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6同底数幂的除法 同步练习---提高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5整式的化简 同步练习---提高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4乘法公式 同步练习---提高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3多项式的乘法 同步练习---提高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2单项式的乘法 同步练习---提高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1同底数幂的乘法 同步练习---提高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7整式的除法 同步练习---基础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6同底数幂的除法 同步练习---基础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5整式的化简 同步练习---基础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4乘法公式 同步练习---基础篇
-
1、如图,以正方形ABCD 的BC边为直径作半圆O,过点 D 作直线切半圆于点 F,交AB 边于点 E,则三角形 ADE 和直角梯形EBCD 的周长之比为( ).A、3:4 B、4:5 C、5:6 D、6:7
-
2、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4,0),B(0,3),C(4,3),I是△ABC 的内心,将△ABC 绕原点逆时针旋转90°后,I 的对应点I'的坐标为( ).A、(-2,3) B、(-3,2) C、(3,-2) D、(2,-3)
-
3、如图,AB 为半圆O 的直径,AD,BC 分别切⊙O 于A,B 两点,CD 切⊙O 于点E,AD 与 DC 相交于点 D,BC 与CD 相交于点C,连接OD,OC.对下列结论:①OD2=DE·CD;②AD+BC=CD;③OD=OC;④S梯形ABCD= CD·OA;(⑤∠DOC=90°.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
4、 如图,⊙O的直径AB=8,AM,BN 是它的两条切线,DE 与⊙O相切于点E,并与AM,BN 分别相交于D,C 两点,BD,OC 相交于点F,若CD=10,则 BF 的长是.
-
5、如图,I为△ABC 的内心,有一直线经过点 I 且分别与AB,AC相交于点 D,E.若AD=DE=5,AE=6,则点I 到 BC 的距离为.
-
6、如图,在扇形CAB 中,CD⊥AB 于点 D,⊙E 是△ACD 的内切圆,连接AE,BE,则∠AEB 的度数为.
-
7、结果如此巧合!
下框中是小颖对一道题目的解答.
题目:如图,Rt△ABC 的内切圆与斜边AB 相切于点D,AD=3,BD=4,求△ABC的面积.
解:设△ABC 的内切圆分别与AC,BC 相切于点E,F,CE 的长为x.
根据切线长定理,得AE=AD=3,BF=BD=4,CF=CE=x.
根据勾股定理,得(
整理,得
所以
=12.
小颖发现12恰好就是3×4,即△ABC 的面积等于AD 与BD 的积.这仅仅是巧合吗?
请你帮她完成下面的探索.
已知:△ABC的内切圆与AB 相切于点D,AD=m,BD=n.
(1)、可以一般化吗?
若∠C=90°,求证:△ABC 的面积等于 mn.倒过来思考呢?(2)、倒过来思考呢?
若AC·BC=2mn,求证:∠C=90°.(3)、改变一下条件……
若∠C=60°,用m,n表示△ABC 的面积. -
8、如图,⊙O 的半径为 1,点 P 是⊙O 上一点,弦AB 垂直平分线段OP,点 D 是弧 上的任一点(与端点 A,B 不重合),DE⊥AB 于点 E,以点 D 为圆心、DE 长为半径作⊙D,分别过点 A,B 作⊙D 的切线,两条切线相交于点 C.(1)、求弦AB 的长.(2)、判断∠ACB 是否为定值.若是,求出∠ACB 的大小;否则,请说明理由.(3)、记△ABC的面积为S,若 求△ABC 的周长.
-
9、如图,已知⊙O的直径AB=8,AM,BN 是它的两条切线,CD与⊙O 相切于点E,与BN,AM 交于点C,D,设AD=x,BC=y,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
-
10、 在△ABC 中,已知D 是BC 边的中点,G 是△ABC 的重心,过G点的直线分别交AB,AC 于点E,F.(1)、如图①,当 EF∥BC,求证(2)、如图②,当 EF 和BC 不平行,且点 E,F 分别在线段AB,AC上时,(1)中的结论是否成立?如果成立,请给出证明;如果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如图③,当点 E 在AB 的延长线上或点 F 在AC 的延长线上时,(1)中的结论是否成立?如果成立,请给出证明;如果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
11、已知△ABC 和△DEC 都为等腰三角形,AB=AC,DE=DC,∠BAC=∠EDC=n°.(1)、当n=60时:
①如图①,当点 D 在AC 上时,请直接写出BE 与AD 的数量关系: ▲ .
②如图②,当点 D 不在AC 上时,判断线段 BE 与AD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当n=90时:①如图③,探究线段 BE 与AD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②当 1时,求 DC 的长.
-
12、如图,AB,CD 相交于点E,且AC∥EF∥DB,点C,F,B 在同一条直线上.已知AC=p,EF=r,DB=q,则p,q,r之间满足的数量关系式是( ).A、 B、 C、 D、
-
13、 如图,▱ABCD 的对角线AC,BD 相交于点O,CE 平分∠BCD,交 AB 于点E,交 BD 于点 F,且∠ABC=60°,AB=2BC,连接OE,下列结论:①∠ACD=30°;②S□ABCD =AC·BC;③OE :AC= :6;④S△OCF=2S△OEF.其中成立的有( ).A、1个 B、2个 C、3 个 D、4个
-
14、如图,在△ABC 中,AB=4,BC=5,点 D,E 分别在BC,AC 上,CD=2BD,CE=2AE,BE 交AD 于点F,则△AFE 面积的最大值为.
-
15、如图,在△ABC中,AC=3,BC=4,若AC,BC 边上的中线BE,AD 垂直相交于O点,则AB=.
-
16、探索发现
已知:在梯形 ABCD 中,CD∥AB,AD,BC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E.AC,BD 相交于点O,连接EO并延长交AB 于点M,交CD 于点 N.
(1)、如图①,如果AD=BC,求证:直线 EM 是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2)、如图②,如果AD≠BC,那么线段 AM 与BM 是否相等? 请说明理由.(3)、学以致用仅用直尺(没有刻度),试作出图③中的矩形 ABCD 的一条对称轴(写出作图步骤,保留作图痕迹).
-
17、如图,在△ABC中,已知AB=AC,∠BAC=90°,BD 是中线,AE⊥BD 交BC于点E,交 BD 于点M.
求证:BE=2CE.
-
18、如图,矩形 ABCD 的边长AD=3,AB=2,E 为AB 的中点,F在线段BC上,BF:FC=1:2,AF 分别与DE,DB 交于点M,N,则MN=( ).A、 B、 C、 D、
-
19、如图,点 E,F 在正方形ABCD 的边上,并且AE=2ED,DF=2FC,AF 交BE 于点G,则 。
-
20、解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