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如图,是三个反比例函数 y=k1xy=k2xy=k3x 在 x 轴上方的图象,则 k1k2k3 的大小关系为(    )

    A、k1<k2<k3 B、k1<k3<k2 C、k2<k1<k3 D、k2<k3<k1
  • 2、 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记载:“今有户高多余广六尺八寸(一尺等于十寸),两隅相去适一丈(一丈等于十尺).问户高、广各几何?” 意为“现有一扇门,高比宽多了六尺八寸,门的对角线长刚好为一丈.求门的高和宽各为多少?”如图,设户广为x尺,可列出方程(    )

    A、(x6.8)2+x2=102 B、(x+6.8)2+x2=102 C、(x+6.8)2+102=x2 D、x2+102=(x+6.8)2
  • 3、 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长度,ABC的三个顶点都在格点上,点D、E分别是边AB、AC与网格对角线的交点,连结DE,则DE的长为(    )

    A、2 B、10 C、32 D、102
  • 4、 定义运算:ab=a2+ab , 例如,25=22+2×5.若关于x的方程x3=m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m的值为(    ) 
    A、94 B、94 C、92 D、9
  • 5、 如图,在菱形ABCD中,ABC=80°BA=BE , 则BAE=(    )

    A、30° B、40° C、70° D、75°
  • 6、 某班七个兴趣小组人数分别为3,3,4,x,5,5,6.已知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4,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A、3 B、4 C、5 D、6
  • 7、 如图,在▱ABCD中,A+C=110° , 则A的度数为(    )

    A、45° B、55° C、65° D、70°
  • 8、 若二次根式x1有意义,则字母 x 的值可以取(    )
    A、-2 B、-1 C、0 D、1
  • 9、 如图所示,在菱形ABCD中,AB=10cm,∠ABC=60°,E为对角线AC上一动点,以 DE 为一边作∠DEF=60°,EF 交射线BC 于点F,连接BE,DF.点E 从点C 出发,沿CA 方向以每秒2cm的速度运动至点A 处停止.设△BEF 的面积为ycm2 , 点E 的运动时间为x 秒.

    (1)、求证:BE=EF.
    (2)、求y与x的函数表达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3)、求x 为何值时,线段 DF 的长度最短.
  • 10、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 B(4,0),等边三角形OAB 的顶点A 在反比例函数 y=kx的图象上.

    (1)、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把△OAB 向右平移a个单位,对应得到△O'A'B',当这个函数图象经过△O'A'B'一边的中点时,求a的值.
  • 11、 如图所示,△AOB 的顶点A,B 分别在x轴、y 轴上,∠BAO=45°,且△AOB的面积为8.

    (1)、请直接写出A,B两点的坐标.
    (2)、过点A,B的抛物线G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C.

    ①若△ABC 是以BC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求此时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②将抛物线G 向下平移4个单位后,恰好与直线AB只有一个交点N,求点 N 的坐标.

  • 1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我们把横、纵坐标都是整数,且横、纵坐标之和大于 0的点称为“和点”.将某“和点”平移,每次平移的方向取决于该点横、纵坐标之和除以3所得的余数(当余数为0时,向右平移;当余数为1时,向上平移;当余数为2时,向左平移),每次平移1个单位.

    例:“和点”P(2,1)按上述规则连续平移3次后,到达点 P322, , 其平移过程如下:

    P(2,1)-右,P1(3,1)上,P P23,25P32,2水6

    若“和点”Q按上述规则连续平移16 次后,到达点 Q16-19,则点 Q 的坐标为(    )

    A、(6,1)或(7,1) B、(15,-7)或(8,0) C、(6,0)或(8,0) D、(5,1)或(7,1)
  • 13、 如图所示,正比例函数y=kx 与反比例函数 y=6x的图象有一个交点A(2,m),AB⊥x轴于点B.若平移直线y=kx,使其经过点 B,得到直线l,则直线l 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

  • 14、 如图所示,在△ABC中,BC=3,将△ABC平移5个单位得到△A'B'C',P,Q 分别是AB,A'C'的中点,PQ 长的最小值为.

  • 15、如图所示,矩形ABCD 的四个顶点都在格点(网格线的交点)上,对角线AC,BD 相交于点 E,反比例函数 y=kxx0的图象经过点A.将矩形 ABCD 向左平移,当点 E 落在这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时,平移的距离为.

  • 16、 如图所示,点A 的坐标为(1,4),点B 在x轴上,把△AOB沿x轴向右平移到△CED,若四边形ABDC 的面积为8,则点 C 的坐标为(    )

    A、(2,4) B、(3,4) C、(3,3) D、(4,3)
  • 17、 如果存在一条线把一个图形分割成两个部分,使其中一个部分沿某个方向平移后能与另一个部分重合,那么我们把这个图形叫做“平移重合图形”.下列图形中,属于“平移重合图形”的是(    )
    A、平行四边形 B、等腰梯形 C、正六边形 D、
  • 18、将如图所示的图案通过平移后可以得到的图案是(    )

    A、 B、 C、 D、
  • 19、为增进学生对营养与健康知识的了解,某校开展了两次知识问答活动,从中随机抽取了20名学生两次活动的成绩(百分制),并对数据(成绩)进行整理和分析.下图是这20名学生第一次活动和第二次活动成绩情况统计图.

    (1)、①学生甲的第一次成绩是85分,则该生的第二次成绩是    ▲        分,他两次活动的平均成绩是    ▲        分.

    ②学生乙的第一次成绩低于 80分,第二次成绩高于90分,请在图中用“◯”圈出代表乙的点.

    (2)、为了了解每名学生两次活动平均成绩的情况,A,B,C三人分别作出了每名学生两次活动平均成绩的频数直方图(数据分成6组:70≤x<75,75≤x<80,80≤x<85,85≤x<90,90≤x<95,95≤x≤100):

    已知这三人中只有一人正确作出了统计图,则作图正确的是.

    (3)、假设有400名学生参加此次活动,估计两次活动平均成绩不低于90分的学生人数为.
  • 20、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对学生每天的作业时间提出明确要求:“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为了更好地落实文件精神,某县对辖区内部分初中学生就每天完成书面作业的时间进行了随机调查,为便于统计学生每天完成书面作业的时间(用t 表示,单位h)状况设置了如下四个选项,分别为A:t≤1,B:1<t≤1.5,C:1.5<t≤2,D:t>2,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

    请根据以上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此次调查,选项A 对应的学生人数是多少?
    (2)、在扇形统计图中,选项D 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大小为多少?
    (3)、如果该县有15000名初中学生,那么请估算该县“每天完成书面作业的时间不超过90分钟”的初中学生约有多少人.
    (4)、请回答你每天完成书面作业的时间属于哪个选项,并对老师的书面作业布置提出合理化建议.
上一页 145 146 147 148 14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