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解不等式7x-2≤9x+3,在数轴上表示解集,并求出不等式的负整数解。
  • 2、解下列不等式,并在数轴上表示解集。
    (1)、 4x<10;
    (2)、 -35x1.2
  • 3、某城市12个月平均最高气温t(℃)与月份的函数关系如图。

    (1)、求该城市1月,7月的平均最高气温。
    (2)、分析该城市1月到12月的气温变化情况,并说明哪个月最冷、哪个月最热。
  • 4、 如图,设正方形的面积为y(cm2),边长为x(cm)。

    (1)、求y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并求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2)、 分别求当x=5,10时,函数y的值。
  • 5、专家建议,每人每天的食盐摄入量以不超过5g为宜。为控制食盐摄入,某单位向员工发放一个小盐勺(容量为1g)。设家庭人数为x,家庭每天应摄入食盐勺数的最大值为y。
    (1)、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和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2)、当x=3时,y的值是多少?说明此时函数值的实际意义。
  • 6、一列行驶中的火车的速度为每小时160千米,用t(时)表示行驶的时间,s(千米)表示行驶的路程。其中常量是 , 变量是 , s关于t的函数表达式是。当t=2.5时,函数s的值是 , 它的实际意义是
  • 7、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3-5x>x-2(2x-1)3x24>2.5x2
  • 8、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3x+2>x13x2
  • 9、下图是某水库的库容曲线图,其中x表示水库的平均水深(米),V表示水库的库容(万立方米)。根据图象回答下面的问题。

    (1)、这个函数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2)、 填表:

    x/米

    5

    10

    15

    20

    25

    V/万立方米

         
    (3)、当平均水深取5m至25m之间的一个确定的值时,相应的库容V确定吗?
    (4)、库容V可以看成平均水深x的函数吗?
    (5)、求当x=18时的函数值,并说明它的实际意义。
  • 10、某小区临时停车收费规则如下:半小时内(含半小时)收费5元;超过半小时,每小时收费10元(不足1小时按1小时计);每天不超过40元。如果停车时间为x(h),停车费为y(元)。
    (1)、y是关于x的函数吗?为什么?
    (2)、分别求当x=0.5,1,3.4,6时的函数值,并说明它们的实际意义。
  • 11、已知△ABC的底边BC上的高线长是6cm。当BC的长改变时,三角形的面积也将改变。
    (1)、 若△ABC的底边BC的长为x(cm),则△ABC的面积y(cm2)可表示为
    (2)、当底边BC的长x从12cm变化到3cm时,三角形的面积y从cm2变化到cm2
  • 12、求下列函数当x=4时的函数值。
    (1)、 y=2x2
    (2)、 y=12x+1
  • 13、某市民用电费的价格是0.538元/千瓦时。设用电量为x千瓦时,应付电费为y元,则y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是。当x=40时,函数值是 , 它的实际意义是。若某用户的用电量为65千瓦时,则该用户应付电费为元。
  • 14、骑自行车30分钟,热量消耗W(焦)与体重x(千克)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

    (1)、请说出体重为30千克和50千克时,热量消耗W(焦)的值。
    (2)、 当 W=336焦时,自变量x的值约为多少?这个值的实际意义是什么?
  • 15、某市居民生活用水的价格是2.9元/立方米。设某户居民这个月的用水量为n立方米,应付水费为m元。在这个问题中,m关于n的函数表达式是 。当n=15时,函数值是 , 这一函数值的实际意义是
  • 16、北仑港某一天潮汐高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请观察图象,解答下列各题:

    (1)、 潮高y(cm)是时间t(h)的函数吗? 为什么?
    (2)、求当t=10时的函数值,并说明函数值的实际意义。
    (3)、 一天内,有几次潮高为200cm?
  • 17、如图是传说中的一张藏宝图,藏宝人生前通过建立直角坐标系(以南北方向为纵轴,东西方向为横轴)画出这幅藏宝图。现在我们只知道图上两块大石头的坐标为A(1,2),B(8,9),而藏宝地的坐标为(5,7)。在地图上找到宝藏的位置,并表示出来。

  • 18、 如图,在梯形ABCD中,AB∥CD,BC⊥AB,AB=5,BC=4,CD=3。在原图中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并写出各顶点的坐标。

  • 19、某风景区中古塔、飞瀑、笔峰、望夫石四个景点的位置依次在一个边长为4km的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上(如图)。试选取适当的比例,建立适当的坐标系,确定四个顶点的坐标,并在直角坐标系中标出它们的位置。

  • 20、 如图,在△ABC中,AC=BC=2cm,∠C=Rt∠。分别按下列条件建立直角坐标系,并确定△ABC各顶点的坐标。

    (1)、使AB的中点为原点,AB边在x轴上。
    (2)、使点C为原点,边AB的中垂线为y轴。
上一页 236 237 238 239 24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