积是(   )

    A、9 B、6 C、3 D、12
  • 3、 如图,在⊙O的内接四边形ABCD 中,AB=AD,∠C=120°,E是AB上的一点(不与点A,B 重合).

    (1)、 求∠E 的度数.
    (2)、若⊙O 的半径为2,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结果保留根号和π).
  • 4、 如图,在Rt△ABC 中,∠ACB=90°,分别以AB,BC,CA 为直径作半圆,围成两个月牙形,过点C 作DF∥AB,分别交三个半圆于点D,E,F.若 CEDF=35AC+BC=15则图中涂色部分的面积为.

  • 5、如图,在边长为2 的正方形ABCD 中,对角线AC 的中点为O,分别以点 A,C为圆心,AO 的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与正方形的边相交,则图中涂色部分的面积为(结果保留π).

  • 6、如图,有一个半径为2的圆形时钟,其中每个刻度间的弧长均相等,过9点和11点的位置作一条线段,则图中涂色部分的面积为(   )

    A、2π3-32 B、2π3-3 C、4π3-23 D、4π3-3
  • 7、 如图,在△ABC 中,AB=AC,∠B=45°,以AB 为直径的⊙O 交 BC 于点 D.若 BC=4 2 ,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π+1 B、π+2 C、2π+2 D、4π+1
  • 8、 如图①,正五边形ABCDE 内接于⊙O,阅读以下作图过程,并回答下列问题.作法:如图②,作直径AF,以点 F 为圆心,FO 的长为半径作圆弧,与⊙O 交于点M,N,连结 AM,MN,NA.

    (1)、 求∠ABC 的度数.
    (2)、△AMN 是正三角形吗?请说明理由.
    (3)、连结 DN,从点 A 开始,以 DN 的长为半径,在⊙O 上依次截取点,再依次连结这些点,得到正n 边形,求n的值.
  • 9、如图,P,Q 分别是⊙O 的内接正三角形ABC,正方形 ABCD,正五边形ABCDE,…,正n边形 ABCDE…的边AB,BC 上的点,且 BP =CQ,连结 OP,OQ.

    (1)、 求图①中∠POQ 的度数.
    (2)、 图②中∠POQ 的度数是 , 图③中∠POQ 的度数是.
    (3)、试探究∠POQ 的度数与正n 边形边数n 的关系(直接写出答案).
  • 10、如图,若⊙O 的半径为1,四边形 ABCD 是⊙O 的内接四边形,则⊙O 的内接正八边形AEBFCGDH 的面积为.

  • 11、如图,A,B,C,D 为一个正多边形的顶点,O为正多边形的中心.若∠ADB=18°,则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为.

  • 12、如图,正六边形 ABCDEF 内接于⊙O,分别以点A,D 为圆心,AE 的长为半径作弧,在⊙O外交于点G,连结OG.若⊙O 的半径为1,则OG 的长为(    ) 

    A、1 B、2 C、3 D、2
  • 13、如图,画出了⊙O 的内接正四边形和内接正五边形,且点 A 在 BC 上,则∠ABC 的度数为(    )

    A、 B、 C、12° D、18°
  • 14、如图,在网格纸中,O,A都是格点,以点O 为圆心,OA 长为半径作圆,用无刻度的直尺完成以下画图(不写画法):

    (1)、在图①中画⊙O 的一个内接正六边形ABCDEF.
    (2)、在图②中画⊙O 的一个内接正八边形ABCDEFGH.
  • 15、 如图,A,B,C,D 为一个外角为40°的正多边形的顶点.若点 O 为正多边形的中心,则∠OAD=.

  • 16、 如图,正六边形ABCDE 内接于⊙O,⊙O 的半径为4,则圆心O到BC 的距离OM 为(  )

    A、2 B、3 C、3 D、1
  • 17、 如图,正六边形 ABCDEF 内接于⊙O,连结BD,则∠ABD 的度数是(    )

    A、70° B、80° C、90° D、100°
  • 18、若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的度数都是150°,则这个正多边形是(    )
    A、正九边形 B、正十边形 C、正十一边形 D、正十二边形
  • 19、定义:若点 D 在△ABC 的 边 AB 上, 且 满 足∠ACD=∠B 或∠BCD=∠A,则称 D 是△ABC 的“理想点”.

    (1)、 如图①,若 D 是△ABC 的边AB 的中点, AC=2AB=2试判断 D 是否为△ABC 的“理想点”,并说明理由.
    (2)、 如图②,在 Rt△ABC 中,∠C=90°,AB=5,AC=4.若 D 是△ABC 的“理想点”,求CD 的长.
  • 20、 如图,在△ABC 中,D 是 BC 上的点,E 是AD上的点,且 ABAC=ADCEBAD=ECA.

    (1)、 求证: AC2=BCCD.
    (2)、 若 E 是△ABC 的重心,求AC2 : AD2的值.
上一页 391 392 393 394 39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