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将直线 OA 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一个一次函数的图象,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 2、下列三条直线中,与y轴的交点坐标相同的两条直线是 , y的值随着x值的增大而减小的是.

    ⑴y=6x-2;  ⑵y=-6x-2;   ⑶y=-6x+2.

  • 3、写出图中直线l所对应的函数表达式.

  • 4、下列正比例函数中,y的值随着x值的增大而减小的是.

    1y=8x;             2y=-0.6x;

    3y=5x;           4y=2-3x.

  • 5、 x从0开始逐渐增大时,函数 y=2x+6和 y=5x-2哪一个的值先到达10?哪一个的值先到达20?这说明了什么?
  • 6、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下列一次函数的图象:

    1y=13x-1;         2y=13x+1;         3y=13x.

  • 7、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正比例函数 y=12x与 y=-13x的图象,并指出随着x值的增大,y的值分别如何变化.
  • 8、七年级下册“变量之间的关系”一章中有如下三个问题,能否将其中变量之间的关系看成函数:
    (1)、反应时间与反应距离之间的关系;
    (2)、三角形一边上的高一定时,三角形面积y与该边的长度x之间的关系;
    (3)、由某港口某天从0:00到12:00的水深变化曲线所确定的水深与时间之间的关系.
  • 9、观察生活,寻找一个变化过程,说明其中的函数关系,并指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 10、据研究,每人每天的食盐摄入量以不超过6g为宜.为控制食盐摄入量,某市向每个家庭发放一个小盐勺(容量2g).设家庭人口数为x,家庭每天所应摄入盐的勺数的最大值为y.
    (1)、当x=3时, y的值是多少?
    (2)、写出y与x之间的关系式和x的取值范围.
  • 11、下图是某物体的抛射曲线图,其中s表示物体与抛射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h表示物体的高度.

    (1)、这个图象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2)、根据图象填写下表.

    s/m

    0

    1

    2

    3

    4

    5

    6

    h/m

           
    (3)、当水平距离s取0至6m之间一个确定的值时,相应的高度h确定吗?
    (4)、高度h可以看成距离s的函数吗?
  • 12、下列各题中分别有几个变量?其中某个变量能看成另一个变量的函数吗?若能,请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1)、北京市某天气温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2)、在平整的路面上,某型号汽车紧急刹车后仍会滑行 sm,一般地,有经验公式 s=y2300,其中v表示刹车前汽车的速度(单位:km/h);
    (3)、在国内,将质量在100g以内的普通信函投寄到外埠,应付邮资见下表:

    信件质量m/g

    0<m≤20

    20<m≤40

    40<m≤60

    60<m≤80

    80<m≤100

    邮资y/元

    1.20

    2.40

    3.60

    4.80

    6.00

  • 13、我们已经知道 13+313-3=4, 因此将 813-3的分子、分母同时乘 13+3,分母就变成了4.请仿照这种方法化简:

     12+3,25-3.

  • 14、 已知a, b为正数, 化简 4a2b3,
  • 15、如图(单位:cm),三张大小不同的正方形纸片叠放在一起,中间正方形纸片的面积为40cm2 , 最大正方形纸片和最小正方形纸片的面积相差多少?

  • 16、如图,方格纸中小方格的边长均为1,请在方格纸中画出一条长为20的线段.

  • 17、 已知 21.414,31.732,62.449, 计算 32,并与同伴交流你的方法.
  • 18、如图,方格纸中小方格的边长均为1,求△ABC的面积.

  • 19、如图,两个正方形的边长分别是多少?请借助这个图形解释 8=22.

  • 20、
    (1)、两个有理数相加、相减、相乘、相除,结果一定还是有理数吗?请说明理由.
    (2)、两个无理数相加、相减、相乘、相除,结果一定还是无理数吗?请举例说明.
上一页 23 24 25 26 2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