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AD平分∠BAC,AB=AC。△ABD与△ACD全等吗?BD与CD相等吗?∠B与∠C呢?先判断,再说明理由。

  • 2、如图,△AOC与△BOD全等。用符号“≌”表示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已知∠A与∠B是对应角,写出其余的对应角和各对对应边。

  • 3、如图,画在透明纸上的△ABC和△A'B'C'是全等图形吗?你是怎么判断的?

  • 4、下面各对图形是不是全等图形?为什么?

    (1)、边长都是10cm的两个正方形;
    (2)、如图所示的两件衣服。
  • 5、已知:如图,点A,C,F,D在同一条直线上,且. AB=DEBC=EFAF=DC。求证:BC∥EF。

  • 6、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 AB=ADCB=CD。请通过添加辅助线,把它分成两个全等三角形,并给出证明。

  • 7、 如图,已知AB=AC,BD=CD。求证:∠1=∠2。

  • 8、 如图,已知∠α。用直尺和圆规作∠ABC,使∠ABC=∠α。

  • 9、 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AD是BC边上的中线。求证:AD⊥BC(填空)。

    证明:在△ABD和△ACD中,

    因为{BD=CD(_)AD=_()_=()_

    所以()。

    故∠ADB=(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进而有 ADB=12BDC=90(平角的定义),

    所以AD⊥BC(垂直的定义)。

  • 10、 如图,点B,E,C,F在同一条直线上,且AB=DE,AC=DF,BE=CF。将下面证明△ABC≌△DEF的过程补充完整。

    证明:因为BE=CF(      ),

    所以BE+EC=CF+EC,即BC=EF。

    在△ABC和△DEF中,

    {AB=_(_)_=DF(_)BC=_

    因为所以△ABC≌△DEF(    )。

  • 11、举出两个应用三角形稳定性的实际例子。
  • 12、已知直线AB和直线外一点P(图),用直尺和圆规,过点P作直线CD,使CD∥AB。

  • 13、已知∠AOB(图),求作∠A'O'B',使 A'O'B'=AOB

  • 14、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 AB=CDAD=CB求证: A=C

  • 15、 在如图所示的4×4方格图中,点A,B,C,D,E,F,G,H均在小方格的顶点上。以其中三个点为顶点,能构成多少个等腰三角形?

  • 16、求证:有两条高线长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 17、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将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分成15cm和6cm两部分。求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
  • 18、已知线段a(如图),用直尺和圆规作等边三角形ABC,使它的边长为a。然后作出它的所有对称轴。

  • 19、作一个等腰三角形,使它的腰长为3cm,底边长为2cm。
  • 20、 如图,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

    (1)、作出△ABC的对称轴AD。
    (2)、分别作出点E,F关于AD的对称点。
上一页 206 207 208 209 21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