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6同底数幂的除法 同步练习---提高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5整式的化简 同步练习---提高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4乘法公式 同步练习---提高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3多项式的乘法 同步练习---提高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2单项式的乘法 同步练习---提高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1同底数幂的乘法 同步练习---提高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7整式的除法 同步练习---基础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6同底数幂的除法 同步练习---基础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5整式的化简 同步练习---基础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4乘法公式 同步练习---基础篇
-
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CD=∠BAD=90°,E,F分别是对角线BD,AC的中点.(1)、求证: EF⊥AC:(2)、若∠ADC=45°,请判断EF与AC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
2、如图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叫格点,△ABC的顶点都在格点上,仅用无刻度的直尺,按要求作答并画出下列图形:(温馨提示:切勿使用圆规)(1)、 AB 的长为(2)、如图,点D、P分别是AB与竖格线和横格线的交点,画出点P关于过点D竖格线的对称点Q:(3)、请在图中画出∠ABC的角平分线BE.
-
3、如图,CD=BE,DG⊥BC,EF⊥BC,垂足分别为点G,F,且DG=EF。
证明:(1)、 BG=CF:(2)、 BD=CE。 -
4、 下面是小明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题过程,他的求解过程是否有误,如果有误请写出错误步骤的序号,并写出正确的解答过程。
解: 去分母得: 3(1+x) -2 (2x+1) ≤2………①
去括号得:3+3x-4x+1≤2..…②
移项得: 3x-4x≤2-3………③
合并同类项得:-x≤-1….…④
两边都除以-1 得: x≤1..…⑤
(1)、小明的解答过程从第步开始出现错误。(只填序号)(2)、正确的解答过程。 -
5、如图,在△ABC中,AB=AC,∠BAC=100°,BD平分∠ABC,P,Q分别为边BD,BC上一点,且BP=CQ,若当AP +AQ的最小值为5时,则AB的长为。
-
6、如图,在Rt△ABC中,∠ACB=90,AC=8,BC=6,将△ABC扩充为等腰三角形ABD,使扩充的部分是以AC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则CD的长为。
-
7、已知3x-2y=5,且x>-1,y<2,若k= x -y,则k的取值范围是。
-
8、写出定理“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线与中线互相重合”的逆命题。
-
9、 Rt△ABC中,∠ACB=90°,以△ABC的每条边为边按如图方向作三个正方形,分别是正方形ABMN,正方形BCPQ,正方形ACEF,且点N恰好是EF的中点.若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为9,则正方形ABMN的面积是( )A、27 B、36 C、40 D、45
-
10、 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组 , 下列四个结论:①若它的解集是 , 则;②当 , 不等式组有解;③若它的整数解仅有3个,则a的取值范围是;④若不等式组有解,则。其中正确的结论个数(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
11、将一箱苹果分给若干个学生,每个学生都分到苹果,若每个学生分5个苹果,则还剩12个苹果:若每位学生分8个苹果,则有一个学生所分苹果不足8个,若学生的人数为x,则列式正确的是( )A、0<5x+12- 8 (x-1) ≤8 B、0≤5x+12- 8 (x-1) <8 C、1<5X+12- 8(x-1) ≤8 D、1≤5x+12- 8 (x-1) <8
-
12、在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A=40°, ∠B=50° B、AB=3, BC=4, AC= C、AB=AC, ∠B=45° D、∠A=30°,AB==AC
-
13、若a>b,则下列不等式变形正确的( )A、3a<3b B、ac2>bc2 C、a-c>b-c D、- ac<-bc
-
14、综合实践
在学习全等三角形的知识时,数学兴趣小组发现这样一个模型:它是由两个共顶角顶点且顶角相等的等腰三角形构成的,在两个等腰三角形位置变化的过程中,始终存在一对全等三角形,数学兴趣小组称此图形为“手拉手模型”,请你和数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研究下面的问题。
(1)、【探究发现】如图1,在△ABC和△ADE中, AB= AC. AD= AE, ∠BAC= ∠DAE=30°,点D在AC上,连接BD、CE,且B、D、E三点共线,则图中与线段BD相等的线段是 , ∠BEC=°
(2)、【初步运用】如图2,在△ABC和△ADB中, AB=AC, AD= AE,∠BAC=∠DAE=α , 连接BD、CE交于点O.找出图中与BD相等的线段,并证明;
(3)、【迁移应用】如图3,在四边形ABCD中,点E是四边形内一点,且∠AEB=∠DEC=90°,AE=BE=6,DE=EC=4,请计算 AD2+ BC2的值.
-
15、如图,在△ABC中,∠ACB=90°,以点B为圆心,BC长为半径画弧,交线段AB于D:以点A为圆心, AD长为半径画弧,交线段AC于点E,连接CD.(1)、 若∠A=20°,求∠BCD 的度数:(2)、设AC=4,点E是线段AC的中点,求BC的值:(3)、若AC=2BC,求的值
-
16、如图, AB//CD,AB=CD,点E和点F在线段BC上, ∠A= ∠D.(1)、求证:AE=DF.(2)、 若BC=16,EF =6,求 BE 的长
-
17、如图,在所给网格图(每小格均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中完成下面各题:(1)、作△ABC关于直线DE对称的图形△A1B1C1:(2)、求△ABC 的面积.
-
18、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30cm,(1)、已知腰长是底边长的2倍,求各边的长;(2)、已知其中一边的长为7cm,求其它两边的长。
-
19、 如图,AB=AC, BD=CD. 求证: AD平分∠BAC.
-
20、解下列不等式.(1)、 x+10>4x-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