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6同底数幂的除法 同步练习---提高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5整式的化简 同步练习---提高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4乘法公式 同步练习---提高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3多项式的乘法 同步练习---提高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2单项式的乘法 同步练习---提高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1同底数幂的乘法 同步练习---提高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7整式的除法 同步练习---基础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6同底数幂的除法 同步练习---基础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5整式的化简 同步练习---基础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4乘法公式 同步练习---基础篇
-
1、已知直角△ABC中,AB=8,AC=6,则其外接圆的半径是.
-
2、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有形状相等,颜色不同的红,白两种球,已知红球有5个,随机摸一个球是白球的概率是 , 则袋子里有白球个。
-
3、已知二次函数t=x(x-2)+1,则a= , b= , c=.
-
4、 如图,二次函数 (a,b,c 为常数,) 的图像与 x 轴交于点 , 对称轴是直线 , 有以下结论:① ;② 若点 和点 都在抛物线上,则 ;③ (m 为任意实数);④ , 其中正确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
5、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cm,动点P,O同时从点A出发,在正方形的边上,分别按A→D→C,A→B→C的方向,都以1cm/s的速度运动,到达点C运动终止,连接PQ,设运动时间为xs,△APQ的面积为ycm2 , 则下列图象中能大致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的是( )A、
B、
C、
D、
-
6、如图,⊙O的弦AB垂直于弦CD,E为垂足,EA=2,EB=6,且AB=CD,则圆心O到CD的距离是( )A、4 B、3 C、2 D、1
-
7、 一次函数y=ax+b与二次函数y=a2+bx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大致为( )A、
B、
C、
D、
-
8、 关于二次函数y=2 (x-2)2+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象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0,13) B、图象的对称轴在y轴的右侧 C、x>0时,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 D、当x=2时,函数有最小值为5
-
9、有长度分别为2cm,3cm,4cm,7cm的四条线段,任取其中三条能组成三角形的概率是( )A、 B、 C、 D、
-
10、已知点A(-2,),B(1,)在二次函数的图象上,则 , , 的大小关系是( )A、 B、 C、 D、
-
11、 ⊙O的半径为4, 点P到圆心O的距离为D,如果点P在圆内,则d( )A、d<4 B、D=4 C、d>4 D、0≤ED<4
-
12、下列事件中,属于必然事件的是( )A、任意抛掷一只纸杯,杯口朝下 B、a为实数,|a|>0 C、打开电视,正在播放动画片 D、任选三角形的两边,其差小于第三边
-
13、根据规律求值。
, , , ……
则
.
(1)、求值:;(2)、求值:;(3)、求值:. -
14、已知O为原点,数轴上的点A与点B之间的距离为28个单位,点A在原点的左边,距离原点8个单位长度,点B在原点右边,(1)、点A表示的数为 , 点B表示的数为.(2)、数轴上点A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出发向左运动,同时点B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出发,在点C处追上了点A,求点C对应的数.(3)、已知在数轴上的点M从点A出发向右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同时点N从点B出发向右运动,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长度,当点N与点O的中点为P,在运动过程中,点P到点O的距离与点A到点M 的距离之差有没有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其值,若变化,利用运算说明理由。
-
15、有20筐水果,以每筐30千克为标准,超过或不足的分别用正、负来表示,记录如下:
与标准质量的差(单位:千克)
﹣3
﹣2
﹣1
0
1
2
筐 数(单位:筐)
1
4
2
3
2
8
(1)、与标准质量比较,20筐水果总计超过或不足多少千克?(2)、若该水果每千克售价8元,则出售这20筐水果可卖多少元? -
16、用简便方法计算.(1)、(2)、
-
17、计算.(1)、(2)、(3)、(4)、
-
18、按要求填数.
把数 , , , , , , , 分别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正有理数:;
整 数:;
分 数:.
-
19、如图,把正整数排列成如图的数阵,从上往下数分别为第一行,数字为1,第二行的数字为2,3;……,以此类推,每一行从左往右数为该行的个数,如第4行第3个为9。那么,第30行的第24个是.
-
20、已知均为非零的有理数,且 , 则的值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