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在166526653665 , ...,664665665665666665这666个分数中,既约分数(即分子与分母互质)的分数有个。
  • 2、已知p,q是两个质数,且这两个质数的和也是质数,则这两个质数中较小的质数为.
  • 3、如图,将正方形分割成k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小长方形,其中上、下各横排两个小长方形,中间竖排若干个小长方形,则k的值为.

  • 4、 若a-2b =-3,则(a-2b)2+5(2b-a)-36=
  • 5、 若(x+3)2+|y+2|=0,则x+y的值是=
  • 6、深秋九月的一天,某省南部地区的最低气温为-3℃,北部地区的最低气温为-11℃,则该天南部地区比北部地区的最低气温高℃。
  • 7、 如图,在3×6的方格表中,以格点为顶点的格点四边形中,长方形有( )个

    A、152 B、139 C、126 D、以上均不对
  • 8、 如图三角形ABC是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6、8、10,且边AC与 BC垂直,分别以三角形的三边为直径作半圆,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48 B、24 C、12 D、12π
  • 9、若五位数xaxax¯能够被15整除,则所有满足要求的五位数xaxax¯的和等于( )
    A、50 505 B、59 595 C、110 100 D、220 200
  • 10、 观察以下数组;(1), (3、5) , (7、9、11),(13、15、17、19),……问 2017 在第( )组。
    A、43 B、44 C、45 D、46
  • 11、 若|a|=5,|b|=3, |a+b|=a+b, 则a-b的值为(  )
    A、2 或 8 B、2 C、-2 或-8 D、8
  • 12、 若a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b是最大的负整数,c是最小的正整数,则a,b,c的大小关系是( )
    A、a<b<c B、b<a<c C、c<a<b D、b<c<a
  • 13、下列各组数,互为相反数的一组是( )
    A、4|2| B、23(2)3 C、2与|2| D、22(2)2
  • 14、 在7317 , 0,1683 , 1.213,π(其中π是圆周率)这七个数中,无理数的个数是( )
    A、0 B、1 C、2 D、3
  • 15、已知: △ABC为等边三角形,点D、E分别为AB、BC边上一点,AE、CD相交于点F,BD=CE.

    (1)、如图1,求∠AFD的度数:
    (2)、如图2,连接BF并延长,与AC相交于点G,点M为BF延长线上一点,MF=BF,点N为CD延长线上一点,∠MAN=120°, ∠ACF = 2∠CBG, 求证: CN = 2AG:
    (3)、在(2)的条件下(可使用备用图),若△ABM的面积为2,AF+GC=DF+1,直接写出点A到BC的距离与点N到AB的距离之和。
  • 16、如果一个三角形被一条线段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那么这种分割叫做等腰分割,这条线段称为这个三角形的等腰分割线,如图1,当△ABD和△ACD为等腰三角形时,AD为△ABC的等腰分割线。

    (1)、如图2,△ABC中,∠B=2∠C,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ED交AC于点D,交BC于点E.求证:AE是△ABC的一条等腰分割线.
    (2)、如图3,在△ABC中,∠A=120°,∠B=20°,∠C=40°,请你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完成△ABC的等腰分割,并在图中标注底角的度数.
    (3)、在△ABC中,AD为△ABC的等腰分割线,AD=BD,∠C=30°,请你直接写出所有可能∠B的度数。
  • 17、某学校为改善办学条件,计划采购A、B两种型号的空调,已知采购3台A型空调和2台B型空调,共需费用21000元:4台A型空调和5台B型空调,共需费用35000元.
    (1)、求A型空调和B型空调每台各需多少元:
    (2)、若学校计划采购A、B型号空调共40台,且A型空调的台数不少于B型空调的一半,两种型号空调的采购总费用不超过152000元,该校共有哪几种采购方案?
  • 18、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CD=∠BAD=90°,E,F分别是对角线BD,AC的中点.

    (1)、求证: EF⊥AC:
    (2)、若∠ADC=45°,请判断EF与AC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 19、如图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叫格点,△ABC的顶点都在格点上,仅用无刻度的直尺,按要求作答并画出下列图形:(温馨提示:切勿使用圆规)

    (1)、 AB 的长为
    (2)、如图,点D、P分别是AB与竖格线和横格线的交点,画出点P关于过点D竖格线的对称点Q:
    (3)、请在图中画出∠ABC的角平分线BE.
  • 20、如图,CD=BE,DG⊥BC,EF⊥BC,垂足分别为点G,F,且DG=EF。


    证明:

    (1)、 BG=CF: 
    (2)、 BD=CE。
上一页 148 149 150 151 15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