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6同底数幂的除法 同步练习---提高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5整式的化简 同步练习---提高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4乘法公式 同步练习---提高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3多项式的乘法 同步练习---提高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2单项式的乘法 同步练习---提高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1同底数幂的乘法 同步练习---提高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7整式的除法 同步练习---基础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6同底数幂的除法 同步练习---基础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5整式的化简 同步练习---基础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4乘法公式 同步练习---基础篇
-
1、已知关于a、b的方程组 中,a为负数,b为非负数.(1)、求m的取值范围;(2)、在m的取值范围内,当m为何整数时,不等式 mx+2x<m+2的解集为x>1.
-
2、如图是由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ABC的三个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格点上,在网格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已知A(-1, 4), B(-4, 0), C(-2,-2).
(1)、 取一点D(3,3), 将△ABC平移至△DEF, 其中点A的对应点为D,在图1中画出△DEF;(2)、在图2中的x轴上取一点G,使△ABG是以AB为腰的等腰三角形,写出所有点G的坐标. -
3、如图, 在△ABC中, AD是△ABC的高线,AE 是△ABC的角平分线.已知∠B=40°, ∠C=60°, 求∠DAE的度数.

-
4、解不等式(组)(1)、(2)、
-
5、 如图, 在 中,AC=BC=2,P为BC延长线上一动点,以AP为直角边在AP的右侧作等腰直角 连结BQ,交直线AC于点M,若 则CP 的长为.

-
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2,2),B(-5,5)是第二象限角平分线上的两点,点C的纵坐标为2, 且CA=CB, 在y轴上取一点D, 连接AC、BC、AD、BD, 使得四边形ACBD的周长最小,则周长的最小值为 .

-
7、 如图, △ABC中, BC=20, 直线DE垂直平分BC, 分别交AB、BC于点E、D, 若△ACE 的周长为32, 则△ABC的周长是.

-
8、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80°,则它的一个底角的度数是.
-
9、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3,2)与点Q关于x轴对称,则点Q的坐标为.
-
10、若m与3的和小于m的2倍,可列出不等式为.
-
11、 如图, Rt△ABC中, ∠BAC=90°, 分别以△ABC的三边为直角边作三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ABD,△ACE,△BCF, 若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则的大小可以用S1 , S2 , S3表示为( )
A、S1+S2-S3 B、 C、 D、 -
12、若不等式组恰有两个整数解,则m的取值范围是( )A、- 1<m≤0 B、- 1≤m<0 C、-1≤m≤0 D、-1<m<0
-
13、如图,在△ABC中,以点A为圆心,小于AC长为半径作圆弧,分别交AB,AC于点E、F,再分别以E、F为圆心,大于 EF的长为半径作圆弧,两弧交于点P,作射线AP,交CB于点D. 若∠C=90°, AC=6, AB=10, 则点 D到AB的距离是( ).
A、2 B、3 C、4 D、5 -
14、下列命题中属于真命题的个数是 ( )
①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它的任何一个内角;②等腰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互相重合;③有两边及其中一条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④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
15、 如图, 已知AB=CD, 下列条件中不能使△ABC≌△DCB的是( )
A、AC=BD B、∠A=∠D=90° C、∠ABC=∠BCD D、∠ACB=∠DBC -
16、如图,将一副三角尺叠放在一起,其中点B,E,C三点共线,则∠CFD的度数为( )
A、45° B、55° C、65° D、75° -
17、如果a>b,那么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a-3<b-3 B、-2a<-2b C、 D、- a>-b
-
18、已知1、3、a分别为三角形的三边,则a 的值可以是( )A、1 B、2 C、3 D、4
-
19、如图,长为 , 宽为的大长方形被分割为7小块,除阴影 , 外,其余5块是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小长方形,其较短的边长为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小长方形的较长边为;
②阴影的较短边和阴影的较短边之和为;
③若为定值,则阴影和阴影的周长和为定值;
④当时,阴影和阴影的面积和为定值.
-
20、已知点是平分线上的一点,的两边 , 分别与射线 , 相交于 , 两点,且 , 过点作 , 垂足为 .
(1)、如图 , 当点在线段上时,求证:;(2)、如图 , 当点在线段的延长线上时,探究线段 , 与之间的等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如图 , 在(2)的条件下,若 , 连接 , 作的平分线交于点 , 交于点 , 连接并延长交于点 , 若 , , 求线段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