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EBC的中点,且AEDE , 延长DEAB的延长线于点F

    (1)、求证:FBEDCE
    (2)、若AD=12CD=5 , 求AB的长.
  • 2、 如图,已知:AB=AC,AE=AD,BD=CE,求证:∠1=∠2.

  • 3、 如图,在△ABC中,∠C=∠B,FD⊥BC,∠AFD=158°,则∠EDF等于多少度.

  • 4、 如图,已知B=CAD=AE , 求证:AB=AC . 下面是聪聪同学的不完整的解题过程,请你补充完整.

    证明:在ABEACD中,

    {B=___________A=___________

    AE=          

    ABEACD     

    AB=AC     

  • 5、 在ABC中,AB=5 , 中线AD=7 , 则边BC的取值范围是.
  • 6、 如图,已知长方形ABCD的边长AB=20cm,BC=16cm,点E在边AB上,AE=6cm,如果点P从点B出发在线段BC上以2cm/s的速度向点C向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CD上从点C到点D运动.则当时间t为s时,能够使△BPE与△CQP全等.

  • 7、 若a、b、c是△ABC的三边,化简:|a﹣b+c|﹣2|c﹣a﹣b|+3|a+b+c|=
  • 8、 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示意图如图,则要说明D'O'C'=DOC , 需要证明D'O'C'DOC , 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依据是.

  • 9、 如图,在ABC中,以点A为圆心,小于AC长为半径作圆弧,分别交ABAC于点E、F,再分别以E、F为圆心,大于12EF的同样长为半径作圆弧,两弧交于点P,作射线AP , 交CB于点D.C=90°BC=9cmBD=6cm , 那么点D到AB的距离是cm

  • 10、 如图,在ABC中,AB=2025AC=2024AD为中线,则ABDACD的周长之差=

  • 11、 在ABC中,A=50°C=70° , 则B=
  • 12、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cm10cm , 则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cm
  • 13、 将两个斜边长相等的三角形纸片如图①放置,其中ACB=CED=90A=45D=30 . 把DCE绕点C顺时针旋转15得到D1CE1 , 如图②,连接D1B , 则E1D1B的度数为(        )

    A、10° B、20° C、7.5° D、15°
  • 14、 如图,ABC中,AEBAC的平分线,ADBC边上的高线,且B=50°C=60° , 则EAD的度数为(    )

    A、35° B、5° C、15° D、25°
  • 15、 如图,已知点ADCF在同一条直线上,AB=DEBC=EF , 要使ABCDEF , 还需要添加一个条件是(   )

    A、DC=CF B、A=EDF C、BCEF D、B=E
  • 16、 如图所示,ABCAEFAB=AEB=E , 在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EAB=FAC B、BC=EF C、BAC=CAF D、AFE=ACB
  • 17、 如果将一副三角板按如图的方式叠放,则1的度数为(    )

    A、120° B、105° C、95° D、85°
  • 18、 自行车支架一般都会采用如图ABC的设计.这种方法应用的几何原理是(    )

    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C、三角形的稳定性 D、垂线段最短
  • 19、 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 20、如图

    (1)、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AB=AD,∠BAD=120°,∠B=∠ADC=90°.E,F分别是BC,CD 上的点.且∠EAF=60°探究图中线段EF,BE,FD之间的数量关系.

    小明同学探究的方法是:延长FD到点G.使DG=BE.连结AG,先证明△ABE≌△ADG,再证明△AEF≌△AGF,可得出结论,他的结论是(直接写结论,不需证明):

    (2)、如图2,若在四边形ABCD中,AB=AD,∠B+∠D=180°,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AF=12∠BAD,猜想上述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并证明:
    (3)、如图3,在四边形ABCD中,AB=AD,∠ABC与∠ADC互补,点E、F分别在射线CB、DC上,且∠EAF=12∠BAD.当BC=4,DC=7,CF=1时,求△CEF的周长.
上一页 80 81 82 83 8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