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6同底数幂的除法 同步练习---提高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5整式的化简 同步练习---提高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4乘法公式 同步练习---提高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3多项式的乘法 同步练习---提高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2单项式的乘法 同步练习---提高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1同底数幂的乘法 同步练习---提高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7整式的除法 同步练习---基础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6同底数幂的除法 同步练习---基础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5整式的化简 同步练习---基础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4乘法公式 同步练习---基础篇
-
1、如图,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与一束经过光心的光线相交于点 , 点为该凸透镜的焦点.若 , , 则的度数为( )
A、 B、 C、 D、 -
2、如图,在中, , , 是的中线,则的度数是( )
A、 B、 C、 D、 -
3、阅读下面材料:
我们都知道,表示5与之差的绝对值,实际上也可理解为5与两数在数轴上所对的两点之间的距离.试探索:
【知识应用】
(1)求_____;
(2)同样道理表示数轴上有理数所对点到和所对的两点距离相等,则_____;
(3)类似的表示数轴上有理数所对点到和2所对的两点距离之和,请你找出所有符合条件的正整数 , 使得 , 这样的正整数是_____;
【拓展应用】
(4)由以上探索猜想对于任何有理数 , 是否有最小值?如果有,写出最小值;如果没有,说明理由.
(5)思考当为何值时, , 请求出符合条件的的值.
-
4、【阅读理解】
若代数式的值为9,求代数式的值.小明采用的方法如下:
由题意得:
;
代数式的值为11.
【方法运用】
(1)若代数式的值为6,求代数式的值;
(2)当时,代数式的值为7,当时,求代数式的值:
【拓展应用】
(3)若 , , 则的值为__________.
-
5、某窗户如图,其上方由2个半径相同的四分之一圆组成.
(1)、求窗户透光部分的面积S;(2)、若 , , 求透光部分的面积S.(结果保留). -
6、(1)学校组织活动,需要购买一定数量的笔记本和钢笔作为奖品.已知笔记本每本a元,钢笔每支b元.若购买m本笔记本和n支钢笔,总共需要花多少钱?(用代数式表示出来)
(2)请编制一道数学应用问题,使结果用代数式表示.
-
7、计算:(1)、(2)、(3)、(4)、
-
8、把下列各数: , , , , , .
(1)、画出数轴将各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把它们用“”连接起来.(2)、将上述的有理数填入图中对应的圈内. -
9、如图,4个杯子叠起来高厘米,6个杯子叠起来高厘米.照这样把个杯子叠起来的高度可以用代数式厘米表示.

-
10、已知表示小于或等于的最大整数,如: , , . 现定义 , 如 , 则 .
-
11、日常生活中,我们用十进制来表示数,如 . 计算机采用的是二进制,即只需要0和1两个数字就可以表示数,如二进制中的 , 可以表示十进制中的10.那么,二进制中的10110表示的是十进制中的 .
-
12、若 , 且 , 则的值为 .
-
13、近似数万精确到位.
-
14、如图所示,下列一组图案,每一个图案均由边长为 的小正方形按照一定的规律堆叠而成,照此规律,第 个图案中共有( )个小正方形.
A、 B、 C、 D、 -
15、下面对有理数的大小关系判断错误的是( )A、 B、 C、 D、
-
16、下列运算错误的是( )A、 B、 C、 D、
-
17、有下列各数: , , , , , , 其中负数有( )A、5个 B、4个 C、3个 D、2个
-
18、我国的海拔零点是以青岛的黄海海面作为零点算起.吐鲁番盆地地势低于青岛黄海海面米,海拔是米.昆明地势高于青岛黄海海面米,海拔记为( )A、米 B、米 C、米 D、米
-
19、(1)如图,已知线段 , 在上逐一画点.数一数,图①中有几条线段?图②中有几条线段?图③中有几条线段?当线段上有十个不相同的点时,共有多少条线段?

(2)如图2,已知 , 在内逐一画射线.图①②③中分别有多少个角(不大于平角)?当内有十条射线时,共有多少个角?

(3)小亮在解答(2)题时,在上面的各图中画一条直线和各射线相交,从而将(2)题变成了与(1)题中相应的问题予以考虑和解决,你认为这样做可以吗?
-
20、如图所示,将一副三角板的直角顶点重合.
(1)、写出以C为顶点的相等的角.(2)、若 , 求的度数.(3)、写出与之间所具有的数量关系,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