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6同底数幂的除法 同步练习---提高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5整式的化简 同步练习---提高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4乘法公式 同步练习---提高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3多项式的乘法 同步练习---提高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2单项式的乘法 同步练习---提高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1同底数幂的乘法 同步练习---提高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7整式的除法 同步练习---基础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6同底数幂的除法 同步练习---基础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5整式的化简 同步练习---基础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4乘法公式 同步练习---基础篇
-
1、如图1,点、分别是边长为的等边边、上的动点,点从顶点沿方向运动,点从顶点沿方向同时出发,且它们的速度都为 .
(1)、如图1,连接、交于点 , 则在、运动的过程中,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说明理由,若不变,求出的度数;(2)、如图1,当运动时间为多少时是直角三角形?(3)、如图2,若点、在运动到终点后继续在射线、上运动,直线、交点为 , 则的大小变化吗?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写出它的度数. -
2、已知: , 为的平分线,分别是边、上一点,且 , 求证: .

方法1:()已知 , , 那么________.
()要证 , 是否需要证明它们所在的三角形全等,又知道为的平分线,可过做辅助线,过作 , , 垂足分别为 , .
()补全图形,并尝试写出证明过程.
方法2:除了方法外,还可以在角平分线两侧构造全等三角形,在射线上取 , 连接 , 并思考是否为等腰三角形,补齐图形并尝试写出证明过程.
-
3、研究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1)、尺规作图:如图1,作的平分线,不写作法,只保留作图痕迹;(2)、如图2,与的平分线相交于点 , 若 , 则的度数是________;(3)、如图3,作外角 , 的角平分线交于点 , 试探索 , 之间的数量关系. -
4、如图1,中, , , 于D,平分 , 交于E,交于F.
(1)、如图1,求证:是等边三角形;(2)、如图1,若 , 则的长为________.(3)、取的中点为G,连接 , 如图2,求证: . -
5、如图,A,F,E,C四点在同一条直线上, , , 交于点O,且 . 求证: .

-
6、在数学实验课上,老师让同学们以“三角形纸片的折叠为主题”开展数学活动操作发现:对折 , 使点C落在边上的点E处,得到折痕 , 把纸片展平,如图1,发现四边形满足: , , 查阅资料得知,像这样的有两组邻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叫做“筝形”.

初步应用:(1)如图1,在中,若 , , 那么________
性质探究:借助学习几何图形的经验,通过观察、实验、猜测、证明等方法,同学们对筝形的性质进行了研究,如图2,求证:
(2);
(3) , . -
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三个顶点分别为 , , .
(1)、请在图中作出关于轴对称的;(2)、求的面积.(3)、请在x轴上找一点P,使得最小,写出点P的坐标________. -
8、如图,在中,是边上的高, , .
(1)、求的度数;(2)、若是的角平分线,交于点 , 求的度数. -
9、如图,在中 , , 现把沿斜向上折叠得 , 折叠后产生的夹角、 . 则 .

-
10、如图,四边形沿直线l对折后重合,如果 , 则下列结论:①;②;③;④ . 其中正确的是 . (只填序号)

-
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
12、如图,三角形纸片中, , . 将点C放在直线l上,过点A作于点D;三角形纸片中,顶点P放在直线l上, , . 点M与点B重合,过点N作于点H.若 , , , 则( )
A、3 B、4 C、5 D、6 -
13、如图,在中,平分 , 于点 , 是线段的中点,若 , , , 则的长是( )
A、 B、 C、 D、 -
14、如图, , , 添加下列哪一个条件不能使( )
A、 B、 , C、 D、 -
15、如图,在中, , , 是斜边上的高, , , 垂足分别是E、F,则图中与(除外)相等的角的个数是(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角形的高不在三角形内就在三角形外 B、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C、如果两个三角形全等,则它们必是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的图形 D、如果两个三角形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那么它们是全等三角形
-
17、用一条长为的细绳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若其中有一边长为 , 则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 )A、 B、 C、或 D、或
-
18、“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对称美是我国古人和谐平衡思想的体现,常被用于建筑、器物、绘画、标识等作品的设计上,下列图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
19、中国古代数学成就辉煌,数学著作众多,其中的一部记录了“引入负数及正负数的加减运算法则”,这是世界上至今发现的最早记载.这部数学著作是( )A、
《九章算术》
B、
《周髀算经》
C、
《算法统宗》
D、
《几何原本》
-
20、如图,在等腰中, , 于点 , , 两动点分别在线段、上运动,若 , 则当取得最小值时,的度数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