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综合与实践:小明和小李准备七月初到 A 市或B 市去旅游,为了了解这两个城市哪个更热,他们查阅资料,收集了两个城市去年七月前两周最高温度,记录如表:

    日期(七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A 市最高温度/℃

    33

    36

    34

    31

    31

    30

    30

    33

    34

    36

    37

    35

    37

    37

    B 市最高温度/℃

    29

    34

    35

    35

    36

    29

    31

    31

    34

    34

    35

    31

    35

    35

    根据表格,他们将两个城市的最高温度绘制了统计表,并对数据进行了整理分析,如下表所示:

    A市最高温度/℃

    天数

    28≤x<30

    0

    30≤x<32

    a

    32≤x<34

    2

    34≤x<36

    3

    36≤x<38

    5

    城市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A市

    33.9

    34

    c

    B市

    33.1

    b

    35

    回答如下问题:

    (1)、本次调查的目的是
    (2)、写出表中a,b,c的值,a= , b= , c=
    (3)、结合以上数据,你认为七月初哪个城市更热?请说明理由.
  • 2、某校要从新入学的两名体育特长生李勇、张浩中挑选一人参加校级跳远比赛,在跳远专项测试以及之后的6次跳远选拔赛中,他们的成绩(单位:cm)如下表所示:
     

    专项测试成绩和6次跳远选拔赛成绩

    平均数

    方差

    李勇

    603

    589

    602

    596

    604

    612

    608

    602

     

    张浩

    597

    580

    597

    630

    590

    631

    596

     

    333

    (1)、求张浩同学7次成绩的平均数和李勇同学7次成绩的方差(结果保留整数).
    (2)、请你分别从平均数和方差的角度分析两人成绩的特点.
    (3)、经查阅历届比赛的资料,成绩若达到6.00m,就很可能得到冠军,你认为应选谁去参赛夺冠比较有把握?请说明理由.
    (4)、以往的该项最好成绩的纪录是6.15 m,若想要打破纪录,你认为应选谁去参赛?
  • 3、一组数据a-1,b-1,c-1,d-1,e-1,f-1,g-1 的平均数是m,方差是n,则另一组数据2a-3,2b-3,2c-3,2d-3,2e-3,2f-3,2g-3的平均数是 , 方差是.
  • 4、已知数据.x1 , x2 , x3的平均数是10,方差是6,那么数据 x1+3, x2+3,x3+3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是 (    )
    A、13,6 B、13,9 C、10,6 D、10,9
  • 5、为迎接五月份全县中考九年级体育测试,小强每天坚持引体向上锻炼,他记录了某一周每天做引体向上的个数,如下表:

    星期

    个数

    11

    12

    13

    12

    其中有三天的个数被墨汁覆盖了,但小强已经计算出这组数据唯一的众数是 13,平均数是12,那么这组数据的方差是.

  • 6、某选手在比赛中的成绩(单位:分)分别是90,87,92,88,93,方差是5.2,如果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那么该选手成绩的方差会(填“变大”“变小”“不变”或“不能确定”).
  • 7、某校八年级学生的平均年龄为14岁,年龄的方差为3,若学生人数没有变动,则对两年后的同一批学生年龄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平均年龄为14岁,方差改变 B、平均年龄为16岁,方差不变 C、平均年龄为16岁,方差改变 D、平均年龄为14岁,方差不变
  • 8、用计算器求数据7,6,8,8,5,9,7,7,6,7的方差为 , 标准差为(标准差精确到0.001)
  • 9、某校为了解七年级甲、乙两班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从这两个班级中各随机抽取7名学生调查他们一周的课外阅读时长(单位:h),根据调查情况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折线统计图.设甲、乙两班抽取学生的一周课外阅读时长的方差分别为s2s2 , 则s2 s2 , (填“>”“=”或“<”)

  • 10、A、B两名射击运动员进行了相同次数的射击.下列关于他们射击成绩的平均数和方差的描述中,能说明 A 成绩较好且更稳定的是 (  )
    A、x-A>x-B且 sA2>sB2 B、x-A>xB且 sA2<sB2 C、x-A<x-B且 sA2>sB2 D、x-A<x-B且 SA2<sB2
  • 11、某校举行体操比赛,甲、乙两个班各选18名学生参加比赛,若甲班参赛学生身高数据的方差是3.4,且甲班参赛学生的身高比乙班整齐,则乙班参赛学生身高数据的方差不可能是 (   )
    A、5 B、4.5 C、4 D、3
  • 12、某学习小组5 位同学参加初中毕业生实验操作考试(满分20分)的平均成绩是16分,其中3位男生成绩的方差为6,2位女生的成绩分别为17 分,15分,则这个学习小组5位同学考试成绩的标准差为.
  • 13、小亮用 s2=110×[x1-32+x2-32++(x10-3)2]计算数据x1 , x2 , …,xₙ的方差,那么这组数据的和是.
  • 14、若一组数据13,14,15,16,x的方差比另一组数据1,2,3,4,5 的方差大,则x的值可能是 (    )
    A、12 B、16 C、17 D、18
  • 15、若一组数据m,1,2,3,6的平均数为3,则这组数据的方差是   (   )
    A、12 B、2.4 C、14 D、2.8
  • 16、在某校举办的学习强国演讲比赛中,六位评委给小华的评分分别为(单位:分,满分10分):8,7.5,9.5,8.5,8.5,9,则小华此次演讲比赛得分的离差平方和为.
  • 17、我们知道,二元一次方程有无数个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我们标出以某个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就会发现这些点在同一条直线上.

    例如: {x=1,y=2是方程x-y=-1的一个解,对应点为M(1,2).如图所示,我们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其标出,该方程的其他解还对应点(2,3),(3,4)……将这些点连起来,可以发现它们在同一条直线上,反过来,在这条直线上任取一点,这个点的坐标也是方程x-y=-1的解,所以我们把这条直线叫作方程x-y=-1的图象.

    一般地,以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连成的直线就叫这个方程的图象.请解答下列问题:

    (1)、已知A(1,1),B(-3,4),c( 12 , 2) 则点(填“A”或“B”或“C”)在方程 2x-y=-1的图象上.
    (2)、求方程2x+3y=9和方程3x-4y=5图象的交点坐标.
    (3)、已知以关于x,y的方程组 {5x+3y=20+7m,3x+4y=19-14m的解为坐标的点在方程x+y=5的图象上,当t>m时,化简 -t-22-1-7t.
  • 18、如图,直线 l1:y=2x+1与直线 l2:y=mx+4相交于点 P(1,b),直线l1 , l2与x轴分别交于A,B两点.

    (1)、求b,m的值,并结合图象写出关于x,y的方程组 {2x-y=-1,mx-y=-4的解;
    (2)、求△ABP的面积;
    (3)、垂直于x轴的直线x=a与直线l1 , l2分别交于点 C,D,若线段CD的长为2,求a的值.
  • 1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x+m的图象和一次函数y= nx+1 的图象分别与y轴交于点(0,4),(0,1),则关于x,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y=x+m-3,y=nx+1的解为.

  • 20、正比例函数y= kx(k为整数)的图象与直线y=x+8的交点恰好是整点(横、纵坐标都是整数的点称为整点),那么满足条件的正比例函数有 (   )
    A、5个 B、6个 C、7个 D、无数个
上一页 312 313 314 315 31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