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在古代建筑中,榫(sǔn)卯(mǎo)结构至关重要,它通过凸出的榫头和凹进的榫眼精密配合连接,使得建筑物连接牢固且难以松动.工匠们制作一种特定的榫卯组合,每个榫头需要耗费的木材比每个榫眼需要耗费的木材多0.5千克.已知用30千克木材制作榫头的数量与用25千克木材制作榫眼的数量相同.设制作1个榫头需要耗费的木材为x千克,则可列方程为(   )
    A、30x=25x0.5 B、30x=25x+0.5 C、30x=25x+0.5 D、30x+0.5=25x
  • 2、 课堂上,老师出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图①,已知PAB=45° , 请利用尺规作CPA=135° . 如图②是甲、乙两位同学的作法,其中正确的是(   )

    A、甲、乙均正确 B、甲正确,乙错误 C、乙正确,甲错误 D、甲、乙均错误
  • 3、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m2m=2m3 B、7m4m=3m2 C、(2m+n)(2mn)=4m2n2 D、(m2n)3=m2n3
  • 4、 十二地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与天干共同构成了干支纪年系统,它们也与十二生肖对应,分别是: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小东购买了一套十二生肖邮票,从中任选一张邮票送给小深,则恰好选中邮票“蛇”的概率是(   )
    A、124 B、112 C、13 D、16
  • 5、 下列倡导环保的图案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 6、 如图,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的绝对值是(   )

    A、13 B、13 C、3 D、3
  • 7、以下列各组数为边长,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2,3,4 B、3,4,6 C、6,8,10 D、7,24,26
  • 8、综合与探究

    小红根据学习轴对称的经验,发现其中线段之间、角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他以等腰三角形为背景展开了拓展探究.如图①,在等腰直角三角形中,AB=ACA=90° , 点D是直线AC左侧的一动点.作点C关于直线AD的对称点为点E,连接BE , 直线BE与直线AD交于点F,连接AECF

    【动手操作】

    (1)当0°<CAD<45°时,根据题意,用尺规在图①上画出图形;若CAD=30°BC=4 , 则CE=    

    【问题探究】

    (2)根据(1)所画图形,猜想CFB的大小以及EFBFAF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拓展延伸】

    (3)如图②,在等腰三角形中,AB=ACA=120° , 其余条件不变,当0°<CAD<60°时,若BF=10AF=33 , 直接写出EFBFAF的数量关系以及EF的值.

  • 9、再一次校运会上,一名男同学仍铅球时,其运动轨迹为如图所示的一条抛物线,已知仍出铅球时,铅球距离男同学的水平距离长为x(单位:m),距离地面高度为y(单位:m)满足下表关系:.

    x

    0

    1

    2

    3

    4

    y

    1.4

    1.9

    2.2

    2.3

    2.2

    (1)、求出铅球的运动轨迹的解析式;
    (2)、若铅球落地的沙坑低于水平面EF=0.2m , 沙坑边缘EF与男同学的距离OE=5m , 计算裁判员测量的铅球落地位置G到F的距离;
    (3)、为了使铅球抛出距离更远,该男同学计划让铅球扔出后,达到的最大高度在B的下方0.7m米处,试计算说明,该男同学的抛出的铅球距离是增大还是减少?增大(或减少)多少.
  • 10、如图,点A、B、C分别是○O上的三点,连接AC交线段OB于点D.

    (1)、若AOB=80°A=20° , 则OBC=          
    (2)、若D是OB的中点,延长OB至点E,使得BE=OB , 连接OCCE , 求证CE=2CD
    (3)、在(2)的条件下,若tanA=12AC=4 , 求CE的长.
  • 11、贵州是一个多桥梁的省份,如图 1 是全球最高的桥——北盘江大桥.现某数学兴趣小组打算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测量它的桥长和桥高.数学小组的同学们绘制出了如图 2 的几何图形:AB为桥面,FDGE为两个桥墩在桥上方的部分,满足FD=GE=100mAD=BE . C为桥下方的最低点.同学们在 B点处用测角仪测出了F的仰角为9.46° , G的仰角为 45° , C的俯角为38.67° , 从 A点又测得 C的俯角为28.07°

    (1)、桥面 AB的长为                    ;(结果保留整数,参考数据:sin9.46°0.164cos9.46°0.986

    tan9.46°16)

