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要在长18dm、宽16dm的长方形钢板上截下一个腰长为10dm的等腰三角形,使其中一个顶点为长方形的顶点,其他顶点在长方形的边上,那么一共有种不同的截法.
  • 2、如图,在△ABC 中,AB=7,AC=11,点 M 是 BC 的中点,AD 是∠BAC 的平分线,MF∥AD,则 FC 的长为.

  • 3、如图,在△ABC 中,已知∠B=2∠C,AC=AB+BD,求证:AD 是∠BAC的平分线.

  • 4、课本的作业题中有这样一道题:把一个顶角为36°的等腰三角形纸片剪两刀,分成3 张小纸片,使每张小纸片都是等腰三角形.你能办到吗?请画示意图说明剪法.

    我们有多种剪法,图①是其中的一种方法.

    定义:如果两条线段将一个三角形分成3个等腰三角形,我们把这两条线段叫作这个三角形的三分线.

    (1)、请你在图②中用两种不同的方法画出顶角为45°的等腰三角形的三分线,并标注每个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若两种方法分得的三角形成3对全等三角形,则视为同一种).
    (2)、在△ABC中,∠B=30°,AD 和DE 是△ABC的三分线,点 D 在BC 边上,点E 在AC 边上,且AD=BD,DE=CE.设 C=x试画出示意图,并求出x 所有可能的值.
  • 5、如图,在△ABC 中,∠ACB=90°,∠A=20°,将△ABC绕点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A'B'C的位置,B在A'B'上,CA'交AB 于D,则∠BDC的度数为(    ).

    A、40° B、45° C、50° D、60°
  • 6、已知△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4,4,6,在△ABC 所在平面内画一条直线,将 ABC分割成两个三角形,使其中的一个是等腰三角形,则这样的直线最多可画(    ).
    A、3条 B、4条 C、5条 D、6条
  • 7、在△ABC中,AB=AC,AB 的垂直平分线与AC 所在的直线相交所得的锐角为50°,则∠B 等于.
  • 8、如图,在△ABC中,AB=AC,∠B=70°,以点C为圆心,CA 为半径作弧,交直线 BC 于点 P,连接AP,则∠BAP 的度数是.

  • 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直线 ly=-12x+m与x,y轴的正半轴分别相交于点 A,B,过点C(-4,-4)画平行于y轴的直线交AB于点D,CD=10.

    (1)、求直线l的解析式.
    (2)、求证:△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3)、将直线l沿y轴负方向平移,当平移到恰当的距离时,直线l与x,y轴分别相交于点A',B',在直线CD 上存在点 P,使得△A'B'P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 P 的坐标.
  • 10、如图,已知△ABC中,∠ACB=90°,∠CAD=30°,AC=BC=AD,求证:BD=CD.

    (1)、如图,将△ACB 沿AB 边翻折到△ABE,连接DE.

    (2)、如图,以CD 为边在△ACD 内作等边△OCD,连接AO.

    (3)、如图,作CE⊥AD 于E,作 DF⊥BC 于F.

    请读者完成证明.

  • 11、两个全等的含30°,60°角的三角板 ADE 和三角板ABC如图所示放置,E,A,C三点在一条直线上,连接BD,取BD 的中点M,连接ME,MC,试判断△EMC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 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是坐标原点,已知A 点的坐标为(1,1).请你在坐标轴上找出点 B,使△AOB 为等腰三角形,则符合条件的点 B 共有(    ).
    A、6个 B、7个 C、8个 D、9个
  • 13、如图,四边形ABDC 中,△EDC是由△ABC绕顶点C旋转40°所得,顶点A恰好转到AB上一点E的位置,则∠1+∠2=.

  • 14、知识迁移

    我们知道,函数 y=axm2+na0m0,n>0)的图象是由二次函数 y=ax2的图象向右平移m 个单位,再向上平移n个单位得到;类似地,函数 y=kxm+nk0m0,n>0)的图象是由反比例函数 y=kx的图象向右平移m个单位,再向上平移n个单位得到,其对称中心坐标为(m,n).

