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一列自然数0,1,2,3,…,100.依次将该列数中的每一个数平方后除以100,得到一列新数.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原数与对应新数的差不可能等于零 B、原数与对应新数的差,随着原数的增大而增大 C、当原数与对应新数的差等于21时,原数等于30 D、当原数取50时,原数与对应新数的差最大
  • 2、 如图,Rt△ABC中,∠C=90°,∠BAC=30°,AB=8.以23为边长的正方形DEFG的一边GD在直线AB 上,且点 D 与点A 重合.现将正方形 DEFG 沿A→B 的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匀速运动,当点 D 与点B 重合时停止.则在这个运动过程中,正方形 DEFG 与△ABC 的重合部分的面积S 与运动时间t 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 3、已知实数m,n满足 mn2=1,则代数式 m2+2n2+4m1的最小值为.
  • 4、某商贸公司购进某种商品的成本为20元/千克,经过市场调研发现,这种商品在未来40天的销售且x为整数),单价y(元/千克)与时间x(天)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y={0.25x+30(1x2035(20<x40x为整数),且日销售量m(千克)与时间x(天)之间的变化规律符合一次函数关系,如下表:

    时间x/天

    1

    3

    6

    10

     

    日销售量m/千克

    142

    138

    132

    124

     
    (1)、填空:m与x的函数关系为.
    (2)、哪一天的销售利润最大?最大日销售利润是多少?
    (3)、在实际销售的前20天中,公司决定每销售1千克商品就捐赠n 元利润(n<4)给当地福利院,后发现:在前20天中,每天扣除捐赠后的日销售利润随时间x的增大而增大,求n的取值范围.
  • 5、 如图①,矩形ABCD 中,点E 为BC 的中点,点 P 沿BC从点 B 运动到点C,设 B,P 两点间的距离为x,PA-PE=y,图②是点 P 运动时y随x变化的关系图象,则BC 的长为(   ).

    A、4 B、5 C、6 D、7
  • 6、 当-2≤x≤1时,二次函数. y=xm2+m2+1有最大值4,则m=(   ).
    A、74 B、33 C、2或-3 D、2 或 374
  • 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在抛物线 y=x22x+2上运动,过点A 作AC⊥x轴于点C,以AC为对角线作矩形ABCD,连接BD,则对角线 BD 长的最小值为 .

  • 8、飞机着陆后滑行的距离y(单位:m)关于滑行时间t(单位:s)的函数解析式为 y=60t32t2,在飞机着陆滑行中,最后4s滑行的距离是m.
  • 9、我市某乡镇在“精准扶贫”活动中销售一农产品,经分析发现月 y={x+4(1x8,xx+20(9x12,x为整数),销售量y(万件)与月份x(月)的关系为为整数),每件产品的利润z(元)与月份x(月)的关系如下表:

    x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z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10

    10

    (1)、请你根据表格求出每件产品利润z(元)与月份x(月)的关系式.
    (2)、若月利润w(万元)=当月销售量y(万件)×当月每件产品的利润z(元),求月利润w(万元)与月份x(月)的关系式.
    (3)、当x为何值时,月利润w有最大值,最大值为多少?
  • 10、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5,BC=6.动点M,N分别在两腰AB,AC 上(点 M 不与点 A,B 重合,点 N 不与点 A,C 重合),且MN∥BC,将△AMN 沿 MN 所在的直线折叠,使点 A 的对应点为 P.

    (1)、当 MN 为何值时,点 P 恰好落在BC 上?
    (2)、设MN=x,△MNP 与等腰三角形ABC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试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当x为何值时,y的值最大?最大值是多少?
  • 11、已知二次函数   y=x2+bx+c(b,c 为常数).
    (1)、当b=2,c=-3时,求二次函数的最小值.
    (2)、当c=5时,若在函数值y=1的情况下,只有一个自变量x的值与其对应,求此时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3)、当 c=b2时,若在自变量x 的值满足b≤x≤b+3的情况下,与其对应的函数值 y 的最小值为21,求此时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 12、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cm,动点 P ,Q 同时从点A 出发,以1cm/s的速度分别沿A→B→C 和A→D→C 的路径向点C 运动.设运动时间为x(单位:s),四边形 PBDQ 的面积为 y(单位:cm2),则y与x(0≤x≤8)之间的函数关系可用图象表示为(    ).

