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6同底数幂的除法 同步练习---提高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5整式的化简 同步练习---提高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4乘法公式 同步练习---提高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3多项式的乘法 同步练习---提高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2单项式的乘法 同步练习---提高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1同底数幂的乘法 同步练习---提高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7整式的除法 同步练习---基础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6同底数幂的除法 同步练习---基础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5整式的化简 同步练习---基础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4乘法公式 同步练习---基础篇
-
1、如图①,E 为矩形ABCD 的边AD 上一点,动点 P,Q 同时从点B 出发,点 P 沿折线 BE—ED—DC 运动到点 C 时停止,点 Q沿 BC 运动到点 C 时停止,它们运动的速度都是1cm/s.设 P,Q出发 ts时,△BPQ的面积为ycm2.已知y 与t 的函数关系图象如图②所示(曲线 OM 为抛物线 的一部分),则下列结论:①AD=BE=5;②cos∠ABE= ;(③当0④当 时,△ABE∽△QBP.其中正确的结论是(填序号).
-
2、如图,抛物线 的对称轴是x=--1,且过点( 0).有下列结论:①abc>0;②a-2b+4c=0;③25a--10b+4c=0;④3b+2c>0;⑤a--b≥m(am--b).其中所有正确的结论是(填写序号).
-
3、如图是二次函数 图象的一部分,其对称轴为直线x=1,若其与x 轴一交点为A(3,0),则由图象可知,不等式 的解集为.
-
4、如图,已知二次函数 c(a≠0)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1,0),对称轴为直线x=1,与 y 轴的交点B 在(0,2)和(0,3)之间(包括这两点),下列结论:
①当x>3时,y<0;
②3a+b<0;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5、二次函数 的图象如图所示,现有以下结论:①abc>0;②b<a+c;③4a+2b+c>0;④2c<3b;⑤a+b>m(am+b)(m≠1),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
6、已知ab≠1,且 求的值.
-
7、已知实数a,b 满足 且 求 t 的取值范围.
-
8、(1)、已知非零实数a,b,c 满足4a+2b+c=0,求证:(2)、已知非零实数a,b,c 满足9a-6b+2c=0,求证:
-
9、方程 的整数解有( )组.A、6 B、5 C、4 D、3
-
10、若关于x的二次三项式 在实数范围内不能分解因式,则点(m,n)一定在( ).A、第二象限 B、第四象限 C、第一或第三象限 D、第二或第四象限
-
11、已知实数对(x,y)满足: 则(x,y)=
-
12、数学活动课上,小云和小王在讨论张老师出示的一道代数式求值问题:
已知实数a,b同时满足 求代数式 的值.
结合他们的对话,请解答下列问题:
(1)、当a=b时,a 的值是.(2)、当a≠b时,代数式 的值是. -
13、求证:对任意一个矩形A,总存在一个矩形 B,使矩形B与矩形A 的周长和面积比等于k(k≥1).
-
14、已知 求证:2y=x+z.
-
15、求方程 的非负整数解.
-
16、已知四个互不相等的正实数a,b,c,d满足( ( 则(ab)2012 —A、-2012 B、-2011 C、2012 D、2011
-
17、设 且 则
-
18、 如图,在每一个四边形ABCD 中,均有 AD∥BC,CD⊥BC,∠ABC=60°,AD=8,BC=12.(1)、如图①,点 M 是四边形ABCD 边AD 上的一点,则△BMC的面积为.(2)、如图②,点 N 是四边形ABCD 边AD 上的任意一点,请你求出△BNC 周长的最小值.(3)、如图③,在四边形ABCD 的边AD 上,是否存在一点 P,使得cos∠BPC 的值最小? 若存在,求出此时 cos∠BPC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1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 交x轴于点 P,交y轴于点 A,抛物线 bx+c 的图象过点 E(-1,0), 并与直线相交于A,B两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过点 A 作AC⊥AB 交x轴于点C,求点 C 的坐标.(3)、除点C 外,在坐标轴上是否存在点 M,使得△MAB 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 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20、如图①,在 Rt△ABC 中,∠C=90°,AC=3,BC=4.求作菱形DEFG,使点D 在边AC 上,点E,F 在边AB 上,点G 在边 BC 上.
小明的作法
①如图②,在边AC上取一点D,过点D 作DG∥AB 交BC于点G.
②以点D 为圆心、DG 的长为半径画弧,交 AB 于点E.③在EB 上截取EF=ED,连接FG,则四边形 DEFG为所求作的菱形.
(1)、证明小明所作的四边形 DEFG 是菱形.(2)、小明进一步探究,发现可作出的菱形的个数随着点 D 的位置变化而变化⋯⋯请你继续探究,直接写出菱形的个数及对应的CD的长的取值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