    (1)、理解应用

    函数 y=3x1+1的图象可由函数 y=3x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再向上平移个单位得到,其对称中心坐标为.

    (2)、灵活应用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请根据所给的 y=4x的图象画出函数 y=4x22的图象,并根据该图象指出,当x在什么范围内变化时,y≥-1?

    (3)、实际应用

    某老师对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研究,假设刚学完新知识时的记忆存留量为1,新知识学习后经过的时间为x,发现该生的记忆存留量随x变化的函数关系为 y1=4x+4;若在x=t(t≥4)时进行第一次复习,发现他复习后的记忆存留量是复习前的2倍(复习的时间忽略不计),且复习后的记忆存留量随x变化的函数关系为 y2=8xa.如果记忆存留量为 12时是复习的“最佳时机点”,且他第一次复习是在“最佳时机点”进行的,那么当x为何值时,是他第二次复习的“最佳时机点”?

  • 15、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A 是反比例函数 y=1xx0)图象上的一个动点,连接AO,AO的延长线交反比例函数 y=kxk0,x<0)的图象于点 B,过点 A 作 AEy轴于点 E.

    (1)、如图①,过点 B 作BF⊥x轴于点F,连接EF.

    ①若k=1,求证:四边形AEFO 是平行四边形.

    ②连接 BE,若k=4,求△BOE 的面积.

    (2)、如图②,过点E 作EP∥AB,交反比例函数 y=kxk0,x<0)的图象于点 P,连接OP.试探究:对于确定的实数k,动点 A 在运动过程中,△POE 的面积是否会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
  • 16、春季是传染病多发的季节,积极预防传染病是学校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为此,某校对学生宿舍采取喷洒药物的方法进行消毒.在对某宿舍进行消毒的过程中,先经过5min的集中药物喷洒,再封闭宿舍10min,然后打开门窗进行通风,室内每立方米空气中含药量y(mg/m3)与药物在空气中的持续时间x(min)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在打开门窗通风前分别满足两个一次函数,在通风后又成反比例关系,下面四个选项中错误的是(    ).

    A、经过5min集中喷洒药物,室内空气中的含药量最高达到10mg/m3 B、室内空气中的含药量不低于8mg/m3的持续时间达到了11min C、当室内空气中的含药量不低于5mg/m3且持续时间不低于35min时,才能有效杀灭某种传染病毒,则此次消毒完全有效 D、当室内空气中的含药量低于2mg/m3时,对人体才是安全的,所以从室内空气中的含药量达到2mg/m3开始,需经过59min后学生才能进入室内
  • 17、如图,已知直线y=-x+2分别与x轴、y轴交于A,B两点,与双曲线. y=kx交于E,F 两点,若AB=2EF,则k 的值是(   ).
    A、-1 B、1 C、12 D、34
  • 18、如图,O是坐标原点,A是反比例函数 y=1xx0)的图象上的一点,B是反比例函数y= 4x(x<0)的图象上的点,则△AOB 的面积的最小值为.

  • 1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ABCD 的顶点A 的坐标为(-1,1),点B 在x轴正半轴上,点D 在第三象限的双曲线 y=6x上,过点 C 作CE∥x 轴交双曲线于点E,连接BE,则△BCE 的面积为.

  • 20、如图,已知点A(1,2),B(5,n)(n>0),点 P 为线段AB 上的一个动点,反比例函数 y=kx(x>0)的图象经过点 P.小明说:“点P 从点A 运动至点B 的过程中,k值逐渐增大,当点 P在点A 位置时,k值最小,在点 B 位置时,k值最大.”

    (1)、当n=1时,

    ①求线段AB 所在直线的函数表达式.

    ②你完全同意小明的说法吗?若完全同意,请说明理由;若不完全同意,也请说明理由,并求出正确的k 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2)、若小明的说法完全正确,求n 的取值范围.
上一页 819 820 821 822 82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