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6同底数幂的除法 同步练习---提高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5整式的化简 同步练习---提高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4乘法公式 同步练习---提高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3多项式的乘法 同步练习---提高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2单项式的乘法 同步练习---提高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1同底数幂的乘法 同步练习---提高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7整式的除法 同步练习---基础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6同底数幂的除法 同步练习---基础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5整式的化简 同步练习---基础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4乘法公式 同步练习---基础篇
-
1、已知在Rt△ABC中,∠BAC=90°,AB≥AC,D,E分别为AC,BC 边上的点(不包括端点),且 连接AE,过点 D 作DM⊥AE,垂足为点M,延长DM 交AB 于点F.(1)、如图①,过点 E 作EH⊥AB 于点 H,连接DH.
①求证:四边形 DHEC 是平行四边形.
②若 求证:AE=DF.
(2)、如图②,若 求 的值. -
2、如图,在矩形ABCD 中,∠ADC的平分线与AB 交于点E,点 F 在 DE 的延长线上,∠BFE=90°,连接AF,CF,CF 与AB 交于点G.有以下结论:
①AE=BC;②AF=CF;③BF2=FG·FC;④EG·AE=BG·AB.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
3、如图,夏季的一天,身高为1.6m的小玲想测量一下屋前大树的高度,她沿着树影BA 由B 向A 走去,当走到 C 点时,她的影子顶端正好与树的影子顶端重合,测得 BC=3.2m,CA=0.8m,于是就得出树的高度为( ).A、8m B、6.4m C、4.8m D、10m
-
4、图①是装了液体的高脚杯示意图(数据如图),用去一部分液体后如图②所示,此时液面AB=( ).A、1cm B、2cm C、3cm D、4cm
-
5、如图,若△ABC 内一点P 满足∠PAC=∠PCB=∠PBA,则称点 P 为△ABC 的布罗卡尔点.三角形的布罗卡尔点是法国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克雷尔首次发现的,后来被数学爱好者、法国军官布罗卡尔重新发现,并用他的名字命名.布罗卡尔点的再次发现,引发了研究“三角形几何”的热潮.已知△ABC中,CA=CB,∠ACB=120°,点 P 为△ABC 的布罗卡尔点,若. 则PB+PC=.
-
6、如图,在斜坡的顶部有一铁塔AB,B是CD 的中点,CD 是水平的,在阳光的照射下,塔影DE 留在坡面上.已知铁塔底宽CD=12m,塔影长DE=18m,小明和小华的身高都是1.6m,同一时刻,小明站在点E 处,影子在坡面上,小华站在平地上,影子也在平地上,两人的影长分别为2m 和1m,那么塔高 AB 为m.
-
7、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 则 的值为.
-
8、兴趣小组的同学要测量树的高度.在阳光下,一名同学测得一根长为1米的竹竿的影长为0.4米,同时另一名同学测量树的高度时,发现树的影子不全落在地面上,有一部分落在教学楼的第一级台阶上,测得此影子长为0.2米,一级台阶高为0.3米.如图,若此时落在地面上的影长为4.4米,求树高.
-
9、如图,在Rt△ABC中,∠C=90°,AC=4cm,BC=5cm,点D 在BC上,且CD=3cm,现有两个动点 P,Q 分别从点A 和点B 同时出发,其中点 P 以1cm/s的速度沿 AC 向终点 C 运动;点 Q 以1.25cm/s的速度沿 BC 向终点C 运动.过点 P 作PE∥BC 交AD 于点E,连接EQ.设动点运动时间为 ts(t>0).(1)、连接 DP,经过1s后,四边形 EQDP 能够成为平行四边形吗?请说明理由.(2)、连接PQ,在运动过程中,不论t取何值时,总有线段 PQ 与线段AB 平行,为什么?(3)、当 t 为何值时,△EDQ 为直角三角形?
-
10、如图①,在 Rt△ABC 中,∠BAC=90°,AD⊥BC 于点D,点O 是AC 边上一点,连接BO交AD 于点F,OE⊥OB 交BC 边于点E.(1)、求证:△ABF∽△COE.(2)、当O为AC 边中点, 时,如图②,求 的值.(3)、当O为AC 边中点, 时,请直接写出 的值.
-
11、如图,D,E 分别是△ABC 的边AB,BC上的点,且DE∥AC,若S△BDE : S△CDE=1:3,则 S△DOE : S△AOC的值为( ).A、 B、 C、 D、
-
12、如图,△ABC 内有一点 P,过P 作各边的平行线,把△ABC 分成三个三角形和三个平行四边形.若三个三角形的面积 S1 , S2 , S3分别为1,1,2,则△ABC 的面积是.
-
13、(1)、如图①,有一款车尾灯内两面镜子AB,BC互相垂直,当光线经过镜子反射时,∠1=∠2,∠3=∠4.说明为什么进入车尾灯的光线与离开车尾灯的光线互相平行.(2)、小明受车尾灯设计启发,进行实验尝试:
①如图②,两面镜子的夹角为 时,进入车尾灯的光线与离开车尾灯的光线的夹角为 .试探索α与β的数量关系.
②两面镜子的夹角为 时,进入车尾灯的光线与离开车尾灯的光线所在直线的夹角为 .请直接写出α与β的数量关系.
-
14、 如图①,已知△ABC 中,∠ABC=∠ACB,D 为BC 边上一点,E 为直线AC 上一点,且∠ADE=∠AED.(1)、求证:∠BAD=2∠CDE.(2)、如图②,若D 在BC 的反向延长线上,其他条件不变,(1)中的结论是否仍成立?证明你的结论.
-
15、 如图,△ABC中,∠BAC=90°,AD⊥BC,∠ABC 的平分线BE 交AD 于点 F,AG 平分∠DAC.给出下列结论:①∠BAD=∠C;②∠AEF=∠AFE;③∠EBC=∠C;④AG⊥EF.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
16、 如图,∠ABD 与∠ACD 的角平分线交于点 P,若∠A=50°,∠D=10°,则∠P 的度数为( ).A、15° B、20° C、25° D、30°
-
17、万变不离其宗 试想象:图中AB,AC,BD 是3根等长的木条,它们在点A,B处被链接,AD,BC 是2根富有弹性的橡皮筋(其交点为O),木条可以绕点A,B转动.(1)、如果∠CAD=130°,∠CBD=140°,那么∠COD=°.(2)、如果∠CAD 和∠CBD 都是锐角,那么∠COD 的取值范围是.
-
18、 如图,若∠3+∠5+∠7=200°,则∠1+∠2+∠4+∠6+∠8=.
-
19、如图①,已知线段AB,CD 相交于点O,连接AC,BD,我们把形如这样的图形称为“对顶三角形”.(1)、求证:∠A+∠C=∠B+∠D.(2)、如图②,若∠CAB 和∠BDC 的平分线AP 和DP 相交于点 P,且与CD,AB 分别相交于点M,N.
①以线段AC 为边的“对顶三角形”有 ▲ 个,以点O为交点的“对顶三角形”有 ▲ 个.
②若∠B=100°,∠C=120°,求∠P 的度数.
③若角平分线中角的关系改为 试探究∠P 与∠B,∠C 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并证明理由.
-
20、 如图,在△ABC 中,∠ABC=50°,∠ACB=60°,点 E 在BC 的延长线上,∠ABC 的平分线BD 与∠ACE 的平分线CD 相交于点 D,连接AD.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BAC=70° B、∠DOC=90° C、∠BDC=35°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