    A、 B、 C、 D、
  • 13、如图,一块矩形土地 ABCD 由篱笆围着,并且由一条与CD 边平行的篱笆EF 分开.已知篱笆的总长为900m(篱笆的厚度忽略不计),当AB=m时,矩形土地ABCD 的面积最大.

  • 14、特例感知

    (1)、如图①,对于抛物线 y1=x2x+1,y2=x22x+1,y3=x23x+1下列结论正确的序号是.

    ①抛物线y1 , y2 , y3都经过点C(0,1).

    ②抛物线 y2 , y3的对称轴由抛物线 y1的对称轴依次向左平移12个单位得到.

    ③抛物线y1 , y2 , y3与直线y=1的交点中,相邻两点之间的距离相等.

    (2)、形成概念

    把满足 yn=x2nx+1(n为正整数)的抛物线称为“系列平移抛物线”.

    知识应用

    在(2)中,如图②.

    ①“系列平移抛物线”的顶点依次为 P1,P2,P3,,Pn,用含 n的代数式表示顶点 Pn的坐标,并写出该顶点纵坐标y与横坐标x之间的关系式.

    ②“系列平移抛物线”存在“系列整数点”(横、纵坐标均为整数的点):( C1,C2,C3,,Cn,其横坐标分别为-k-1,-k-2,-k-3,…,-k-n(k为正整数),判断相邻两点之间的距离是否都相等,若相等,直接写出相邻两点之间的距离;若不相等,说明理由.

    ③在②中,直线 y=1分别交“系列平移抛物线”于点. A1,A2,A3,,An, , 连接CnAn, Cn1An1判断 CnAn,Cn1An1是否平行,并说明理由.

  • 15、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M(x1 , y1),N(x2 , y2)为抛物线 y=ax2+bx+ca0上任意两点,其中 x1<x2.
    (1)、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1,当x1 , x2为何值时, y1=y2=c?
    (2)、设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t.若对于 x1+x2>3,都有y1<y2 , 求t的取值范围.
  • 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2,0),且抛物线经过点(4,1).如图,直线 y=14x与抛物线交于A,B 两点,直线l为y=-1.

    (1)、求此抛物线的表达式.
    (2)、在l 上是否存在一点 P,使 PA+PB 取得最小值?若存在,求出点 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已知F(x0 , y0)为平面内一定点,M(m,n)为抛物线上一动点,且点 M 到直线l的距离与点 M 到点 F 的距离总是相等,求定点 F 的坐标.
  • 17、若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点 M 满足横、纵坐标都为整数,则把点 M 叫作“整点”.例如:P(1,0),Q(2,-2)都是“整点”.抛物线 y=mx24mx+4m2m0)与x 轴的交点为A,B,若抛物线在点 A,B之间的部分与线段AB 所围成的区域(包含边界)恰有7个“整点”,则m的取值范围是(    ).
    A、12m<1 B、12<m1 C、1<m≤2 D、1≤m<2
  • 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 y=12x2经过平移得到抛物线 y= 12x22x,其对称轴与两段抛物线所围成的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2 B、4 C、8 D、16
  • 1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C经过点A(3,8),B(7,8),且与x轴恰有1个交点,则抛物线C 上纵坐标为32的两个点的距离为.
  • 20、对于二次函数 y=ax22a1x+a1a0,有下列结论:①其图象与x 轴一定相交;②若a<0,函数在x>1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③无论a取何值,抛物线的顶点始终在同一条直线上;④无论a 取何值,函数图象都经过同一个点.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上一页 836 837 838 839 84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