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6同底数幂的除法 同步练习---提高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5整式的化简 同步练习---提高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4乘法公式 同步练习---提高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3多项式的乘法 同步练习---提高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2单项式的乘法 同步练习---提高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1同底数幂的乘法 同步练习---提高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7整式的除法 同步练习---基础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6同底数幂的除法 同步练习---基础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5整式的化简 同步练习---基础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4乘法公式 同步练习---基础篇
-
1、如图,AD是△ABC的∠A的平分线,若∠B=40°,∠C=60°,则∠ADB= .

-
2、把命题“三个内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为 .
-
3、 .
-
4、如图, , 点A和点B,点C和点D是对应点.如果 , , 那么( )
A、 B、 C、 D、 -
5、有下列命题:①两点之间,线段最短;②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③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④如果 , 那么 . 其中真命题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
6、以下各组数为边长.不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4,5,6 B、7,7,2 C、1,2,3 D、10,11,20
-
7、若分式的值存在,则x满足的条件是( )A、 B、 C、 D、
-
8、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A、 B、 C、 D、
-
9、在中, , 顶点在过、两点的直线上:
(1)、若 , 当点D、E在点A异侧时,如图1.求证:①;
②;
(2)、若 , 当点D、E在点A右侧时,如图2,试判断、和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①若 , 且点D、E在点A异侧,如图3,直接写出、和之间的数量关系;②若 , , 如图4,直接写出、和之间的数量关系.
-
10、情境 如图1,为了测量池塘两端 , 之间的距离,在地面上选取可以直接到达点和点的点 , 连接 , , 再在地面上选取可以直接到达点和点的点 , 连接 , , 使平分 , (点在同一平面内),此时测量出线段的长便是池塘两端 , 之间的距离.

论证
(1)请你证明“情境”中的结论正确;
探究
(2)请你再设计一种测量池塘两端 , 之间距离的方案,并说明理由(要求写出方案并在图2中画出图形,可以借助刻度尺或圆规).
-
11、请你参考黑板中老师的讲解,解答下列问题.
(1)、的相反数是 , 的整数部分是;的整数部分是 , 的整数部分是;(2)、已知的小数部分是 , 的小数部分是 . 若 , 请求出满足条件的的值. -
12、已知七个实数 , , , , , , , 其中五个数已经在数轴上分别用点、、、、表示.(以下问题请用原数作答)
(1)、点表示数0,点表示数 , 点表示数 , 点表示数;(2)、借助圆规,在数轴上准确地用点表示数(提示:注意观察正方形的面积),并将所有的实数用“”连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1)解方程:
(2)下面是一道例题及其解答过程的一部分,
化简:
解:原式
①若M是一个单项式,则这个单项式是
②将该例题的解答过程补充完整,在下面的“=”后面继续写
原式
-
14、在中, , 点D是斜边上的点,过点B作于点E,连接若 . 则的值是

-
15、题目:“在和中,两个三角形的高线分别为和 , , , , , 且 . 已知 , 求的度数.”对于其答案,甲答: , 乙答: , 丙答: , 则正确的是( )A、只有甲答的对 B、甲、丙答案合在一起才完整 C、甲、乙答案合在一起才完整 D、三人答案合在一起才完整
-
16、下图是投影屏上出示的抢答题,需要回答括号里符号代表的内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代表 B、■代表 C、★代表对应边 D、※代表 -
17、如图,半径为1个单位长度的圆上有一点与数轴上表示的点重合,若将该圆沿数轴向右滚动一周,圆上的点恰好与数轴上的点重合,则点对应的实数为( )
A、 B、 C、 D、 -
18、阅读材料:“整体思想”是中学数学解题中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它在多项式的化简与求值中应用极为广泛,如我们把看成一个整体,则 .

【尝试应用】
(1)已知 , , , 求的值;
【拓展探索】
(2)把一个大正方形和四个相同的小正方形按图①、②两种方式摆放,已知 , , 请观察图形,求图②中的阴影部分面积.
-
19、如图,C是线段上的一点,且 , D为的中点,E为的中点.
(1)、线段的长为 ;(2)、求线段的长. -
20、先化简,再求值: , 其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