    (2)、请计算 C点到桥面的距离.(结果保留整数,参考数据:sin38.67°0.625cos38.67°0.781tan38.67°0.800sin28.07°0.471cos28.07°0.882tan28.07°815)
  • 12、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某地区政府牢记习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嘱托,鼓励村民牢记生态发展的同时,“甩开膀子加油干”积极脱贫致富,该地区政府购进了甲、乙两种果苗分发给村民,已知第一批果苗共1.2万株;第一批果苗分发后,发现村民种植果苗热情很高,于是该区政府决定购进第二批果苗,已知第二批甲种果苗的数量比第一批多10% , 第二批乙种果苗比第一批多20% , 且第二批果苗总数为1.4万株.
    (1)、分别求出第一批两种树苗各多少株;
    (2)、市场调研发现,甲种果苗每株售价3元,乙种果苗每株售价2元,该区政府计划明年拿出不高于4.8万元购进两种果苗2万株,则最多购买甲种果苗多少株?
  • 13、已知反比例函数y1=kxk0)与正比例函数y2=12x交于AB两点,且A点坐标为2,m

    (1)、求mk的值;
    (2)、直线y=n与一次函数y2=12x的图象相交于点M(x1,y1) , 与反比例函数y=kx的图象相交于点N(x2,y2) , 若x1x2 , 结合函数图象,直接写出n的取值范围:                  
  • 14、全民阅读有助于提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力量.4月23日,正值第30个“世界读书日”.在贵阳地铁3号线花果园站厅内,“共沐书香签动你我”闲置图书置换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的目光.这一活动通过创新的形式,将书香融入城市文化生活,为市民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体验.

    某校“综合与实践”小组为了解全校1200名学生的读书情况,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形成了如下调查报告(不完整):

    ××中学学生读书情况调查报告

    调查主题

    ××中学学生读书情况

    调查方式

    抽样调查

    调查对象

    ××中学学生

    数据的收集、

    整理与描述

    第一项

    您平均每周阅读课外书的时间大约是(只能单选,每项含最小值,不含最大值)

    A.8小时及以上;

    B.6~8小时;

    C.4~6小时;

    D.0~4小时.

    第二项

    您阅读的课外书的主要来源是(可多选)

    E.自行购买;

    F.从图书馆借阅;

    G.免费数字阅读;

    H.向他人借阅.

    调查结论

    ……

    请根据以上调查报告,解答下列问题:

    (1)、参与本次抽样调查的学生人数为;这些学生中选择“免费数字阅读”的人数
    (2)、估计该校1200名学生中,平均每周阅读课外书时间在“6小时及以上”的人数;
    (3)、该小组要根据以上调查报告在全班进行交流,假如你是小组成员,请结合以上两项调查数据分别写出一条你获取的信息.
  • 15、七年级2班数学兴趣小组制作了如图所示的“角平分线仪”,小明将角平分线仪的各点表上字母,如图所示,并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证明AEQAP的平分线呢?

    小丽想,先证明ABCADC , 即可得出结论,于是她写出了如下证明过程:

    回答下列问题:

    (1)、小丽的证明过程从第             步开始出错,第三步的依据是                      
    (2)、请你帮助小明写出正确的证明过程.
  • 16、(1)计算:-22+(π-2025)0--13-2

    (2)化简:(x21)÷2xx+11

  • 17、如图,在ABC中,AB=CBB=90°CDAB边上的中线,BECD于点E,连接AE并延长交BC点F.已知AB=4 , 则CF的长为

  • 18、在一次活动课上,老师拿来一个不透明的袋子,对学生说:里面只有红球和白球,它们除颜色外没有其他区别,已知白球有12个,你能估算出红球的数量吗?小聪与他的小组成员设计了如下方案:先摸出一个小球,记录下颜色后放回,摇均匀后再摸一个小球,记下颜色,如此反复,他们记录表格如下:

    摸球次数

    10

    20

    50

    100

    200

    摸到红球次数

    7

    13

    28

    59

    121

    请你根据小聪小组记录数据,估算红球的个数

  • 19、如图,在等腰ABC中,AC=BC=5AB=6 , 分别以A、B为圆心,大于12AB长为半径画弧,交于点D,连接CDAB于点E,则CE=

  • 20、若公共汽车上车人数记为“+”,下车人数记为“-” ,一辆公共汽车原有18名乘客,经过某一站时,乘客变化为:+39 , 这时车上乘客人数为
上一页 793 794 795 796 79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