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同步训练: 10.3《课题学习 从数据谈节水》
- 广东省韶关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 广东省韶关市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 广东省韶关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同步训练:19.1.2《函数图像》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同步训练: 20.3《体质健康测试中的数据分析》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同步训练: 20.2《数据的波动程度》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同步训练: 20.1.2《中位数和众数》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同步训练: 20.1.1《平均数》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同步训练:19.2.3《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
-
1、如图,在 中,直线DE 为线段AC 的垂直平分线,连接AD,若AD=6,BD=3,则BC的长为 ( )A、6 B、8 C、9 D、12
-
2、如图,以点 C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作弧,交直线AB 于点 D,E,分别以点D,E为圆心,大于 的长为半径在AB下方作弧,两弧相交于点 F,连接CF,这个作图是( )A、平分已知角 B、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C、过直线上一点作此直线的垂线 D、过直线外一点作此直线的垂线
-
3、 如图,△ABC 和△A'B'C'关于直线l对称,若AB=2,则A'B'的长为( )A、1 B、2 C、3 D、4
-
4、下列有关茶的标识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
5、我们把分子的最高次数小于分母的最高次数的分式称为真分式,反之,把分子的最高次数大于或者等于分母的最高次数的分式称为假分式.任何一个假分式都可以化成整式与真分式的和的形式.如:
运用以上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1)、下列分式中,属于真分式的有 , 属于假分式的有;(2)、若分式 的值是正整数且化简后真分式的分母为整数,求x的值 -
6、已知分式 (a,b为常数)满足表格中的信息:
x的取值
2
1
分式的值
无意义
0
(1)、a的值是 , b的值是;(2)、当 时,求分式的值. -
7、在解决“通分 月 这道题目时,小丽和小亮的解法如下所示:
小丽的解法:最简公分母为(x+2y)(x-2y),
小亮的解法:最简公分母为(x+2y)(x-2y),
上面两种解法中,哪位同学的解法不正确?并分析错误解法的原因.
-
8、已知 m+3n-9=0,求代数式 的值
-
9、约分:(1)、(2)、
-
10、若x 为整数,分式 的值也为整数,则所有符合条件的x 的值之和为.
-
11、已知 且m≠0时,A 代表的整式是.
-
12、若分式 的值为零,则x的值为.
-
13、在式子 中,分式的个数为.
-
14、大豆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豆类作物,政府鼓励农民种植大豆,促进农业的经济发展.请完成第1~2题:(1)、正值九月丰收季节,刘伯伯家去年种植了m亩的大豆,总产量为n千克,今年种植了一种新型种子,收获的大豆比去年的3倍少q千克,种植面积比去年多p亩,则今年大豆每亩的平均产量为 ( )A、千克 B、千克 C、千克 D、千克(2)、为了增加下一年的收成,刘伯伯决定加大种植面积,将能种植x棵大豆的y亩矩形土地向外开垦,长宽都扩大为原来的 k倍,种植大豆数量变为原来的k2 倍,则此时单位面积的种植数量和以前相比会( )A、增加 B、不变 C、减小 D、不确定
-
15、 当a=1006时,分式 的值为 ( )A、- 2000 B、- 1000 C、1 000 D、2 000
-
16、分式 可变形为( )A、 B、 C、 D、
-
17、下列分式中,最简分式是( )A、 B、 C、 D、
-
18、要使分式 有意义,x的取值应满足 ( )A、x≠-2 B、x≠-1 C、x≠1 D、x≠2
-
19、为了更好地调动同学们弘扬传统文化的积极性,某校开展了“一带一路”多元文化节的艺术活动,优秀者可以获得学校颁发的奖品,以下是该学校的奖品购买方案:
设计奖品购买方案
素材1
商店销售水杯和笔记本,已知水杯的单价是笔记本的2倍,用180元购买笔记本的数量比用240 元购买水杯的数量多6件.
素材2
学校设置了优秀奖和参与奖共25个,优秀奖的奖品为水杯,参与奖的奖品为笔记本,学校购买这些奖品共花费350元.
素材3
学校采购完后,商店赠送了a(a<10)张兑换券,兑换后,水杯和笔记本的数量之比为2:3.
问题解决
任务1
请求出水杯与笔记本的单价.
任务2
学校应设置优秀奖和参与奖各多少?
任务3
学校的兑换方案是什么?
-
20、观察下列等式:
第1个等式:
第2个等式:
第3个等式:
第4个等式:
…
按照以上规律,解决问题:
(1)、写出第5个等式:;(2)、写出第n个等式(用含 n 的式子表示),并说明等式成立的理由;(3)、计算: